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乐坛神童”到“国际琴师”

2008-11-19

21世纪 2008年11期
关键词:帕格尼尼最高奖小提琴家

小 师

知名旅美小提琴家吕思清已成为当今国际乐坛最活跃的杰出中国小提琴家之一。今年10月10日晚,一场“凤灵提琴之夜”音乐会又把他带向了新的高潮

作为第一位夺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他的琴声早已遍布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洛杉矶好莱坞碗型剧场、加拿大多伦多福特中心、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威格莫尔音乐厅、瑞士日内瓦维多利亚音乐厅、俄罗斯莫斯科音乐大会堂、克林姆林宫以及日本东京山托利音乐厅等世界著名的演出场所。吕思清以他激情洋溢的演奏以及无可比拟的音乐魅力征服了全世界近40个国家及地区的观众,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个伟大的天才,一个无与伦比的小提琴家”。

4岁被人誉为“乐坛神童”

吕思清出生于中国的青岛,他4岁开始学拉小提琴,8岁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成为这所著名学府有史以来年龄最小的学生,被人誉为“乐坛神童”。

1978年是全国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人超过17000人。原本只计划招收100多人,后来经邓小平特批,把招收名额扩大了一倍,还录取了一批少年音乐人才,最小的11岁,所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最低只安排了小学四年级的课程。只有8岁的吕思清,不符合学校的录取规定,于是他成为惟一一个被中央音乐学院破格录取的小学生,师从王振山教授。

17岁时,吕思清获得了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奖。这项占国际小提琴比赛头等位置的赛事,因为评委的苛刻与严谨,在此之前第一名已空缺了12年。17岁吕思清以初生牛犊的勃勃生气和高超的技艺,打破了这长达12年的沉默。为此,西方人情不自禁地给他戴上了“东方第一帕格尼尼”的桂冠;两年后,吕思清赴纽约朱丽亚音乐学院深造,师从世界著名小提琴教育家德罗希·迪蕾女士及姜康先生。

33岁夺得国际小提琴艺术最高奖

在年轻的日子里,吕思清选择了用小提琴与世界各地的人们沟通和交流,他让中国的《梁祝》世界化,让世界的《四季》在他的琴上流淌出非同凡响的色彩……这位被国际权威音乐杂志《The Strad》誉为“难得一见的天才”的杰出中国小提琴家,目前是拿索斯(Naxos)远东录音公司旗下的专属签约演奏家。

在这些殊荣之下,吕思清仍然保留着他那固有的谦虚、勤勉和平易近人。那年,吕思清的世界名琴名曲中美巡演在保利剧院成功举行前,他专门在世纪坛为这场演出做了专题讲演。他举着5把古琴走进观众席,让大家仔细地看那些价值连城的宝贝,然后拉起同一首马斯奈的《沉思》,把五种风格的沉思展现出来。听众听完了讲座,围着吕思清不肯散开,而吕思清则微笑着面对每一个请求,不论是合影还是签字。谁也看不出,那天早晨,他6点起床赶飞机,到了北京便直奔讲座现场,直到晚上9点,连饭都没来得及吃。他的好朋友们对此是见怪不怪:“思清就是这样,人缘很好,他平易、热情,对人非常信任,从不摆音乐大师的架子,有求必应。尽管他是世界级的演奏家,每年都有100多场的演出,但在美国,不论是为癌症患者义演还是为祖国的希望工程募捐,他从来都不推辞,不问报酬,到时候准带着琴赶来倾情出演。”

一曲《梁祝》艺惊四座

2004年2月7日,吕思清同孔祥东一起回到故乡,在济南市山东会堂奏响了春节后的首次音乐会。作为第一位夺得国际小提琴最高奖——意大利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金奖的东方人,吕思清的琴声早已响遍世界。回到家乡的他献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凄美哀婉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音乐会的火爆是始料未及的。距演出时间还早,山东会堂外的车位已停得满满的,无论是年逾花甲的老人,还是年幼的儿童,都纷纷在“安利慈善义演捐助名录”的条幅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山东会堂的三层楼全部开放,坐满了观众,足足有2000多人,这种火爆的场面在济南历次音乐会上都是少见的。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山东省慈善总会接受了这次音乐会30万元人民币的捐款,作为“心系红丝带——救助艾滋病患者遗孤”专用款项,帮助这些儿童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如泣如诉的曲调从吕思清那把制作于1742年的名琴中流淌出来,音乐会开始了!会堂立刻变得肃穆、宁静,观众都沉浸在这个中国经典爱情故事中。从草桥结拜、同窗共读到楼台相会、互诉衷肠,从抗婚殉情、哭灵投坟到梁祝化蝶、翩翩起舞,吕思清用他美妙绝伦、荡气回肠的琴声深深打动了观众,他细腻、抒情的独特演奏风格让观众如痴如醉。

今年7月21日,吕思清作为青岛的102棒火炬手在青岛大学门前广场进行火炬传递。获此殊荣,是对他的成绩和努力的回报。

猜你喜欢

帕格尼尼最高奖小提琴家
对牛弹琴
好好爱自己,何必去取悦任何人
视角
王留锁书法篆刻作品选
陈明之
“魔鬼”小提琴家
不寂寞的小提琴
帕格尼尼“另类”教学法
身随乐动 心驰神往
《为奴十二年》摘多伦多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