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2008-11-26鲁旭丹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8年11期
关键词:加强课外阅读现状

鲁旭丹

【摘 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俗话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亦会吟。”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提高语文的素质和能力,仅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在课外无师自通。可纵观农村学校的一些初中生,由于家庭、学校及其他各方面的限制,他们课外阅读的量很少,更不用说质了。农村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 原因 加强 措施

课外阅读的现状调查:

有一回,上课期间刚好讲到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一个情节,于是我问:“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吗?”谁知竟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说“不知道”。吃惊之余我马上了解了一下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根据统计的数字,我发现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调查情况如下:

根据以上数据,很明显看出,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花时间在课外阅读上,而大部分学生没有。这种情况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量”很少,更谈不上“质”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呢?

一、课外阅读不足的原因

(一)阅读氛围不佳。

长期以来,由于语文考试的导向作用,致使课外阅读被“题海”的机械训练所取代;再加上部分家长对课外阅读陈旧或错误的认识,认为只要学好课内知识就够了,没有形成带子女去买书这样的意识和习惯,致使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未真正得到重视。一些农村学校缺乏资金,不能建立一个像样的图书室(即使有了图书室,藏书的数量也很有限)。因此,导致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到限制,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阅读兴趣不高。

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和地区环境氛围的影响,没有形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好多学生看书积极性不高,只读老师教的或布置要读的书,完全处于被动状态,不会积极主动有意识地阅读课外书籍。加之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囫囵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由此导致的直接影响是一些农村学生失去课外阅读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了这个良师,课外阅读进行曲又怎能继续唱下去?

二、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措施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课外阅读作为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1.创设读书氛围。

首先,我通过引导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和名人故事创设氛围。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了“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等多段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学生收集名言后,我组织学生每日一人一句名言,摘抄在黑板上,共同勉励。其次根据学生仰慕英雄、名人的特点,我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告诉学生,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贡献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典范。教师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学生以前是怎样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相对应带来哪些好处等。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营养和精神食粮。

2.推荐名著好篇。

开展课外阅读,虽然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并非所有的书适合初中生读。因为青少年涉世未深,经验不足,缺乏识别和分析能力,容易中毒上当。这时语文教师就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我从课本涉及的作品出发,向学生推荐书目,以初中语文课本篇目涉及的作品尤其是基本篇目涉及的作品作为重点推荐对象,如中外十大名著、优秀散文诗词等。也可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心理、合乎他们口味的书,如寓言故事、科普读物等等。这样不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我还向学生推荐订阅一些报纸杂志,让学生徜徉于语文的世界中,遨游于语文的天地里,真正实现了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3.展示成果佳品。

为了使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高涨,老师可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动力。比如利用每节语文课正式授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走上讲台自由演讲;在班级中展开读书比赛,以小组为单位,两周一次小比,一学期一次大比,看哪个小组读得多;抽取一些读书笔记,定期举办读书笔记展览;组织读书经验介绍,召开读书心得交流会;善于发现优秀习作,积极组织向校内外刊物投稿.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让学生互相学习,看到别人的优点,看到自己的不足,学生就会不甘落后,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使爱读书的氛围更浓,逐渐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二)挖掘书源,让学生有书读。

鲁迅先生对读书曾有一段精彩地论述:“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可见教师、学校、家庭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们有书读,有“许多花”来“酿蜜”。

首先我们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读本资源,向学生定期开放,最大限度地解决学生买书难、读书难、无书读的问题。我校的图书室、阅览室每周两次向学生开放图书,以班级为单位,一次可以借阅二十来本书籍。另外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向社会和学生广泛收集经典的有价值的书籍,鼓励学生交流阅读,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其次教材中的选文往往是编者从众多的优秀文章中筛选而来的,是文质兼美的文章,而且每一篇文章所涉及的知识面又相当广泛。“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因而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翻阅书籍、网上查询等方式查找有关的资料。如:在教授《公输》一文后,我给学生提供鲁迅的《故事新编·非攻》给学生阅读,让学生联系、比较,全面了解墨子的性格和政治主张。教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我选了刘绍棠先生的《思,在百草园》,使学生了解了百草园的现状,更深深地被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所感动。由于类似的文章有许多相通之处,这样就大大地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通过家长会、家访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

(三)加强引导,让学生善读书。

阅读方法的指导有利于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益,有助于学生将对文化经典名著及文学名著的阅读由随意性、消遣性提升到有品味的研究性、积累性阅读,让学生真正读有收获。

1.让学生阅读作品前首先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对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了解,为深入阅读奠定基础。

2.充分利用工具书和参考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勤查字典,排除字词障碍,勤翻阅参考文献,以扩展视野,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3.多种阅读方式融合。课外阅读的方法大体分为两种,即略读和精读。略读,就是简略地读,涉猎性地读。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断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精读,可以理解为积累性的阅读或探究性的阅读,更注重内容的内化和运用。精读时应引导学生采用品读、背诵、摘录、写体会等方法促进对精读内容的理解、积累乃至运用。采用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略读全文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彩部分和主要内容要精读。

4.做好读书笔记,巩固课外阅读的成果。“做笔记能使人知识精确。”作读书笔记可采用摘抄、列提纲、写体会、制卡片等方法。针对本班的情况,我要求学生作读书笔记的内容有:摘抄好词佳句、表述心得体会。刚开始我要求学生一周写一篇,一段时间后,渐渐增加到两篇。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都有了较大提高。由此看来,阅读笔记的确是巩固课外阅读成果的好帮手。

人们常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让学生从广阔的课外阅读中吸取营养,这是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活力的一条捷径,也是现代社会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改变,需要我们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当我们的学生热爱读书,读书成为其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时,那我们的努力就有了深远的意义,远超出考试之外。

猜你喜欢

加强课外阅读现状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