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作文亮点”的教学思考

2008-12-18金登权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意象文章作文

金登权

当今社会,“亮点”一词使用频率较高。“亮点”,新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①比喻有光彩而引人注目的人或事物;②比喻突出的优点。“作文亮点”就是作文中突出的优点,即有光彩而引人注目的闪光之处。如一个亮丽的开头,一个精致的结尾,一个充满哲理的句子,一段饱含深情的表白,一则撼人心魄的细节。这些闪光之处不仅照亮全篇,而且直抵读者的心灵深处,拨动其情弦,激活其灵感,引发其共鸣。在作文阅卷场上,这样的“亮点作文”常常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交相传阅,乃至判为满分或高分。

本文拟选12个“作文亮点”,介绍它们的写作意义与打造方法,恭请方家同仁批评指正。

(一)思想深刻。思想深刻,既是作者卓越才识的体现,也是作者辩证思维的表现。思想深刻,在于作者能察他人之不能察,悟他人之不能悟,思他人之未曾思,言他人之未能言。作者对问题的分析、判断、提取、立论有独到的眼光,有别致而正确的认知。有一个作文题要求学生探究成功的原因,不少学生立意为“成功来自勤奋”或“成功来自机遇”,只有一个学生立意为“成功来自对生活的爱”。这篇作文立意高人一筹——因为对生活之爱而勤奋、而抓住机遇,获得满分。像这样使文章思想深刻的方法还有:如“小中求大”、“平中求奇”、“反思现实”、“反观历史”、“反唱话题”、“反批权威”、“反论常理”等。

(二)大气磅礴。“文以气为主”,中国的古文大家都追求文章的大气。庄子文汪洋恣肆,孟子文雄辩滔滔,贾谊文气势磅礴,让人读后有境界开阔、痛快淋漓之感。中学生作文如能写出一点这样的大气,便易于打动阅卷老师,易于获得高分。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这种大气之文呢?关键在于抓住一个“大”字,可以选择国际国内大题材(如“南奥塞梯战争”),可以揭示人生灵魂大主题(如“问灵魂”),可以展示穿越时空大境界(“长城从远古走来”),可以表现超越常人大智慧(如“大隐隐于市”),可以颂扬英雄壮烈大精神(如“地震中的英雄”)。抒写这些大题材、大主题、大境界、大智慧、大精神,往往便于写出大气磅礴的作文来。

(三)感情动人。“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动而辞发”。情感是连接作者与读者的桥梁,情感是碰撞出读者心灵火花的电石,作者只有用自己的真情去拨动读者喜怒哀乐的琴弦,才能获得共鸣。在阅卷场上,你的作文若能让阅卷老师溢出眼眶中的泪水,何愁得不到高分?那么,怎样才能以情动人呢?首先,作者必须对生活、对客观对象充满热情。要写好文章,必须关心时代,投身社会,热爱生活,关注自然。同时,观察外物时,要注意调动多种心理功能进行体验;深入感受时,要展开联想与想象,把情感充分激发起来。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其二,情感既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又要高度提炼。尽管具备生活味的情感才能打动人,但决不意味着生活原生态的情感就一定能打动人。一篇表达肤浅的粗糙的情感作文,是无法打动人的;所以,面对欢乐、痛苦、感激、悔恨、自责、歉疚、感恩等带原始性情感的材料,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工与提炼,使其更具真实性与典型性。

(四)选材别致。如果选择上好的特殊的面料做衣裳,做出来的衣裳就别致、美观。写作文,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材料的质量与作文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应该选择别致的材料,要“避同求异,创新为先”。雷同的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因为人云亦云而缺少新意。选材要尽量避开人们容易想到的材料,选取那些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如别人不太关心的动物(中考满分作文《猎豹之死》)、植物(高考满分作文《黄山松,我爱你》)、建筑物(竞赛作文《风雨黄鹤楼》)、山水自然物(竞赛作文《苏中第一山》)、人工制作物(《风筝》)、艺术品(高考满分作文《屹立的拉奥孔》)以及饮食物(中考满分作文《红桥羊肉》)。如此选材需要慧眼识珠的识见,不能“捡到篮里就是菜”。以写故事新编为例,应避开项羽、关羽、周瑜、李白、苏轼、谭嗣同等中学生作文中的“常客”,尽量选一些中学生没有写过的“新面孔”,如韩信、庞统、辛弃疾、曾国藩、大刀王五等。

(五)文化丰富。考试作文如果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容易使阅卷老师为之一震。这样的作文可以称为“文化作文”,类似于散文中的“文化散文”。文化作文按其内含文化底蕴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诗词底蕴、历史底蕴、文学底蕴、民俗底蕴、文言底蕴五大类。写文化作文首先要有文化意识,要学会用文化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与审视题材。看炊烟,感觉炊烟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看黄昏,感觉千古黄昏承载了太多文化的沧桑。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物象,如柳、菊花、莲、夕阳、燕子、月亮等都是典型的文化意象,其传达出来的意义具有象征性,它们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生成的约定俗成的文化喻指。中学生可用引用经典诗词、化用经典诗文、融入文化典籍、引进文化名人等方法以丰富自己作文中的文化内容。

