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历史教师如何做好接轨课改工作

2009-01-06蒋丽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09年11期
关键词:高中学生课程标准高中历史

蒋丽华

【中图分类号】G6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11-0030-01

高中历史新课程在学习方法上吸收了史学界的新趋势和新成果,在选修课程“探索历史的奥秘”中,增加了带有社会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前沿成果互相渗透交叉的“人类起源之谜”等内容。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工作中我是采取以下方法做好接轨课改的。

1 心理准备

重新审视高考与课改的关系 高考显著的社会效益迫使高中学校的一切工作“唯高考是瞻”,而现行高考形式和评价标准还明显滞后于课改思想,许多教师习惯于将高考与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关系绝对对立化,因此,高中教师在参与课改之前,有必要重新审视高考与课改的关系。

近几年高考试题不断通过创新设计,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和人格成长,逐步向“关注学生发展”的新课程目标迈进。高考具有甄选人才的功能,而甄选人才的方式和标准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也反映着教育管理者的观点和意图,当前的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和社会需求的具体体现,它必将促进高考内容、方式和形式的优化。新课程在全国的推广是必然的趋势。因此,新高考与新课程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矛盾体,而是不断趋于调和的统一体。高中教师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消除心理疑虑,毫无顾虑地投入到课改实践中去。

2 条件准备:重新建构教学资源系统

新课程教学需要适当的训练,更需要大量源于学生生活体验和社会现象的、形式多样的其他材料,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引领学生在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中都能有所收获。因此,高中教师现在就应着手改造、重建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为顺利参与课程改革积累必要的知识和素材储备。如购买一些历史光盘:《百年中国》、《百年百事》、《探索与发现》等资料,它可以增强历史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另外可以有选择地读关于新课程的书籍来看,或者上网如人教版网站,及时转变观念。

3 观念准备:重新认识学生特点和教师职能

社会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使高中学生特点和教师职能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中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越来越多,他们多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鲜明的个性特点和敢于质疑的探究精神。同时,他们对外部世界很敏感,很容易受到来自他人或自己的伤害。凡此种种,又使得当前的高中学生自尊、自立意识不断复苏,对自由、民主环境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因此教师应发挥积极作用。其一,教师拥有的知识量越来越多,但他们仍不能成为精通多学科和多领域知识的“通才”,也无法教给学生终生需要的各种知识。而当前的高中生从多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不比教师差,有些方面知识的拥有量也不比教师少。所以,教师早已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唯一源头,更不是课堂教学的绝对权威。其二,教师可能拥有很多经典的教育方法、也可以忘我地工作,但对差异明显的每一个学生而言,这些不一定都有效。因此,教师只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而不是决定者。

总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令人耳目一新,兴奋不已,它处处充满了大胆改革的精神,为历史教师展示才华带来了机遇,也给历史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历史教师就要积极应对这种挑战,准确把握历史课程的性质与地位,以及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构建全新的立体化目标体系。

猜你喜欢

高中学生课程标准高中历史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