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陶渊明平淡淳美的自然诗风

2009-01-18

科教导刊 2009年14期
关键词:自然

郭 直

摘要梁启超曾说:“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他的个性整个端出来和我们接触的,就是陶渊明。”陶渊明的思想很复杂,儒道佛都对他的思想取舍调和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用自然作标准去衡量现实,发现了现实的丑恶与虚伪,主张返回自然的人性。融合儒道的”自然”思想,返朴归真的“自然”生活形成了他独特的平淡淳美的自然诗风。

关键词自然 儒道 平淡淳美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

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祖,千古隐逸之宗”。梁启超曾说:“唐以前的诗人真能把他的个性整个端出来和我们接触的,就是陶渊明。”通过阅读,我们深深地感受到陶渊明把他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坦露在我们读者面前,他的思想、生活、诗歌都达到了自然的境地,思想以崇尚自然为核心,生活、诗歌都以“自然”作为最高准则。

1 融合儒道的“自然”思想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自小熟读儒家经典,儒家的积极入世的进取思想,使他也期望建功立业。《杂诗》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因此陶渊明29岁开始出仕,为的是实现自己的“大济苍生”理想。但一进入官场,诗人便有“误入尘网”之感,因为官场太黑暗污浊了。这与诗人的“质朴自然”是相违背的,诗人于是辞官归隐。但后来由于生计所迫,为了谋生不得不再次出仕。《归去来兮辞序》说自己出仕彭泽令是由于“余家贫,耕织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但任彭泽令八十多天后,诗人终于宣告“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山林。

陶渊明的归隐是由于他受到老庄蔑视权贵,重个性自由的思想、佛家的“空”、“无”的观念以及当时士族文人崇尚隐逸,追求自由的风习的影响。《归田园居》说“性本爱丘山”,《获早稻》“遥遥阻溺心,千载乃相关。”《神释》“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知,无复独多虑。”《挽歌》“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终于“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

陶渊明的思想很复杂,儒道佛都对他的思想取舍调和形成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他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歌颂。桃花源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丰衣足食、自由自在、和平安乐的社会图景。但桃花源是世外桃源,是理想王国,是虚构的乌托邦,根本无处可寻,所以陶渊明把他的社会理想非常现实地寄托到淳朴的乡村生活中。

2 返朴归真的“自然”生活

魏晋以来,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一切都不可预测,由此人们产生了生命的孤独感和虚无感,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许多魏晋名士因其精神价值的崩溃而无拘无束,放诞任性,甚至因迷惘而挥霍人生。而陶渊明的 诗文代表了关于“人的觉醒”,也就是说,人不光要有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也非常重要。当我们再次念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的时候,便感到了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自由与舒展。陶渊明从自然的永恒、圆满、自足、自由来看待社会的动乱、险恶与虚伪,歌颂在个体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中追求解脱,追求闲适的生活。“自然”也就成了陶渊明生活的最高准则。

陶源明是真正的隐士,他回归田园后还亲涉农事。在陶源明看来,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会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只有自食其力的劳动方式才是最符合于自然的原则。“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已求自安。”世人视躬耕为“拙”,而诗人宁可守这个“拙”也不愿取世俗的“巧”。诗人在诗歌里一再歌咏劳动的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兴理荒芜,带月荷锄归。”“我土日已广,桑麻日已长。”写出了劳动获得的乐趣。这是那些徒然以归隐标榜清高的人所不能体验到的。他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房子被大火烧掉,庄稼又逢旱灾、虫害,“风雨纵横至,收获不盈廛。”仕途的穷达与生活的贫富息息相关,是弃官守拙而贫,还是出仕违己则富,诗人进行着艰难的精神跋涉。当时挂冠拂袖而去,固然是快人快事,但现实的生活才足以考验一个人的勇气与心志。诗人或隐或仕的生活都是真性情的流露,绝无半点虚假。诗人懂得只有回到自发的状态与自然保持一致,才能得到自由,所以诗人“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3 平淡淳美的自然诗风

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自然诗风。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陶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苏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上卷《评韩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

陶渊明的田园所描写的往往是平常极普通的景物,村舍、鸡犬、豆苗,桑麻,但这些平淡无奇的对象一经诗人描写,就充满了奇趣盎然的诗意。因为这其中注入了诗人的情感和人格,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诗人如数家珍般地掰着手指说出他地有几亩,屋有几间,树有几种,远树近烟何色,鸡鸣狗吠何处。极平常的景物,写得很有趣味。这白描的景物映衬出诗人心灵的晶莹剔透,只有人的心纯净如止水如明镜,自然景物才能最真实,细致入微地被感悟、体会到。这里的诗人已悟得了田园山水的真正品格,更找到了自己精神的真正归宿:我所喜好的,不是尘世的喧嚣,而是乡村的纯净。

陶渊明的诗语言有枯淡之感,但细细读来便觉淡中有至味。这种淡是由至淳至厚转成至淡,是美的极高境界。诗歌的语言自然得很,不是未经雕琢和锤炼,只是不露痕迹。《杂诗》十二首屡次写时光流逝,“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掷人而去的日月,不肯待人的岁月,催人老的四时,都被赋予了生命。同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语句表达,锤炼得这样精粹,这绝不是一般手笔能写出来的。陶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的诗歌。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

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在陶渊明的笔下,田园与劳动第一次在文人作品之中变得有意义,而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则更丰富多彩。虽然陶渊明最后仍死在他所厌恶的时代中,以他小小的力量,是不足以扭转时代的巨流,但至少,他对得起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灵魂,死在山林的怀抱中,拥抱所爱的自然,歌颂所爱的自然,这样,也是死而无憾了。

参考文献

[1] 房玄龄.晋书. 中华书局1974.

[2]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3] [宋]真德秀.跋黄瀛甫拟陶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4]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

[5] 蔡阿聪.论陶渊明的二重人格.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6] 朱光潜.诗论·陶渊明.新文艺出版社,1956.

猜你喜欢

自然
吟唱自然的歌者——米勒
日本导演河濑直美电影创作特征浅析
对自然万物的悲悯情怀
从环境批评视角解读狄金森诗歌中的自然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