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有效教学理念初探

2009-01-18

科教导刊 2009年14期
关键词:探讨有效教学理念

刘 升

摘要有效是教学的生命,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新课改推行以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落实三维目标,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突破口。本文将从有效教学的内涵、操作原则及对策几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使教学更富有成效。

关键词新课改 有效教学 理念 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从古老的东方到西方,从两千年前的孔子到夸美纽斯,从赫尔巴特到赞可夫,从班巴斯基到当代的众多教育理论学家,人们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研究有效教学。新课改推行以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落实三维目标、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突破口。怎样才能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呢?本文将从有效教学的内涵、操作原则及对策几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使教学更富有成效。

1 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初西方兴起的教学科学化运动。 “有效教学”这个概念在英语中的表达是effective- teaching 或effective-instruction。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有效教学尚未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下面列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教师有效的教学是教师了解教学内容的结构与实质、了解学生的特征、熟悉学习原则的运用,透过策略的应用使教学活动的进行更顺利。(McCormick,1979)

有效的教学是指在一段学习期间之内,学生自多重选择的成就测验之中,正确回答的次数比预期的还要多,因此教学效能即学生学习的成果比预期的要好。(Shavelson,1986)

有效教学是指一个教师有效地应用教学的心理学原则,如动机原则、顺序原则、学习迁移、过渡技能、预备状态、增强原则、回馈原则,产生有效的教学,协助学生获得有效学习,进而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林青山,1986)

我国学者姚利民通过对“有效”和“教学”两个概念的梳理,认为:有效教学是老师利用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并成功地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相对有效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

叶澜教授认为:从过程的角度来说,有效教学是开发生命潜能、探索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学,是满足个体需求与促进个体发展的教学;从结果和方法的角度来说,有效教学必定是基于自主学习并依附于自主学习的教学。唯此,学生方能把握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唯此,教学方能成为洋溢着生命活力的教学。

2 有效教学的原则

我们曾在河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听课、评课,与老师们一起研究如何实施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并总结出如下四条原则,进而在这所学校进行推广,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2.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一个人行动的理由,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企图达到目标的一种动因、内在力量。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会认真的学习,因此,教师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唤起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眼球,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质量。

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其次是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他们常常对新颖的东西感兴趣,对相互矛盾的东西感兴趣,对运动变化的东西感兴趣,对笑话、幽默故事感兴趣,对美的东西感兴趣,对实验、操作感兴趣,对竞赛和游戏等感兴趣。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识。

2.2确保知识掌握

有一些学生每次上课都认真听讲了,也听得懂,可一考试就考不好。其实,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听懂了”并不等于“掌握了”。要确保掌握知识,必须在听懂的基础上记忆、复习、应用。

确保知识掌握的原则要求教师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能真正理解、牢固记忆。(1)为提高效率,尽量采用“导读+自学”的方法讲授新课。(2)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新知识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真正理解。(3)教师要遵循遗忘规律,促进学生新学知识的牢固记忆。对于需要记忆的已学知识,能够当堂背诵的尽量当堂背诵,并在其后适当的时候及时巩固复习。我们认为,利用卡片袋进行记忆是最有效的复习法。先自制一些小卡片,然后每天把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写在卡片上,当天复习一遍,过一周再复习一遍,过一个月再把本月积累的所有卡片上的知识巩固一遍,这样有助于形成长久记忆,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2.3精讲多练,“做中学”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做到精讲多练,使教学更加有效。(1)讲好重难点;讲好规律;讲好方法;讲好易混点;讲好易错点;讲好易漏点。(2)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在学生思考或做题时不讲打岔的话;在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不讲刺激的话;在学生思考过程中不要太急于讲话。(3)只需三分钟就能讲清楚的问题,不得讲四分钟;应该紧扣主题的引入,不得带大帽子、绕圈子;应该留给学生的自学和训练时间,不得占用;在学生的思维过程中,不得打断思路;学生能自主解决的问题,不得包办代替。

2.4注重过程启发,帮助学生形成创新能力

传统的启发式是指向结果的逐步提问方法,学生只学会了跟着教师的提问亦步亦趋地提问,不能独立地完整地思考,形成对教师的“启发”的依赖,我们认为,教师的提问要指向思考过程或思考方法而不是结果。过程启发的教学技巧主要表现在教师提问艺术上。教师的提问不能太琐碎,不能指向明显的答案、唯一的答案或书本上已有的明确答案,不应提“期待式问题”,不要做文字猜测游戏,而应该指向思维过程。

