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思想研究领地的一朵新奇之花——读《老子九观正义》

2009-01-13冯立鳌

文艺报·周五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真知老子思想

冯立鳌

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柯可,集十余年潜心研究之功撰写了《老子九观正义》(以下简称《九观》),2008年5月由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这部39万字的论著,正是《老子》思想研究领地中新近萌发的奇丽花朵。无论就其思想内容、表述形式,还是就其研究方法,即便撮其要而述之,也都有不少的新奇耐观之处。

首先是创新的研究思路。洋洋五千言的《老子》共有81章,大致是用语录体的韵句形式阐发思想的。历来的思想研究都在于挖掘其特定语句的思想内涵,揭示相关思想间的内在关系,使人们观瞻到《老子》思想的无比精深和异常博大。《九观》一书吸取了这一特点,同时进一步提炼各章的中心要旨,概括《老子》全书的所及论域,把81章按九九划一法归纳为宇宙论的恒道观,伦理论的玄德观,认识论的真知观,社会论的察世观,行为论的无为观,生命论的贵身观,以及政治论的安民观、用兵观和治国观。这样的归纳,第一次给人们展现了《老子》内含的完整思想体系。论著的“九观”之意也正源起于此。不仅如此,作者还进一步揭示了以恒道、玄德为总纲的“九观”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借用中国传统的文章法则表述说:“恒道、玄德是起篇,真知、察世是承篇,无为、贵身是转篇,安民、用兵、治国则是合篇。”按照这样的划分和认识,《老子》五千言成了一个具有严密层次结构的思想体系。这一研究思路无疑是《老子》思想探索上的重大创新,它使人们对《老子》获得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完整观感,也为后来的研究开拓了一片巨大的空间。

其二是宽广的文化视野。《九观》将玄德视为恒道在社会领域中人格道德的最高范畴,并将道家的玄德观与易家的易德观、儒家的仁德观视作中华民族深厚道德观中相互鼎立的三足,在深刻分析和三相比较中揭示道家玄德观的深邃与浑厚,使人们对《老子》思想的德性特质能有更深一层的理解。同时,作者又翔实地分析了老子《道德经》对于《易经》的文化承继,认为九观思想与易经有着密切的承传关系,明确指出:《易经》中的乾卦、坤卦、蒙卦、观卦、无妄卦、颐卦、泰卦、师卦、临卦,分别是老子九观的思想源头;而九观思想又分别被庄子、列子、曷鸟冠子等后代思想家不同的篇章所发挥。《九观》的作者是把《老子》放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影响广大的历史背景中,经过横纵比较,发现和揭示九观思想的来龙去脉,执著的求真探索与宽广的文化视野互相支持,相得益彰。

其三是精到的探索方法。《老子》一书版本杂多,各种版本差异不小,许多地方的断句和人们对其中字、词的理解一直分歧较大,《九观》的作者精心选定了理论背景深广的五个版本,相互参阅而择优,使全书的立论更为踏实。对某些关键字、词,如“无”、“道”、“民”、“生”、“为”等,运用了电脑统计法,计算出其出现的章数和总次数,以求得出一个更为准确、全面的把握。这样的统计,既能看出各个概念范畴在全书中的被看重程度,又有助于对某些分析观点的断定。如在探究“无为”之意时,《九观》指出:“无为”一词在《道德经》中累计出现于7章共9次,而“为”字则累计出现于47章共105次,“为”在字数上远比“无为”多,由此可见老子对“为”的重视远超过“无为”。《九观》因而借鉴了罗尚贤先生的观点,认为老子的“无为”就是“无违”,其实质是“无妄为”,与《易经》的“无妄”卦有内在的承传关系。这一认识一改人们关于老子哲学消极无为论的判断,在老子思想研究领域应属独竖之帜。另外,由于历史记载的缺乏,人们对老子其人的真实面目也一直捉摸不清,甚至认为他是子虚乌有的人物。《九观》的作者则另辟蹊径,根据《老子》书中的自我表白、所思所虑、所忧所爱,去勾勒描摹,合成了一幅生动鲜活的老子自画像,使人们更清晰地看到老子的真实面貌,这些都开辟了以精到的方法探索独到结论的实例。

其四是新颖的撰述结构。为了把老子其人及其思想理论完整地展现出来,并为人们容易接受,《九观》一书采取了异于寻常的表述方法,除首篇着力介绍老子的圣人风采,后篇挖掘老子的美学思想外,在作为全书重心的第二篇中分九章逐一论述了老子的“九观”,篇目清晰,思想鲜明;而在各章的每“观”论述中,一律分为上、中、下三节,上节对所论之“观”作全面系统的介绍,中节对相关原文作详尽的注释翻译,下节则以问题作答的形式表达一些重要的观点。这些问题看似孤立,实则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如对真知观的六个问题,就牵扯到真知的内容、标准,获得真知的方法和途径等认识论的系列论点。而每章的三节看似相分,实则相合,分别是从论点、论据和答疑三个不同角度,相互映证,加强对“观”的论述,使人们既有对原文的深透理解,又有对各“观”主旨的全面把握,更有对相关疑难问题的明辨。整个九章系统地论述了《老子》九观的全部内容,使人们对全书的论旨一览尽观,了然于胸。《九观》的这种构架和体系并不刻意追求前后各篇的分量与形式对应,而是以机动、灵活的方式追求内容的表达,一改齐整严肃的书卷之气,可能更易于为读者所接受。另外,作者还将艰涩的《老子》原文按其大意,改写为章章对应的《老子诗韵》附于书后,如将第66章原文“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为百谷王”改为“滚滚长江海茫茫,能为千溪万谷王。善处小河谷下游,故而能成百谷王。”这种包含作者理解的简易韵文安排,既在原作的理论结构之外,又在作者对《老子》的普及推广计划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作者一心为普通读者计的良好心意。

其五是积极的现实性态度。《老子》是避世者的著作,它也常常成为历史上归隐士人的精神家园,因而被人们认为是消极无为的哲学思想。《九观》的作者不仅通过对“无为”的重释试图再现老子思想的有为,不仅用政治论中的安民观、用兵观和治国观展现老子思想经世致用的现实功能,而且在论著中有专章目论及“老子与企业文化”、“老子看世界”,并且论及“无为而无不为”的现实意义,贵身论的现代转化,以及用兵之道中的“软实力”,治国理想中的和谐社会等等极为现代和现实的问题。以致用的眼光看待老子的古典理论,引导人们对九观及其思想延伸作出现实的思考,发掘其对当代社会经济建设、道德建设、政治建设及文化建设的借鉴与指导,是《九观》一书的一个重要着力方向,也构成该书的显著特点。

“九观”之论是对老子思想的新体认、新概括,凝结着一代学人对道家经典的创新理解。然而,任何创新都必然引出创新中带来的后续课题。由于《老子》许多警句韵语的多义性,以及各章理论观点的杂糅性,要把81章按九九归一的方式均衡地划分归结为九个要旨,实在不是一件简单易成的事情。如《老子》第48章原文:“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是讲无为无不为的,自然应归入无为观,但其中也讲为学的态度与方法,却含有真知观的内容。如要保持各章本来的完整面貌,那划分结构上的严密与各观内容的交叉必然同时并存。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历程上和对道家经典的解读上,《九观》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拓展了研究的新天地,它也像其他各种创新成果一样,引出了不少新的研究话题,将构成《老子》思想研究的新基点。观赏当代文化田园里这枝奇丽的花朵,我们希望它绽放蓓蕾,释出无尽的蕊香。

猜你喜欢

真知老子思想
实验出真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实践出真知
分类求难题 讨论得真知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漫画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