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

2009-01-22孙建东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孙建东

在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逐步向探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角色转变。教师要把学生看成鲜活的个体,把课堂看成是学生成长的园地,注重学生的真情实感,尊重学生的判断,重视学生的技术、技能和知识经验储备;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转变,让学生在课堂的交往中展示自己的智慧,发展自己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从而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优化。

1.更新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观念,与时俱进是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根本保证,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它对课堂教学的效率会产生直接影响。再好的体育教材,再完善的教学方法,在落后观念的支配下使用起来也会“变调”。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自觉地加强教育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价值观。要优化课堂教学,就要保证教师树立整体育人的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育人,因材施教,教好每一个学生,培养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的实施带给教师最大的挑战是角色的根本转变,即从知识的传播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转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自始自终要扮演着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并努力创设一种平等、宽松的课堂心理气氛,尽心尽力为学生搭建合作探究的平台,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学会”转为“会学”。

2.加强教学研讨。加强教学研讨,实施整体育人是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要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必须发挥体育教研组整体育人的功能,切实加强教研活动,因为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来源于集体的智慧。所以,每次教研活动力争做到事前有准备,把每一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在集体备课时,坚持备目标、备学生、备练习、备预防和纠正方案、备场地器材等。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点,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搞好体育课堂教学优化的重要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指人积极探索某种事件的认识倾向,是激励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启动器”。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爱好是促进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形成创新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使他们通过知识和技术的获得,得到心身的满足,诱导学生自觉性地创造性地探究意向,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育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运用迁移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利用他们活跃的思维,这样就可以降低学习的坡度,有利于新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学习,从而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激发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其次,要善于提问,诱发学生强烈的研究热情,课堂提问虽然因讲授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心理因素以及文化知识程度的实际而千变万化,但体育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提问重在引导,贵在善问和会问。备课时,既要备体育动作技术的讲解、示范及保护方法,同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体育动作的理解,形成巩固的动力定型,必须进行适当的提问。通过问,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凭借已知探索未知。再次,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尤其是体育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现代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高信息量和高传递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着力培养他们善于观察、敢于尝试、反复练习的良好习惯,使他们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把感知和思维结合起来,变“学会”为“会学”,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和谐共振,从而实现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

5.重视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优化体育课堂教学必须十分重视的因素,由于环境、条件、基础和个人爱好的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体育教学中应采用不同形式,不断帮助和激励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点拨和帮助,让他们优先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面向全体学生”是教学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但并不意味着“齐步走”、“一刀切”。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心理倾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运动素质技能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呈现差异,甚至差异很大,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教师应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指导。

(1)针对差异,分类要求,根据学生的认识能力。技能水平,合理确定个层次的教学目标,将层次意识贯穿于教学各个环节。例如,跨栏跑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设置不同栏高、不同栏间距的练习场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练习场地,这样使全班同学都能在不同的层次上得到锻炼,在相应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分的发展。

(2)改革课堂教学结构,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拥有足够的学习时空,为保证同一节课既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合的环节,同时又有兼顾好、中、差各层次的分的环节,最终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具体操作中应做到分而不离、合而不死。

(3)有效组织各层次学生的练习,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与密度,优化教学手段,经常采用诱导练习和辅助性练习,组织学生练习中成立提高组(完成动作质量好的同学)、互帮互助组(完成质量中等的同学)、重点帮教组(完成质量差的同学),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学有提高。

总之,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课题,需要教师不懈地探索和实践,努力为体育课堂教学增光添彩。实践证明。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无止境的,体育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创造,才能永葆教学生命的青春。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共同创造一个崭新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

猜你喜欢

优化体育课堂教学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我们的“体育梦”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