3 进行有效教学的策略

3.1在课堂教学中实现有效互动

有效课堂应具备四个维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和师本互动。要确保课堂的有效互动,一是要实施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二是要规范课堂有效互动中教师的有效行为。有效互动的关键是教师,教师必须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前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从“讲解者、指导者、提问者”变成学习者、思考者、倾听者、灵活调度者、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和局部障碍的扫除者。

比如,在我们试验的师大附中,一位语文老师讲授《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时,课前进行了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并提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让孩子们利用网络或图书查出有关月亮的起源、传说、别称等。课堂教学在轻松活泼而又节奏紧凑的氛围中展开,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老师变成学习者、思考者、倾听者、灵活调度者、课堂信息的捕捉者和局部障碍的扫除者。学生在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3.2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对话式教学”

教师的责任不是教科书的处理,而在于实现课堂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亦即追求每一个学生学习经验的效率。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视儿童为知识接受的容器,消磨了儿童本来拥有的主观能动性,使儿童丧失了学习的本来目的,学习变为死记硬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由教师主宰的天地,是“一言堂”,主要采用讲演法。新课程要求我们“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体验,关注师生互动的过程和各自解决问题的视角,特别是关注主体同个体互动之中的真实状态,比如,如何接纳对方的想法并加以解释,等等。”因此,对话式教学要求课堂对话要由原来封闭的模式转变为开放的、民主的、跨文化的对话方式。如,帮助学生将课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以便能够超越学校课程中所已形成的知识间的片段联系,并学会用科学知识指导实践。

对话是师生的课堂生活方式,谁离开对话,谁就将被课堂抛弃。在课堂对话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对话不足或对话失真,那么有效的教学要遵循哪些规则呢?

哈贝马斯曾就理想的沟通情景提出三个要求:真理性要求、正当性要求、真诚性要求。因此,在对话教学中,要做到:(1)师生要围绕真问题展开对话,切忌言之无物,泛泛而谈。(2)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规范,多用商谈性语言,少用指令性语言,另外,老师有义务要解答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要善于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学生的发言,(3)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表达自己真实的意见, 敢于批评和善于自我反思。

3.3探求问题解决策略,提高教学有效性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并能自主解决问题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有效的教学。借鉴杜威问题解决五步教学法“情境--问题——假设——推断——检验”,我们结合在试验中学听课、评课的经验,积极思考,形成了几条策略,希望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所帮助。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由旧知识拓展引出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也可以由实物、模型、图片这些直观教具的展示来创设问题情境,还可以通过一个课堂小试验来创设问题情境,或者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

(2)在提问的设计上下功夫,并对不完美的提问设计不断改进。教学提问应用的有效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一要提高设问技能,问题精当、难易适度、思维含量高、切入点准确。二要提高发问技能,把握发问时机、选择发问句式、确定答问对象、安排候答时间。三要提高理答技能,注意倾听、尊重学生;注意期待、信任学生;注意鼓励、赏识学生;注意宽容、理解学生。

设计有效的问题,是引导学生开启思维,走进课本,去体验、感悟、想象、探究,达成教学任务,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路径。比如,学习初中语文课《散步》,可以从文章的构思特点入手,设问“朗读六七自然段,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产生的?”也可以从结尾入手。“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这段话的深刻含义,谈谈你对‘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还可以和相关文章进行对比拓展设问:“阅读课后《三代》一文,与课文相比,哪个故事更感动你?理由是什么?”“同学们,你每年是不是都要过生日,那么,你知道你父母的生日吗?”“学了两篇文章之后,你想对你的父母做什么?最想对你的父母做些什么?”老师又趁热打铁,“学习了这篇文章,此时的你一定感慨万千,请拿起手中的笔,抒写你的万千感慨。”在烛光里的妈妈的伴奏曲中,同学们奋笔疾书,抒写对父母的爱、感恩……大家的心灵受到了洗礼,对父母的爱得到了升华。

(3)创设的问题要开放多维,关注生成。设计问题的出发点是为使学习者能带着个人的思考、情感和价值观来主动融入学习,因此,设计问题要是否具有开放性,是否能予以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空间;要考虑是否具有多维性,能否启发学生多角度进行思维;还要关注课堂提问的生成性,提问不仅要指向教学目标、重难点,也要善于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带着学生走向问题。”

本文为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初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成果,项目批准号:200802020

参考文献

[1] 崔允漷.有效教学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2] 张璐.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3] 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

[4] 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6).

[5] 顾之川.论教学的有效性[J].上海教育科研,1996(5).

[6] 王斌华.关于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的研究 [J].外国教育资料,1997(1).

猜你喜欢

探讨有效教学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用心处事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