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型城市照明问题与管理

2009-01-07汤国春彭少锋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年22期

汤国春 彭少锋

摘要:城市照明是城市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的总称,包含城市的道路、街巷、住宅区、广场、公园、公共绿地和建筑物等功能照明和景观照明。它是城市环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优美舒适的夜景,是有机互补、相得益彰的一个整体。文章阐述了城市照明规划设计的内涵、基本原则及设计要点,认为城市照明实现科学化、智能化管理,是推动城市照明事业向绿色照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城市照明;城市环境工程;绿色照明

中图分类号:TU1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2-0076-02

城市照明规划设计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坚持经济实用、节能环保、促进城市照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准确反映城市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人文景观的内涵,表现城市自然格局和建筑风貌的形象特征。从宏观层面上对城市照明的定位、目标、特色、风格、品位、照明水平,表现形式、建设步骤与措施等做出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并对标志性的要点景区和一般性的景物进行点、线、面的组合,提出具有城市特色的城市照明体系的总体构思。

一、城市道路照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旧城改造如火如荼,城市路灯建设也走上快车道。从公开的报道可看到,不少城市的路灯数量成倍增长,路灯造型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在解决城市夜晚照明,为市民创造夜间交往环境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实际问题。在追求城市形象的指导原则下,一些城市追求“越亮越好”,一盏灯能满足要求偏要装两盏灯,照度水平远超国家标准;一些城市过分强调路灯的装饰性,重视路灯的白天造型,功能性反而被忽略了,对晚上的照明效果考虑不周。在我国城市道路照明建设的狂飙猛进中,城市“面子”成了建设目标,长官意志成了金科玉律,市民的真正需求反而成了陪衬。同时,也有不少城市把主要精力放在夜景照明建设方面,相关的研究、规划很多,大力塑造城市的“灯光夜景”,努力为城市锦上添花,而忽略了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路灯建设,路灯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关注度很低。因此,道路照明作为城市中密度最大、数量最多的市政设施之一,其在城市景观中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具有白天和夜晚双重景观作用。

二、城市夜景照明

城市夜景照明具体地表现为:城市的广场、街道、公园绿地、住宅区、旧城中传统街区和诸多的纪念性标志建筑,以及在其中发生的人类各种活动等。人们看到的城市夜景照明往往是静态的,只是历史长河的一段时间。城市夜景照明的形成却是个动态的过程,好的景观是人们长时间经营、推敲、锤炼出来的。随着城市不断的变化、生长和发展,塑造的城市夜景照明就凝聚成石头的历史、积淀的文化结晶,供人们享用和欣赏。多样丰富的优美的城市空间和景观环境,让人们生活在其中感到舒适、愉快、健康,并有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内涵。因此,城市夜景照明中的核心要素不仅表现为审美的特征,更是一种感性、主观的意识形态,其含义包括空间、时间、交往、活动、意义等综合内容。

城市照明的塑造离不开灯光,特别是夜晚道路照明和夜景照明息息相关。与夜景照明不同,道路照明对城市景观的作用首先在于其功能性,即道路照明的效果——照度和亮度、眩光控制、诱导性、光色等指标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人工照明环境;其次,路灯本身的艺术性,即路灯的城市家具属性——造型、高度、色彩、布置方式等内容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城市照明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照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也存在很多问题。本人从2001年至今曾到广州、深圳、南宁、桂林、北海、南昌等城市进行路灯专题调研,各城市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主要问题很相似,并结合各个地区实际情况,归纳如下:

(一)忽略人的需求

路灯对城市景观的最大贡献,在于创造安全、舒适的人工照明环境,符合人的需求,从而提升市民晚上外出活动的意欲,促进城市活动的发生和发展,构筑和谐、怡人的城市景观。而人工照明环境和市民心理感受的好坏,主要由路灯的照度和亮度、眩光控制、诱导性、光色等功能性指标所决定。因此,我们必须从人的需求出发,首先考虑路灯的功能性,严格按照国内国际标准,根据道路的车速、车流量、人流量等因素,为快速路、主干道、支路和居住区道路等不同等级道路创造优美的照明环境,构筑良好的城市夜晚景观。但不少城市在提升形象的口号下,以灯为景,以亮为好,过分强调路灯的装饰性,路灯造型五花八门,层出不穷,路灯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很差,反而对城市整体景观造成破坏;同时,不理会道路等级标准,全部道路都采用高亮度,破坏了城市夜晚的明暗层次和主次脉络,眩光、散逸光严重,反而抑制了市民夜晚活动的意欲。

(二)缺乏城市特色

路灯造型“千城一面”,各城市间互相抄袭严重,如上海世纪大道的球拍造型路灯,几年时间已飞遍全国,在大中小城市均能看到其身影。我国城市情况千差万别,城市风格各有特点,有的以历史见长,有的以现代取胜,路灯建设也应因城而异,反映城市特色。特别是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如西安、苏州的老城区,路灯造型要体现历史的厚重。

(三)缺乏整体性

目前,国内完成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的城市很少,各个地区已编制但尚未正式实施。由于没有统一规划,路灯的风格各异,造型五花八门,色彩杂乱。一些分期建设的道路,各路段间杆型不统一,照度标准各异,甚至光色也不同,整体性无从体现。如果从整个城市层面看,路灯的整体性更差,各自为政的现象非常严重,路灯的选择往往在于领导的一句话。

四、采取的对策

探讨城市照明作用和设计,不能局限于路灯本身,只从技术层面考虑问题。以后,应从城市设计的角度,从城市景观的层面去考虑路灯:白天,能否和周围空间协调;夜晚,能否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还要挖掘城市的文脉,从市民心理层面出发,尊重历史,尊重现状,使路灯成为构筑和谐城市的一个元素。

首先,必须以人为本,重视道路照明的功能性,照度和亮度、眩光控制、诱导性、光色等参数对城市夜晚景观的影响不言而喻,特别是市民的舒适度、安全感涉及行为心理的范畴。其次,要重视路灯的艺术性,它的造型、高度、色彩、布置方式,对城市白天景观影响很大。同时,加快编制城市照明专项规划,使路灯建设有规可循;制定城市照明设计指引,设定量化标准,使照明设计有据可依。

根据各个城市具体情况,对城市照明进行系统分析,做好城市照明设计:路灯造型与道路尺度、周边环境之间建立美学联系;从照度和亮度、眩光控制、诱导性、光色等重要参数着手,系统分析城市照明的夜晚景观效果如何与城市空间协调;研究城市照明对人的夜晚活动的影响,确定不同照度、光色条件下的市民舒适度、安全感水平。

五、结语

城市道路照明规划设计与管理要以人为本,重视道路照明的功能性;重视市民的舒适度、安全感;重视路灯的艺术性。积极推行城市照明管理办法的实施,使城市照明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轨。

参考文献

[1]孙风荣.浅谈城市照明的规划设计与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S2).

[2]规范城市之光——“城市照明规划与设计国际研讨会”专家谈[J].建设科技,2004,(12).

[3]李农.科学规划城市照明体系[J].建设科技,2005,(5).

[4]樊利军.城市灯光照明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5]宋志强.浅谈绿色照明[J].科技资讯,2008,(15).

[6]霍小平.城市照明规划浅思[J].城市问题,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