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砂砾岩油藏开发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2009-01-22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09年8期

王 军

摘要:文章针对砂砾岩体典型岩性和主要沉积构造的特点,结合国内外砾岩油藏开发实践经验,从储层识别、层系优化组合、井网井距、能量补充方面总结了开发关键技术,为该类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砂砾岩体;沉积构造;注水开发

中图分类号:TE3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09)16-0019-01

砂砾岩油藏主要为砂砾沉积物滑塌再搬运而形成的近岸水下扇沉积,由于砂砾岩体具有近物源、厚度大、相变快的特点,表现出沉积类型多样,空间展布复杂,油藏层性差,非均质严重的储层特征。跟据国内外砾岩油藏开发实践经验,砂砾岩油藏多层孔隙群介质,流通性差,具有砾岩油层特有的渗流机制,边底水不活跃,天然能量薄弱。若无人工能量补充,靠天然能量衰竭开采,油藏生产递减迅速。因此在开发技术研究中,研究油藏储层特征,落实储层内幕,确定砂体连通情况,尽快实施注水开发,对提高砂砾岩油藏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1砂砾岩油藏特点

砂砾岩油藏开储层埋藏较深,一般在3000m以下,储层砂砾岩体为多期碎屑流沉积物的叠加、横向变化快,储层物性一般较差,以孔喉细小,低渗一特低渗为主;岩石骨架电阻率高,油、水层均表现为较高的视电阻率,流体性质较好;油藏连通性差、为典型的“物性封闭油藏”,天然能量弱,产量递减快、压力下降快、弹性产率低。

2砂砾岩油藏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内外砂砾岩油藏开发研究的资料,结合已实施的浅层砂砾岩体油藏的开发攻关研究成果,砂砾岩油藏开发过程中,由于砂砾岩油藏固有的储层特性,造成该类油藏开发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2.1储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①储层期次精细划分及预测难度较大。砂砾岩体为多期碎屑流沉积物的快速堆积、横向变化快;储层埋藏深度一般在3000m以下,地震分辨率低,储层预测难度大。由于砂砾岩体多期次叠置的复杂性及深层地震剖面分辨率低,只能识别砂砾岩体顶底包络面,内幕识别不清。②储层岩石骨架电阻率高,油、水层均表现为较高的视电阻率,有效储层和油水层识别难度大。

2.2开发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①油藏能量不足,产量递减快、压力下降快、弹性产率低。②储层改造技术、注采工艺技术尚不能适应开发的要求。砂砾岩体破裂特征复杂,储层造缝困难,加之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在启裂及延伸过程中都存在较强的扭曲效应,加砂难度大;压裂液体系耐温、抗剪切性能尚不能满足要求。缺乏经济高效的举升工艺,管柱蠕动大,封隔器失效快,注水工艺无法满足分层注水的需要。

3砂砾岩油藏开发关键技术

3.1储层期次精细划分及预测技术

①地震成像技术。在复杂目标地质体地震成像方面,国外理论方法研究起步较早,在盐丘、推覆构造等复杂地质体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目前国际公认的Mamousi、SEG/EAGA等模型的研究。在具体应用方面,通过叠前偏移成像技术的推广,北美墨西哥湾等地区盐丘等复杂地质体的成像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②成像测井技术。成像测井技术是指在井下仪器采用阵列式的传感器沿井壁测量或旋转扫描测量,在纵向、周向、径向采集大量地层的物理信息,信息由电缆传输到地面采集系统后通过图象处理得到井壁的二维图像或井孔周围某一探测深度内的三维图像。常用的有FMI电成像测井。

3.2有效储层和油水层识别技术

①核磁共振测井技术。核磁共振测井是当代唯一能够直接测量储层(油层、气层、水层)自由流体孔隙度的测井方法。测量结果不受泥浆、泥饼及侵入的影响,也不破坏动态平衡和孔隙结构。能够提供与岩石岩性无关的孔隙度,与地层水流体矿化度无关的含水饱和度、孔径分布、渗透率、可产流体类型、毛管束缚水饱和度、泥质束缚水饱和度、含烃类型等参数,解释直观,没有多解性。②储层二次解释技术。应用硼中子寿命测井、砾岩储层解释技术及动静态资料,结合普通测井系列对砾岩油藏储层进行二次解释,准确判读识别油气水层,为砾岩油藏高效开发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3.3油藏工程技术

目前国内外已开展了中浅层砂砾岩体油藏工程的攻关研究,初步形成了分期次注采井网优化技术,实现了分期次的注水开发,有效补充了能量。对于深层特低渗砂砾岩体油藏开发储层层系优化组合、井网井距、能量补充等开发等技术政策尚待深入。

3.4储层改造技术、注采工艺技术

由于砂砾岩体破裂特征复杂,储层造缝困难,加之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在启裂及延伸过程中都存在较强的扭曲效应,加砂难度大。国内外压裂液耐温能力一般在150℃以下,不能满足深层特低渗砂砾岩体油藏开发的要求。结合试采情况和油藏地质特征,深层砂砾岩油藏注采工艺存在以下难点,由于油藏埋藏深,天然能量弱,深井举升技术中电泵、气举、水力泵、有杆泵都有规模应用的范例,但不能同时满足小排量、高矿化度、高气油比、高腐蚀的油藏条件。要求注水管柱尤其是密封件必须耐高压、高温,同时具有防腐、防结垢性能。因此,要经济高效地开发砂砾岩油藏,必须研究一套有效的注采工艺技术,提高效率、控制能耗。

4发展趋势

从发展趋势上来看,在砂砾岩地震精细处理成像研究中,主要是利用叠前时间偏移、深度偏移等技术进行精细处理,提高砂砾岩体内幕分辨率。储层预测要建立精细的沉积模式,多资料分析、多方法结合进行合理期次划分对比。油水层识别评价应改进测井二次解释模型,加强储层的有效性评价,提高识别精度。在精细地质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合理的能量补充方式,并制定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加强大规模压裂工艺的研究,改进压裂液体系的配方、提高其耐温、抗剪切性能。开展适合于深层砂砾岩体油气藏的举升工艺、注采工艺技术的综合研究。

根据技术发展趋势,针对问题开展多学科的联合攻关研究,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