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古代诗歌要善于“补白”

2009-01-14高冰峰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 2009年12期
关键词:补白读诗省略

高冰峰

“补白”原是相对“留白”而言的。中国古典艺术创作很重视“留白”手法的运用,画家绘红杏一朵,观者可领略春光如海;诗人叹一叶飘落,读者能想见万木凋零:无论诗或画,总能给读者(观者)留下大片想象空间。正是有了创作者的“留白”,才有了欣赏者的“补白”。

笔者此处借“补白”一语来谈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和传统艺术审美意义上的“补白”一说有区别,也有联系。结合个人教学实例,拟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些粗浅分析。

一、善补省略跳跃之白

作为语言艺术之一的古代诗歌,它的“留白”首先表现在语言的省略和语意的跳跃上。因此,读懂诗歌的第一步就是要把省略、跳跃了的诗意补充完整,理顺语意。

如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何人?何时?)浓睡(何时?)不消残酒。(何人?)试问卷帘人(问什么?),(何人?)却道海棠依旧。(为何连声反问?)“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以上括号中的问题,便是省略和跳跃所形成的“空白”所在,补充如下,诗意就清晰了:

昨夜雨疏风骤,(我昨夜)浓睡(今晨)不消残酒。(我)试问卷帘人(窗外海棠花如何),(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我想:一夜风雨,海棠焉得依旧?于是急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又如张籍《秋思》(2004年全国卷Ⅰ):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该诗首句说洛阳城里逢秋至,次句言欲作家书心潮翻滚,第三句说(写好家书之后——此为诗意跳跃处)担心话没说完,末句说临近带信人出发时又把信拆开来看。应该说这首诗是很平易的。可是,在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由于不能看出第二句和第三句之间有“写罢家书”这个跳跃,导致诗意理解起来有困难,于是对所问“写了哪个细节”也就只好应之茫然。

二、善补古代背景之白

第一要求我们重回古人生活情境,填补古今之变所形成的时空鸿沟。历史茫茫,岁月悠悠,存亡兴废,何其多矣。然深究起来,则秦汉之分、唐宋之别远小于古今之变。绵延两三千年的古典时代,其间无论科技、文化还是政治、军事,进展是缓慢的。只有近代科技兴起乃至当今电子信息时代,才真正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存环境。古代诗歌所描绘的境界,常常是月明星稀,一灯如豆;桥头落梅,松下泉声;长亭相送,蹇驴嘶鸣;血战沙场,马革裹尸……这样的情境,如果我们不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回到古代去,这些在都市丛林中、在高速交通和迅捷通讯条件下长大的孩子又如何能理解古人的真情诉说? 试举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5年江西卷)

绝 句

吴 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春夏之交乍暖忽寒。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

这道题要求考生从诗中所写物候来认知季节,要求体味古代游子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之心。这对考生来说,一个很大的难处就是难以回到古代情境。桃花谢了,梅子酸了,蛙声唱起来了,此种景况,今天的学生有多少能眼见耳闻?现代人即使身在外乡,和故乡联系或直接回家也很方便,对游子行居客地见季节变更、时月流走而念故地亲人的那种敏感又有多少共鸣?坐了飞机在云间穿梭的现代人和骑了毛驴风餐露宿的古人是大不相同的,所以我们要通过联想、想象来填补这个空白。

第二要求我们结合诗人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来读诗。读一首诗,除了读诗,一要读时代。如对唐诗,要分清安史之乱前后之别;对宋词,要知道高宗南渡前后之异。二要读诗人,联系诗人的生平思想、人生经历和创作风格来读诗。

如辛弃疾《鹧鸪天?送人》(2007年江苏卷):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比较江苏省各年高考所选古代诗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最难读解此首。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未能联系作者所处时代、时局来读解诗意,二是学生对辛词好用隐喻的特点不了解。在这首题为“送人”的词中,作者不止抒发了离情别意,更隐喻性地表达了对“带雨云埋一半山”(朝廷中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的时局的忧虑,含蓄地抒发了对时局国事艰难(“风波恶”)的忧虑之情和对自己理想抱负难申(“行路难”)的愤慨之情。因此,在读诗时我们应该能联想、补充关于时代和作者的背景性知识,以全面准确地把握诗意内涵。

三、善补言外意旨之白

古诗常常以“含吐不露为贵”, 追求表意的曲折之美。每一首诗,都能给我们一种相对确定的字面义,但这只是表层的。比如我们读苏轼的《题西林壁》,我们显然能从中听到弦外之音。透过表层语义,从而生成形象,进而领悟诗歌的深层意蕴——这往往才是欣赏诗歌的正途。因此,对于古诗,我们要善于感受景外之情,领悟事外之理,从有限的语言空间获得丰盈的意蕴,从而在填补言外意旨这一“空白”的欣赏过程中获得一种丰富的审美情趣。

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2008年江苏卷):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诗首联表面说此处当年凤凰曾游,今则凤去台空惟江自流,深层含义则是昔日繁华而今日荒芜。颔联说“吴宫花草”,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当年的歌舞美人,说“晋代衣冠”,自然让我们联想到彼时的豪门贵族,二者如今一则埋于幽径,一则化作黄土。如此,该联所隐含的存亡兴废之感也就一目了然。这一联可以说是对首联含义的具体化。颈联转向写眼前美景,读解并无难度。尾联中的“浮云蔽日”“长安不见”皆语含深意,“长安”自然是指朝廷,而“日”则为帝王的象征,“浮云”亦即奸邪小人之喻了——透过字面理解了诗人的言外之意,我们对该联所隐含的忧国伤时之感也就不难把握了。正是这种言外之意、象外之旨给了读者很大的联想、想象空间,而“补”这样的“白”显然就成为读懂这类诗歌的关键了。

猜你喜欢

补白读诗省略
“省略”讲解与训练
读诗的窗口
多元“补白”,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立足文本,让思绪在空白处飞扬
关于增强小学阅读课堂教学效益的若干思考
紧扣空白点,深入理解文本
看花的人回过头来读诗
高考英语中的省略现象探究
省略
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