APP下载

一位“酗烟”学生的治疗

2009-01-27缪仁票

中国德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刘伟小白鼠香烟

缪仁票

刘伟(化名)是高二上学期刚插入我班的寄读生,插班不到一个月,就三次吸烟被我发现。第一次在洗手间吸烟,理由是洗手间味道太浓;第二次是晚自习课间在学校操场的角落,理由是那天晚上有点冷;第三次是午休时间在学校旁的小河边,理由是烟瘾难熬。

发现刘伟吸烟后,我与他本人、父母进行了多次交流,对他吸烟行为的成因进行了剖析:

其一,不和谐的爱铺垫了基础。刘伟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由于父母长年在外,爷爷、奶奶对他十分宠爱,有求必应。正是因为这种不和谐的爱,导致了家庭关爱的失衡,为吸烟行为的发生铺垫了基础。

其二,青春期的心理特征驱动吸烟的欲望。刘伟第一次吸烟是在初二年级,由于刚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开始萌发,成人感逐渐增强,思想又不成熟,极易引发吸烟的欲望。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成了他吸烟的驱动力。

其三,不良吸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吸烟是男人成熟的标准,美的体现,成功的标志。 “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的流行语以及影视剧中频繁出现吸烟镜头和自己周围吸烟者的言行,都对刘伟产生影响。

其四,缺少必要的社会督促。香烟经营店基本上都没有拒绝未成年人买烟,社会舆论虽然反对未成年人吸烟,但若真的看到未成年人在吸烟,也几乎没看到谁去劝阻。因此,宽容的社会环境也为刘伟的吸烟创造了条件。

值得庆幸的是,刘伟已开始认识到吸烟所带来的麻烦与痛苦,有了戒烟的意愿。这为我们帮助他戒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在思辨中认识吸烟行为

为了帮助刘伟尽快地戒烟,首先必须让他对吸烟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为了给他一个主动学习、反思的机会,我们组织了一场以吸烟为主题的辩论赛,辩题是:中学生吸烟的利弊。其中刘伟担任反方四辩,并代表反方做总结发言。刘伟在总结发言中说:“香烟对于未成年人,确实有一定诱惑力,由于我们的好奇,由于我们的好模仿,由于我们的叛逆心理,由于我们的不成熟,使我走上吸烟的道路,成了香烟的受害者。香烟是魔鬼,一旦上瘾,它会像幽灵一样缠住你,使你欲罢不能,给你带来无限烦恼与痛苦。还没试过的同学,千万不要去碰它。”

2.在实验中体验吸烟危害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为了让刘伟相信吸烟的危害,给他增加感性认识,增强戒烟的意志力,我们陪同刘伟在实验室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一:观察香烟对小白鼠的危害。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放一只小白鼠,当点燃第一支烟时,发现小白鼠烦躁不安,在玻璃罩内乱跑;燃烧第二支烟时,小白鼠明显表现得异常紧张,头部时而撞上玻璃瓶;燃烧完第三支烟时,发现小白鼠已倒在地上,四肢伸直,昏昏欲死。

实验二:观察香烟对血液的污染。在一个玻璃装置内加入5毫升新鲜的鸡血,加少量草酸钠作抗凝剂。用减压泵吸气,使香烟的烟雾进入血液,当点燃到第三支香烟时,可以观察到血液明显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

这两个实验给刘伟留下了深刻印象,触动了他的内心。实验后,刘伟感叹:“看到鲜红的血液慢慢变暗红,看到小老鼠烦躁不安、拼命逃生、痛不欲生、昏昏欲死,确实让我深感吸烟的可怕和致命。”

3.在生活中进行厌恶疗法

厌恶疗法又叫“对抗性条件反射疗法”,是应用惩罚的厌恶性刺激,以消除或减少某种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在临床上多用于戒除吸烟、吸毒、酗酒、各种性行为异常和某些适应不良性行为,其特点是治疗期较短,效果较好。在家长的要求下,在本人同意实施的基础上,我们主要采用了想象厌恶疗法,即要求刘伟在想吸烟时,立即闭上眼睛,马上想起“鲜红的血液变暗红”“小老鼠昏昏欲死”的残酷情景,从而产生厌恶反应,以达到戒烟目的。为了提高戒烟效果,我们还采用“戒烟糖”“戒烟漱口水”等辅助治疗,使他在吸烟时感觉到一种难受的气味,对吸烟产生厌恶感,以至最终放弃吸烟。在戒烟过程中,刘伟出现了“戒断综合症”,如浑身难受、头晕、恶心等。我们要求家长给他随身携带口香糖、葡萄糖片等,难受时可代替香烟转移注意力,从而缓解“戒断综合症”。为配合治疗,我们与刘伟制定了长跑计划,要求他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跑1000米。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效果较理想。

4.在爱心中激发、维持和巩固戒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使学生改掉一个不良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的爱心与耐心。在刘伟戒烟的治疗过程中,我们以爱为切入点,对他的吸烟史没有追究,对于以往的吸烟行为表示理解和宽恕;对于他目前的吸烟状况,表示焦虑和关怀;对于他将来的走向,表示深切的期望和憧憬。在戒烟的过程中,我们以爱为动力,感化他、肯定他、鼓励他、鞭策他,持之以恒的关心和爱护他,使之把戒烟进行到底。尽管刘伟是发自内心要改变吸烟的不良行为,但在戒烟过程中还是困难重重,尤其是戒烟时产生的浑身难受、恶心的反应,一次又一次对他的心理和生理进行着考验。刘伟在回忆戒烟过程时认为:“如果没有老师的多次跟踪调查,如果没有老师多次的交流与谅解,如果没有老师持之以恒的鼓励与期望,如果没有同学帮助、督促,实在难以想象我会戒烟。”

现在刘伟已成功戒烟,我们都感到欣慰。然而刘伟只是一位吸烟的学生,目前还有许多青少年仍在吸烟,还有更多的学生想尝试吸烟。据统计,中国目前20岁以下的青少年吸烟者约有2亿,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这是一个可怕的数据和现象。希望全社会都能积极采取措施,创造出更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从而改变青少年吸烟的状况。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附属中学,浙江杭州,310007】

责任编辑/赵 煦

猜你喜欢

刘伟小白鼠香烟
十只快乐的小白鼠
巧用函数最值法,妙证不等式
For the fish
骆驼牌香烟没有奖券
小白鼠观察记
“骆驼牌香烟没有奖券”
刘伟误交损友
抽“香烟”
奇妙的一场梦
用香烟买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