(六)标题亮丽。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要自拟题目。所谓题目,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题”解释为“额”,额,是人的面部最高的、面积最大的显著部分;目,即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常言道“题好一半文”,“人靠衣装,文靠题装”。拟题应遵循下列原则:精练而贴切,角度适宜,范围适度;简洁而醒目,一语中的,要言不烦;警策而新颖,不落窠臼,别致惊人。如何使得标题亮丽呢?下面根据高考满分作文介绍几种类型:1.借用著作名称,如“春风沉醉的晚上”、“守望精神的麦田”;2.引用诗歌名句,如“美,当诗意地栖居”、“掀起你的盖头来”;3.组合陌生词语,如“贝壳·划痕·记忆”;4.展现矛盾悬念,如“没有翅膀的飞翔”、“蒙着黑纱的幸福”、“最宽广的孤独”;5.洋溢浓烈情感,如“我为雷锋哭三场”;6.表现哲学原理,如“水到绝境是飞瀑”。这些作文题亮丽精致,不看内容,单看题目就觉得不同凡响,能对读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七)开篇诱人。元朝的乔梦符说:“作乐府亦有法: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凤头”就是要求文章的开篇要漂亮,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可以设置疑问,吊起人们的胃口;可以单刀直入,切入正题;可以运用修辞格,营造一种氛围;可以抒情开篇,拨动读者的心弦;可以引用名言,显得精练而又深刻。无论哪种方式,都应遵循下列原则:要点题,明点、暗点都行;要新颖,一些不新鲜的开头,即使不令人厌倦,也不会引起读者多大的阅读兴趣;要简洁明快,不能拖泥带水。考试作文尤其要入题快,要迅速表现文章内容,“过场”不能太长。议论文要尽快进入说理,记叙文要像电影一样“早点开演”,“缩万里于尺幅,摄百态于笔端”。

(八)结尾精致。结尾是文章结构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写得不好,会使文章结构松弛,黯然失色;写得好,能使文章浑然天成,大添异彩,收到“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效。这一笑,可使人驻足,令人心动。明人谢榛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即结尾要言有尽而意无穷,有余味、耐咀嚼。李渔曾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留连,若难遽别。”所谓“媚语”,即富有文采、意蕴深刻的语言。这样的结尾不仅为文章增光添彩,而且耐人寻味,让读者读完文章难以释怀,让评卷老师爱不释手。可以在结尾处写出肺腑之言,或充满激情地呼吁,或给人富有哲理的启迪;可以展开想象,用描写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一幅优美的图画,或用名言抒写自己的情怀;可以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对生活的感悟,语言亲切,朴实自然。当然,也应该尽可能照应开头与标题,使结构圆合,前后呼应,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九)彩线串珠。即将进入作文主体视野的描写对象,无论是人、事、物、理,都应该有内在的客观规律存在。线索,就是按照这样的规律把所要写的内容有机地连缀起来,组成有机整体的载体。线索当然要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当然要有利于文章内容的展开,有利于文章中心意思的表达。写作文要注意正确运用线索,下笔之前要想清楚,动笔之时要写正确,修改之时要弄明白,以使文章条理清晰,线索分明。中学生作文可以用某一事物、某一事情、某一感情或某一语句作为贯串全文材料的的线索,给人“形散神不散”之感。

(十)意象传神。意象,就是作者把主观倾向与思想感情寓于客观事物或事件的形象。固然,作者的情、思、理可以直接通过议论来表达,但远不如意象的表达效果好。因为“形象大于思考”,意象承载思想、感情的能力远远大于判断、推理、证明等思维方法。作者借助联想与想象,通过具体的物象的状摹,表现抽象的情、思、理,能使读者产生更为和谐的感情共鸣,能给读者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能使文章主旨深远,寓意深刻。进而让人深省,使人深味,从中受到启迪,得到教益。作文中意象用得好,写得传神,能创造美丽动人的画面。一则传神的意象,像一盏明灯,照亮全篇;几则传神的意象,就像几盏明灯前后遥相呼应,辉煌全篇。在意象使用方面,中学生作文可以做到如下几点:用意象在篇首开启下文,用意象在结尾处蕴藉感情,用意象在叙事高潮中推波助澜,用意象在叙事转折处改变情节,用意象在思维探讨时确定方向,用意象在议论抒情中示现渲染等等。

(十一)行文跌宕。这是作文行文过程的艺术处理:并非一马平川,而是盘马弯弓;并非一湖平水,而是波澜起伏。就像观赏高山一样,人们对文章有一种共同的审美需求——不喜平。为什么?“平”则“直”,“直”则“板”,“板”则“无惊无喜,无趣无味”。游山者赏心悦目的是峰峦起伏,阅卷老师喜欢的则是旋绕于考生笔下的腾挪跌宕。写议论文,议论过程可以从现象呈现到原因揭示;论说范围可以由小到大。写记叙文,情节安排可以从设悬到释念,从蓄势到突转;文势运作可以抑扬多变,张弛相间。如此跌宕行文,能增强艺术性,感染读者。

(十二)文采斐然。对于考试作文,南师大何永康教授曾经幽默地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就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中学生如能在考试中熟练地“包装”一些语句,弄出几颗明亮的“星星”,会使自己的作文生色,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他们会在心里说:“这么好的文采,准是一个高才生!”“驾驭语言能力强,高一点给分!”如何使得自己的作文文采斐然呢?1.在形象描摹中飘逸诗情画意;2.在用词选字中表现传神魅力;3.在句式灵活中营造灿烂文采;4.在大胆想象中增强语言魅力;6.在行文表达中融入警句格言;7.在口语表达中介入幽默情趣。

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可以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试错理论”与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背面敷粉”的观点,从病文入手,设置四道升格过程。(见下图)

第一,通过“病文呈现”让考生“视错”;第二,通过“病理诊断”让考生“知错”;第三通过“升格思路”让考生“改错”;第四,通过“升格文章”让考生“防错”。这样,引导考生“视错”、“知错”、“改错”、“防错”,历阶而上;从反面“强化”(警示、否定、修正)错误,易于达到“以反显正”的目的,其攀登成功的机率和效果远远高于“以正显正”。

[作者通联:江苏江都市丁沟镇中学]

猜你喜欢

意象文章作文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