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打醮

2009-01-09李建增

旅游 2009年1期
关键词:村社白云山祖师

李建增

榆林地区位于陕西的最北端,西北与内蒙接壤,靠近毛乌素沙漠,东临黄河。目前这里仍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居住在山大沟深的黄土高原之中。

探寻打醮的起源

自古以来,榆林地区宗教盛行,佛教、道教、天主教三教并存。位于佳县黄河之滨的道教圣地白云山被誉为西部神山,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四月八、九月九日都举行盛大的宗教庆典。白云山脚下的谭家坪村有一座由西班牙人1935年就修建起来的天主教堂,如今这里仍有相当多的教友,每星期在神父的带领下做着礼拜。

榆林的每个村社基本都能见到大小不一的庙宇,不同的庙宇中分别供奉着各路的神仙,对每个神仙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祭祀方式与时辰,于是就有了众多形形色色的庙会。打醮便是众多庙会中一种较为有代表性的祭祀活动。

农历的十一月十九日至十一月二十一日,是陕北榆林地区佳县店镇张仁家坬举行打醮的时间。这段时期,整个陕北榆林地区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户外气温降到了-20℃。

这里参加打醮的共有48个村,按照规矩一般情况下打醮每年由48社中的其中一个村子来打,遇到村子人数少的则由两三家合办。因此上,便形成48社(村)38年一调头的打醮时序。醮会里面有一个总纠手(会长),有10个纠手为总纠手帮忙。48社里面每社又有10个纠手具体负责本社打醮的事物。

为了能使大家过上安定平稳的日子,大家便开始举行不同类型的活动,以此来消灾免难、祈求上苍的赐福与庇佑。随着时间的推移,村社之间的祭祀方式在不同活动互相交汇感染下逐步统一壮大,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打醮。具体方法为48村统一归属为一个社区,48村轮流举办,轮到哪个村子具体操办时,一切费用事宜均由该村筹办,所收布施也由该村开销支配,别的村社不予干涉。

起初打醮贡奉的祖师灵位均由白云山奉派。那时不管是在哪个村打醮都要全村人出行,拿上祖师的法器、家什,到几十甚至上百公里之外的白云山去请,有时来回要用上三五天,浩浩荡荡,场面甚为壮观。后来,人们觉得每年都要到很远的白云山去请祖师神位太耗人力、财力和时间,便与白云山里的道长们商量,改由原来的每年请送变为现在的把祖师请来后便把祖师爷的神位留在本村,住在村里专门用腾出的窑洞设立的经堂中,等到本村打醮结束后,再由第二年负责打醮的村社请去,供奉在那里设立的经堂窑中,而本村的经堂窑在打醮结束之后便恢复了原用。就这样祖师爷的神位便在打醮的村里贡奉一年,等到一村打醮完之后再移交于下一村社,周而复始,一年一年传下去,打醮也一年一年轮着来。因为是38年一回头,也就是说不管哪个村要想办第二次,那都是38年以后的事了,要等下一次本村打醮时自己也不知在不在世了,因此上,每个纠手都想在自己手上把醮打得比其他村子好,每个村子也都不愿落后,都想办得比别村强,

一场陕北打醮

打醮在文革期间一度中断,到了1970年代初又开始兴起。打醮的头一天,基本上是做些准备工作,纠手们会在一起商讨打醮的各项事物,打彩门,垒灶堂,起天坛,请各路神仙。各家都收拾好自家窑洞,准备接待会上安排的客人和前来看热闹赶会的亲朋。

第二天凌晨3点左右,厨房的人便开始忙着做早饭,5点左右,打醮的人们便忙碌起来了,匆忙吃点东西后开始迎香、圈村。几百人排着一行队慢慢地走着,队伍前面的人捧着祖师的牌位,抗着年、月、日、时、四个使者和十大元帅的木雕像及祖师殿前的法器家什,后面的人则怀里抱着彩旗,在道士、鼓乐手带领下,三五百人一会上山,一会下沟,沿48村走一圈,意思是把参加打醮的48村都圈进来,这样,神仙的灵光便会罩在这48个村上,以保大家平安无事。打醮的队伍一路上逢庙便进、遇神就拜,沿途的人们纷纷用手中的香换下祖师香炉上的香,然后插在自家的香案上或是自家的院子里、墙头上,意思是祖师爷已被请到了本家,一家老小已在祖师爷的庇佑范围之内了。一般情况下中午要到一个村子里简单的吃点饭,然后继续往前走,经过七八个有时甚至是十几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方能回到了村中。到了天光渐暗夜暮降临时,人们会排起长长的队伍,敲锣打鼓地从祖师爷殿前出发前住村口,沿途两侧洒下用蜡烛或者是油灯做成的长长的路灯,到村口迎请各路神仙鬼神、本村亡故祖先的灵魂以及屈死冤魂到设好的天坛、地坛就坐,观看打醮,受人供奉,人神共庆,一同打醮保人们平平安安。

