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视政治课堂提问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09-01-20张久红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11期
关键词:笔者情境课堂

张久红

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强,原理抽象。能否让学生对枯燥的知识愉快地接受,轻松、主动、有效地学习,笔者认为,这与教师课堂提问设计有直接的关系。“问题是课堂的发动机。”问什么,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如何问,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有着较大的影响,对教师有效上课至关重要。下面,笔者就自身的教学实践为例,谈一些看法。

一、找准问什么——提趣

课堂提问要有的放矢。问什么,什么不问,教师要在钻研教材、吃透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明确问题的“关节点,”切忌漫天撒网,为问而问。一堂课中,在教学的重难点、知识的衔接点和学生的易混点等处设计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欲知未达的状态,有利于引起学生认知的需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好不要问学生已经熟悉的知识和暂时无法接受的东西,这样既浪费课堂时间,又不利于开启学生思维的阀门。说到底,课堂提问的价值在于实现学习的价值。要想通过课堂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首先就要找准“问题”。

二、明确如何问——引趣

古人云:“善问着如敲钟,叩之小者则小鸣,叩之大者则大鸣。”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已无须多言。如何提问,问得巧妙,问的有效,这涉及到教学提问的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下,情境式提问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谓情境式提问,指在教学中设计一种孕育问题而又引人入胜的情境,使学生进入求通而不得的状态,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然后教师因势利导,通过设疑、释疑,指导学生追根溯源,进行积极探究的提问方法。教学中,笔者对该种方法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略举一二,加以说明。

1.以“生活”情境提问——生趣。在讲《经济常识》的储蓄·债券与股票知识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面前,美国的雷曼兄弟破产,许多股民一夜之间血本无归。假如你家现在有5万元余钱,在国企的爸爸想拿它买股票,干个体的妈妈想拿来买债券,闲在家的爷爷想把它存入银行。依你看该咋办?请说出自己的理由。此问题源于生活,贴近学生,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能有效地拉近知识与学生、理论与生活的距离。经教师点拨,学生就会觉得有话可说,同时,他们还明白了理财时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从而增强了探究兴趣。

2.借“热点”情境提问——增趣。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政治课堂上的提问也应充满时代气息,只有观念更新、事例更新的课堂才会有生命力。当今学生思想活跃,渴求知识、了解社会的意识强烈。课堂教学中选择一些新近发生的和课堂所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新材料为背景进行提问,会收到积极的效果。如笔者在讲《政治常识》中的“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时,改变了以往以中日或中美关系为背景设计问题的做法,提起“金砖四国”领导人于今年6月16日在俄罗斯的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正式会晤,重点议题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时,课堂立刻活跃起来:啥叫“金砖四国”? 为啥叫“金砖四国”?它们之间是如何加强联系、为何加强联系的?……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生成了,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学生既了解时政热点,又愉快地掌握了“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决定因素”的知识点,可谓“两全其美”。

3.用 “情感”情境提问——激趣。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课程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接受。”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在讲“公民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义务”时,笔者先用多媒体展示了“3·14事件”中“藏独”打、砸、抢、烧的图片资料,把学生引进与问题有关的情境当中,极大地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引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点拨提问,学生不仅认清了“藏独”分裂祖国的真面目和实质,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同时还领悟了公民履行国家义务的重要性。

当然,除情境式提问外,还有漫画式提问和“技巧型”提问等方法,都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积极状态。尤其是“技巧型”提问中的套问、谬问,在教学中更是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所谓套问,就是设置出圈套式问题后,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上当,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后去探明真相的一种方法。比如,笔者在执教第一课第一框“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时就这样套问:社会再生产包括几个环节?答: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问:这四个环节的顺序能否颠倒?答:不能。问:也就是说,先有生产后有交换?答:是的。问:那么肯定是先有商品生产,后有商品交换?这时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是的。”这说明学生已经入“套”。学生回答完毕后,笔者拖长声音反问:“是吗?”教室里叽叽喳喳地活跃起来,通过仔细看书,学生终于恍然大悟,至此水到渠成。套问不仅能破除学生的思维定势,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 此外,谬问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谬问,即提出与教材相关但又很荒谬的问题,通过引起学生思考让他们在揭谬中掌握真知的一种方法。如在学习《哲学常识》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时,可如此谬问:既然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的发展观是科学理论,作为我国现阶段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它们不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吗?让学生产生认识上的矛盾,从而拨动其求知的心弦: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是唯一的吗?而后指导学生看书解决。通过看书,学生终于明白了:即使是科学理论,也属主观范畴,不能用主观的理论去检验主观的“认识”,只有实践才是搭建主客观联系的桥梁,引导学生轻松走出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误区,效果极好。总之,提问有法,问无定法。教师只要抓住“兴趣”不放,课堂就会火起来。

三、反思课堂提问——拾趣

我们知道,股票价格=预期股息/银行利息率。讲这里时,笔者随口问学生:这里的银行利息率究竟是存款利息率还是贷款利息率?连续问三遍,结果全班无一人应答,笔者也很尴尬,只好说:大家记住是存款利息率就行了。没想到有学生立即问:为什么?学生这一问,引起了笔者对问题的重新思考。对啦!换个角度提问,不就唤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了吗。笔者再问:居民的投资方式有哪些?学生踊跃回答:储蓄存款、购买债券、买股票……聪明的学生马上反应过来:存款、买股票都属投资方式,公式中的银行利息率当然是存款利息率啦。大家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岸花明又一村”中找到了乐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善于把问题的“关节点”、思维的“兴奋点”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提问艺术,高度重视“问题”在激发学生兴趣中的意义,充分发挥问题的“引爆线”作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政治课堂学习中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紧密配合,营造课堂气氛,打造教学实效。

猜你喜欢

笔者情境课堂
欢乐的课堂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写字大课堂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