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好莱坞电影《特洛伊》对《伊利亚特》的当代解读

2009-01-18

科教导刊 2009年14期
关键词:特洛伊好莱坞

雷 宇

摘要好莱坞大片《特洛伊》一亮相荧屏便引起了人们的热议,褒贬不一。其对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的改编无疑是争论的焦点。本文认为影片的改编是当代社会对史诗《伊利亚特》的一种全新解读,是现今美国社会大众文化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好莱坞 商业电影 当代解读

中图分类号:J997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影片《特洛伊》公映之后却引发了一场争论,原因在于该片虽改编自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却并未忠实于原著。电影将史诗中神与神的矛盾、神与人的矛盾完全忽略,使得整个故事没有了众神的参与。有人批评说这是对史诗的亵渎;也有人称赞这一改编反映了当今社会对经典史诗的一种全新解读。其实,电影产生于意识形态,也反作用于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者说一种大众传媒,电影不只是单纯的娱乐或商业行为,它更是一种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或流行文化(Popular Culture)。这种文化由表达和交流(intersection)、表现(representation)、影像(images)、声音和故事构成(考克尔,2004)。因此,电影里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甚至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直观的文化载体。那么,《特洛伊》里承载了美国当代社会怎样的文化元素,又反映了美国社会对史诗经典什么样的文化解读呢?

2 史诗原著与电影的改编

2.1 史诗的主题

史诗《伊利亚特》取材自古希腊神话。它将历时十年的特洛伊战争浓缩为51天,并成功地描绘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中最为悲壮的一页,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暴烈,描述了英雄的业绩和征战的艰苦。它还阐述了人与神的关系,审视了人的属性和价值(陈中梅,1998)。荷马史诗中到处充满了浪漫的神话因子。在整个战争的过程中,神的力量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于史诗中许多人物本身就是人与神结合的产物。如海伦是宙斯在人间的女儿,阿喀琉斯是国王帕琉斯与海洋女神忒提斯的儿子。在史诗中,凡人只不过是诸神博弈的棋子,听命和受制于神。他们知晓自己的归宿,却不得不去战斗。荷马史诗充分肯定和赞美了人与生活的价值,但却又无法挣脱神的束缚,常常将人的命运归结于神的意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刘意青,罗经国,1999)。这便是荷马试图描述的勇士们的人生,也是史诗所要传达的主题之一。

2.2 电影的主题

去除了神话色彩的电影《特洛伊》,将史诗里人神之间的混战,演绎成了一部以人为主,关于战争、爱情、英雄与传奇的悲壮史话。影片中,众神的形象隐没成为图腾。他们不再像史诗原著的诸神那样发动、支配并影响战争的进程。于是这场战争的起因也就由“不和的金苹果”转换成了一个现实而又令人信服的理由——利益。电影一开始就将观众带回到了几千年前那个血雨腥风的古战场。两军对垒,刀枪剑戟,胫甲圆盾,气势逼人。浪涛般汹涌的人潮,以及沙场上遮天蔽日的尘灰,使得观众们无不惊叹于人类的巨大力量。在各自英雄的带领下对战双方奋力拼杀,为的不再是神灵的意志,而是各自的家庭和国土,荣誉与信仰。以战争为背景,影片《特洛伊》更多地体现了一个广为世人接受的主题——爱。帕里斯与海伦之间的男女之爱、赫克托尔与帕里斯之间的兄弟之爱、老国王普里阿摩斯与两个王子之间的父子之爱,以及在此基础上升华出的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挚爱。影片以人类普遍的情感为主线,将《伊利亚特》中隐涵着的人性大胆地挖掘出来,并用三种不同的爱直接地对人性的光辉加以阐释。在这一点上,电影的主题似乎更契合了当代大众文化的审美趋向。

3 电影对史诗的解读

史诗,其实是诗和史的结合,应该会有一些不合史实,甚至凭空想象的成分。荷马并没有亲身经历过特洛伊战争,故荷马史诗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而电影,是大众娱乐的产物,它也不是历史,充其量只能作为一种对历史或经典文学作品的态度或解读。这种解读可以是认真的,传统的,也可以是调侃的,反传统的;可以是高雅的,也可以是低俗的;可以是广为接受的,也是可以是特立独行,有悖众议的。因此,笔者认为,电影《特洛伊》在迎合了广大观众对英雄传奇和不朽爱情的渴求的同时,还反映出了当代美国社会思想观念的三种倾向。

3.1 激进的世俗神学观念

激进的世俗神学也称“上帝已死派”神学,由德国新教神学家博霍费等人创始。这一派神学家认为,可以对《圣经》和基督教作世俗的解释。他们从西方的历史发展和宗教心理象征上来解释宗教,抛开了上帝的概念,把宗教变成满足“人生所需要的内心和谐的生活方式”。 因强调神学的社会和心理效用,这种神学观也被称作“神学社会学”和“神学心理学”,这种思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风行欧美,现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朱寰,吴泽义等,2005)。从影片中,观众不难发现:史诗里操控一切的诸神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耳熟能详的神灵的名字和一座座诸神的雕塑及供奉神明的宫殿。诸神在影片中的作用更多只是英雄们的一种心理寄托或一种图腾信仰。这些英雄都清楚的知道,神不会走出神殿来帮助他们克敌制胜,他们唯一可以凭借的只有他们自己,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在现今的美国社会里,自然科学的高速发展和进步,使得人们已经普遍相信在地球之外并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上帝存在。可尽管如此,大多数人仍旧去教堂礼拜,仍旧声称信奉基督教和上帝,甚至美国历任总统在国内的公开演说中也时常用到:God bless you, God bless America!一类的语句,这也许与美国民众当中激进的世俗神学观念有关吧?

