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慎独”成为一种习惯

2009-01-16杨小莉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09年6期
关键词:慎独道德规范君子

杨小莉

“慎独”是儒家提出来的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的修身方法。它最早出现于《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说,“君子”要谨慎自己一人独处时的行为,不要以为“不睹”、“不闻”而做出“离道”之事来。

“慎独”就是要求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谨慎地注意自己的内心与行为,防止出现违背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始终保持道德操守。作为道德境界,慎独表现为“诚其意”,不自欺、不欺人,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品德,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觉状态。

“慎独”作为自我修身方法,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就发挥过重要作用。柳下惠坐怀不乱、曾参守节辞赐、东汉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独拒礼、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范仲淹的“食粥心安”、宋人袁采的“处世当无愧于心”、元代许衡的不食无主之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叶存仁的“不畏人知畏己知”、曾国藩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以上种种,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

“慎独”在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只有把人的道德修养提高到“慎独”这一境界,把“慎独”作为一种习惯,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要求才能真正植根于人们心田,内化为人们的道德意识,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从而使整个社会达到有序、理性、和谐。

“慎独”一词内涵极为丰富,国内许多研究者尽管提法不尽一致,表述不尽相同,但旨趣并无大异,这就是“慎始”、“慎微”、“慎终”等具有积极意义的道德精神。

“慎始”,就是面对诱惑,要果断拒绝“第一次”。人生贵善始。加强思想修养,坚持廉洁从政,关键在于守住“第一次”,这是第一道防线。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第一道“闸门”一旦打开,欲望的“洪水”就可能会一泻千里,最终淹没自己。“一”是量变之始,质变之源。没有“一步之错”,便无以生出日后的种种错误。守“一”并非易事,它貌似轻微,却往往会使人掉以轻心,酿成大错。只有严于律己,给自己约法三章,全力守“一”,运用权力时慎之又慎,自觉接受群众和组织监督,才能抵御腐蚀,在廉洁与腐败、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立于不败之地,做到操守可比寒梅、品格赛过修竹、气节重于泰山。

“慎微”,就是审慎于细微而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古人云“寻丈之缪,实始毫厘;君子畜德,无忽细微”,“戒惧乎其所不睹,恐畏乎其所不闻,在于慎所忽也”。说的正是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我们要正确把握小与大、轻与重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到头脑清醒察于微,从严要求禁于微,治疾患于“未”,断诱惑于“始”,要注意自己行为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做到防微杜渐,点滴养成。生活中常有这种情况:一些党员干部总爱把平时个人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视作生活“小节”,总觉得吃点、喝点、拿点、收点是“人之常情”,小节问题。辩证法告诉人们,微常常孕育着著,小常常昭示着大。所以,一定要见微知著、小中见大。要从一件件、一桩桩简单事、平凡事、具体事做起,不可以小善为不足而不修、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慎终”,这个命题是孔夫子提出来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注意保持晚节。其实,做人也好,做事也好,都有一个善始善终的问题。一般说来,慎始还是比较容易的,一个人到新的地方,做新的工作,面对全新的环境及任务,通常情况下是比较谨慎的,为人彬彬有礼,办事小心翼翼,说话慎之又慎,这个时侯是不容易犯错误的。可是,时间长了,工作熟悉了,环境适应了,人际关系疏通了,手中有职有权了,不知不觉就放松了、懈怠了、麻木了,要求也不严格了,对外界诱惑抵制也不力了,也就快犯错误了。现实生活中,不能慎终的比比皆是,有做事不能慎终,功亏一篑的;有做领导不能慎终,使平生功业毁于一旦的;有做人不能慎终,导致夕阳落马,晚节不保的,教训非常沉痛。农谚说“编筐织篓,重在收口”,“收口”的工作就是慎终。如何才能慎终呢?古人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慎终,就是要活到老、学到老、自律到老,自觉做到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做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抗得住诱惑,像毛泽东同志讲的那样,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始终保持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思想品德和良好形象。

在市场经济大发展的今天,“慎独”就是悬挂在我们心头的警钟,是阻止陷进深渊的屏障,是提升自身修养走向完美的殿堂。拒绝慎独,就是放任“病毒”在自己的肌体内蔓延滋长,最终结果就是彻底毁灭自己。因此,为人做事都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坚持慎独、慎权、慎欲、慎微、慎始、慎终,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在孤独中磨砺自我,在寂寞中成就事业,逐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当今天的人们抱怨社会道德规范缺失、道德教育不力、道德环境恶劣等种种不利于自身道德水平提高的外在因素时,“慎独”提醒我们在更多的时候将挑剔的目光转向自身,自问一声:“吾能‘慎悟否”?

(作者单位:陕西省行政学院)

猜你喜欢

慎独道德规范君子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君子无所争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升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慎独”的境界
从“慎独”看境界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