第三天是打醮最为热闹的一天,48村的人们纷拥而至,各家各户都住满了香客亲朋。上午9时,开始了迎宝、敬献贡饭,有的地方是一日三贡(给神坛上敬供的面花等食品),迎贡的人们排起长长的队伍到一户人家,把珍藏了一年的一颗豆大的夜明珠、一个自己打造的银元宝和几块银元以及给祖先做好的献饭,在吹吹打打的鼓乐声的带领下,恭恭敬敬地迎接到祖师殿前,供宝、献饭,场面甚为隆重。只见人们规规矩矩地跪在地上,把贡品献饭顶在头上,一盘一盘地向前传递,旁边道士做着道场法事,一旁的唢呐狂叫呼喊着,成百上千的人们把经堂窑围了个严严实实,一盘一盘献饭整齐有序地贡献到神案上。

从有献饭开始的那天起,祖师爷的经堂上、天坛,24小时都会有信徒守护。到了下午,打醮逐渐进入高潮,首先是“扬幡”,成千上万的人们在道士的带领下,在沟底的小树林中,人们踩着厚厚的积雪开始一圈一圈地围着幡子转,道士在前面手拿法器口中念念有词,打醮的人们手拿彩旗家什相互簇拥着跟在后面。幡子看起来很简单,一根粗长的木棍竖于场地中间,木棍的上端挂着一把扫帚,那是农家扫炕用的笤帚,它代表着神灵鬼魂,一根长长的红布条挂在上面,红布的两端拴有几个面做的小人,凡是想要个一男半女的媳妇们来到幡子下后争相抚摸小面人,而后乘道长不注意偷摸道长的头,据说只要是摸了小面人和道长的头,便可在一年之中怀孕,一时间领头的道长被一群小媳妇们追的是四处逃避。

到了晚上掌灯时分,九曲上的灯被点了起来,人们又开始围着灯场转。道士与手拿法器彩旗的打醮人走在前面,围观看热闹顺心的人跟在后面,人们围着九曲灯场外围要走上三圈,然后进入九曲中,转来转去,直至所有前来转九曲顺心的人都走过。

在送走亲朋之后,村人又会点起两排长长的地灯,送走那些被请来参加打醮的各路神仙妖怪和死去的亡灵。

第四天一早,人们早早地来到食堂等待吃饭。打醮结束了,吃了三天素的人们终于可以吃到肉了。醮会上专门杀一头猪,做了一顿烩三鲜,600多人峰拥而至,不一会便把菜一扫而光。吃过饭后,开始醮社移交。本次办会的张仁家坬要将祖师爷的所有用品,如塑像、牌位及一切办会用的家什器具,彩旗被褥,一并交给明年办会打醮的刘顺家坬村。张仁家沟的打醮活动至此宣告结束,刘顺家坬同时开始明年的打醮筹备工作,祖师爷也从今日起正式住在了刘顺家坬村,张仁家坬的人从今天起要想再给祖师爷敬香,就只能到刘顺家坬去了。

经过盘点,张仁家坬本年打醮三天共计收到布施3万多元,杀了一头猪,吃了一百多袋面,买了十多床被子,除去开支,余一万多元。会长讲,这一万多元可以给祖师爷和乡亲们唱上两台好的大戏。我们这一波纠手会长,总算是不辱使命,没给张仁家坬的人丢脸。我问他们:等下一次再轮你们村打醮会不会比这次办得更好?他们说,到那时我们这些人都已死了,好与不好都和我们没关系了。

猜你喜欢

村社白云山祖师
第三回悟空遭驱逐
小城故事
非遗视野下道教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菩提祖师为何赶走孙悟空
广州·白云山
斯托雷平改革中的村社政策
“在最坏时候,懂得笑,哭得出”Wywan笔下的祖师奶奶
张爱玲祖师奶奶的音乐世界
基层治理要直面矛盾
布埃勃里托的“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