3.2 女权主义思想

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女权运动。这场运动在文化和政治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包括各种妇女解放和意识觉醒团体以及文化和基层组织,它使得从前被男人垄断的职业向妇女开放,给许多女性的生活乃至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另外,这场运动不但通过传媒彻底改变了妇女的形象,还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言谈与思维方式。美国的女权运动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全盛时期发展到现今阶段,妇女解放的观点在美国社会已广泛流传,男女平等的意识几乎已随处可见(郭莲,2002)。在庞大的电影观众群里,妇女占据了较大比重。为了博取更多女性观众的青睐和支持,影片《特洛伊》不但刻画了帕里斯与海伦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还摈弃了海伦“红颜祸水”的形象。与《伊利亚特》和古希腊神话里所描述的海伦被劫不同,影片中海伦是出于对爱情的追求而自愿选择与帕里斯私奔的。在这一点上,体现了海伦的自我意志,反映出了一种现代女性敢爱敢做的行为作风。同时,影片又通过阿伽门农的独白清楚地向观众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旷日持久的特洛伊战争纯粹是为了争夺利益而起,夺回海伦只不过是一个幌子。通过这样的改编,《特洛伊》使得战争的性质明朗化,海伦作为红颜祸水的形象也被颠覆。正是影片中海伦形象的转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今美国社会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力。

3.3 浓重的家庭观念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80年代以来,随着后工业社会的来临,西方社会从现代到后现代情境的变迁,强调否定性、反正统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等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盛行起来。上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的婚姻家庭在后现代的背景下发生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重大变迁。离婚率的增高、单亲家庭比例的上升、儿童贫困化的加剧、非婚同居的普遍、同性婚姻的合法化等事实都表明,美国的婚姻、家庭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陈璇,2008)。在电影《特洛伊》中,导演似乎有意制造出一种充满关爱与温暖的传统扩大家庭(Extended Family)氛围。出于对弟弟的疼爱,赫克托尔答应了帕里斯将海伦带上船并带回特洛伊的请求;面对着强敌压境的紧要关头,赫克托尔对妻子的念念不舍之情,除了体现出了一种英雄豪情之外的柔情似水以外,也表现出了家庭的关爱与和睦;老国王普里阿摩斯与他的两个儿子之间浓浓的父子深情,在影片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影片中这些细节的改编都体现出了一个普通人的真情实感,同时也反映出了美国大众对温馨、稳定、和谐、友爱、富于责任感与归属感的良好家庭氛围的美好憧憬和殷切渴望。但是,美国社会当前盛行的后现代家庭在结构上颠覆了美国传统的家庭理想模式并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上,后现代家庭更强调自觉自愿而非责任义务。于是,基于白人中产阶级价值的丈夫挣钱养家、妻子操持家务、夫妻共同抚养未成年孩子的现代家庭的典型模式受到了动摇(陈璇,2008)。美国人开始反思,并期望在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奥巴马缘何在竞选总统的演讲中,时常提起自己从家庭得到的支持,时常说到自己与妻子的恩爱以赢取选民们的支持了。

4 结语

电影作为工业产品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化实践。商业电影,出于成本回收和票房收益的考虑,要迎合多数观众的审美需要和文化渴求。在这一过程中,电影充当起了大众文化载体的角色。从接受的角度而言,任何艺术作品的寓意都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一是欣赏者或接受者的斌予。接受者情况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不一样。无独有偶,由改编自中国古典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商业大片《赤壁》于2008年夏季上映之后,也引发了关于改编的争论。其实,争议是必然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这样一种多元化的解读,才使作品的寓意得以不断丰富,而这些多元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社会大众文化对经典作品的崭新诠释。

参考文献

[1] 陈璇.走向后现代的美国家庭:理论分歧与经验研究[J].社会,2008(4).

[2] 荷马著.伊利亚特·奥德赛[M].陈中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12~19.

[3] 贺幸辉.走向世俗的希腊史诗——电影《特洛伊》批判[J].电影,2004(Z1).

[4] 惠敏.当代美国大众文化的历史缘起[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

[5] 郭莲.美国女权运动的变迁[J].国外理论动态, 2002(11).

[6] 洁羽.神话?还是现实?——读解电影《特洛伊》[J].大众电影,2004(13).

[7] 乐琦.从《伊利亚特》到《特洛伊》[J].电影文学,2004(11).

[8] 刘意青,罗经国.欧洲文学史(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3~15.

[9] 梁国华,王朝辉.解析电影《特洛伊》的神话背景[J].电影文学,2008(2).

[10] 罗伯特·考克尔著.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郭青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140.

[11] 万镜明.从众神的传说到人的故事——由美国影片《特洛伊》谈起[J].世界文化,2004(5).

[12] 王宪华.当神隐退之后——从《特洛伊》看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J].齐鲁艺苑,2005(2).

[13] 朱寰,吴泽义.西方文化要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729.

[14]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89~465.

猜你喜欢

特洛伊好莱坞
假死圈套
好莱坞灵异跑车之谜
奔赴小行星带
CRAZY RICH ASIANS
起源
阿喀琉斯形象的演变和还原
失踪行星之谜
成语大穿越
真真假假:好莱坞电影PK现实生活
怎样打造好莱坞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