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付出就是工读教育的责任

2008-10-08蔡建华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8期
关键词:常规管理教育

蔡建华

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曾说:“在鸿海,没有管理,只有责任”.诚然如此,一个人有了责任心,才能有激情、有忠诚、有奉献,才有成就一切事业的可能.在我看来,责任感是团队的核心工作原则,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团队注定是一个失败的团队,不管你团队中的人多么能干!

当今浮躁的社会,工读学校面临十分尴尬的局面,一方面要招收、教育那些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另一方面又没有法律武器作为完成预防青少年犯罪任务的保证,工读学校招生难,办学条件、办学经费、师资力量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问题.面对当前工读学生带来的新难题,笔者认为,从事工读教育,要把教导问题学生回归正途作为一种社会责任的高度来认识,而付出在工读教育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为付出本身就是责任.

一、付出对工读教育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都在付出与得到,付出的是努力,得到的是收获.孩子从小付出汗水,得到成长;付出刻苦学习,得到知识.青年付出追求,得到爱情;付出执著,得到事业;父母付出辛勤,得到爱的结晶;付出心血,得到亲情.工读教育者得到什么?得到尊重,得到理解,得到支持,得到锻炼,得到提高,得到荣誉,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得到问题学生回归正途的成就感,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当然,工作中的付出,不应只是为了得到,也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责任.

记得有一位美国作家说过,工作是构成人的品性、人格的材料,而不仅仅是获取薪水的磨石片.这句话的确很值得人深思.因为人们从工作中还可以积累人生的经验,训练工作技能,培养才干,锻造健全的人格,为自己今后的事业奠定基础.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学校的主导,是教育的根本,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思想、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健康的身体以及渊博的文化知识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而工读学校教师基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致使其与其他教师在综合素质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别,尤其在无私付出方面对工读学校教师的要求则更为严格.

工读学校的学生无论在心理发展与行为表现方面都比正常的普校学生有显著差异,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工读教育者除加强法制教育,更应注重学生的发展教育:如开发智力潜能,学会学习;矫治不良行为,完善人格,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自信,调试心理障碍,回归社会训练等,使教育更具科学性,对工读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通过付出树工读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在教书的同时,还有育人这个重要任务.每年都有一批“问题学生”流向社会.据了解,有30%的“问题学生”出在问题家庭中.这些问题家庭有三种类型:单亲家庭、孩子跟随祖父母生活的家庭、对孩子教育不当或过于溺爱的家庭.这些家庭都在不同程度上缺乏对孩子应有的付出,使学生没有获得温暖,生活中受歧视.最后染上不良行为,如经常打架、旷课、逃学、小偷小摸,常与同学发生纠纷等行为,这类家长和学校管不了的、感觉束手无策的学生就成了“问题学生”.这些“问题学生”因为不愿到工读学校上学,不得不流入社会,整天无所事事,惹是生非,有些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给家庭、社会带来了压力和不幸.因为过去工读学校肩负着少管所的功能,很多家长对工读学校的认识至今难以改变,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近年来,社会上要求工读学校改名的呼声越来越高,如,郑州市教育局也曾有意将工读学校更名为某某中学,以符号代替“工读”的称谓,但因为工读学校在家长和学生心中的不良印象根深蒂固,符号能否改变这种观念还是个未知数.但是,工读学校真正需要改变的不是名字,而是社会对它的认识和理解.而这就需要我们工读教育者大公无私地付出,以高度的责任感树好学校的形象.

应该说,中国部分地区采用的非刑事司法性的工读教育形式是具有世界意义的,培养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和责任心就是工读学校的教育目标.因此,特殊教育是一项非常值得尊重并且重要的教育方式.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确立把这些问题学生真正改掉不良习惯,健康地成长的目标.正如我校的夏校长所说的“我们是一所公办学校,就是有一个学生,我这个校长也得当下去.但是,我们不忍心看着大批学生流失到社会,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这正道出了校长那颗无私付出,强烈负责任的心!作为特殊教育机构,用我们的付出,让工读学校的学生在工读学校里得到了老师的充分尊重,让他们没有机会遭受在普通学校里不被认可的冷眼和讽刺.相反,对他们付出的爱心随手可触.曾有一位学生对我说:“来学校之前,认为进到学校肯定要受到非常严厉的管制,没想到,这里的老师从来不无端指责我们,他们总能看到我们身上的优点,鼓励我们.我觉得在这里学习心情很好.”事实证明:付出了真诚的责任心,就能感化“坏孩子”,从而提高工读学校的社会声誉,发挥其特殊的教育功能.

三、如何做到有效的付出

工读教育的对象,是由一群具有心理和行为偏常的中学生所构成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一些问题行为.研究问题学生,如何提高教师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一群身心健康、品质上无重大缺陷的人,教师的责任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年来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工读学生问题比较突出,教育难度大,给第一线的教师带来很多的困惑,这就要求工读教育者做到有效的付出.

1.加强过程管理,控制学生流失

工读学校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承担着教育和转化“问题学生”的重任,是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一条重要防线.倘若在工读学校就读的这些“问题学生”流失到社会上,毫无疑问,它将给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普通中学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这些青少年的家庭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许多铁的事实告诉我们,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惨痛的.

加强对工读学生的过程管理,有效地控制学生流失,就可以提高教育转化的成功率,就可以全方位地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就可以提高工读教育办学的社会效益.工读学校在巩固教育成果,提高成才层次方面下了大功夫.有资料显示,我国工读学校对违法和轻微犯罪学生教育挽救的成功率一般都在85%以上,不少甚至高达90%以上.通过开办职业高中班,帮助工读学生较好地掌握一门职业技术,培养一定的社会竞争能力,同时延长教育年限,巩固教育成果.设置职业课程、规定修业年限等,学生以走读为主.职业高中班的设立,对在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起着积极的教育作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初级职业技术学校,使进入工读学校的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减少学生的流失.

2.无怨付出,管理育人[HT]

对工读学生的管理要松紧有度,要求工读教育者具有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在无怨的工作中,抓好学校的常规管理和动态管理.

(1)日常管理 作为工读学校的教师,要认真仔细去研究和优化常规的管理方法.锻造包括课堂常规、就餐常规、寝室常规、集会常规、图书阅览常规、电脑室常规、劳动常规,以及礼貌常规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常规管理也是一种教育手段,要讲清道理,让学生自觉遵守,而不是强迫学生执行.要防止死抠规章制度、管得太死,不是从教育实际出发的表现.

(2)动态管理 工读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既要善于管,又要敢于放.很多情况可通过学生自己来进行.因为同辈群体的影响力有时会超过老师和家长的影响力.班干队伍是管理学生的重要力量.通过学生来管理学生,更能体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特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从而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当然,通过学生来管理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放手并不等于撒手,更不是放任自流.

3.无悔付出,教书育人

众所周知,工读学生难管难教.但是,办工读学校不是权宜之计.这种教育形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也是适应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的.实践着早期干预的国际理论,实践着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的理论,实践着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工读教育的发展,工读教育职能的充分发挥,迫切需要社会,尤其是工读教育者做到:

(1)熟悉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大量事实证明,只有专业知识,并不能当好一个工读教师.有的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可说达到“精通”的程度,但教育教学的效果并不好,学生意见很大,原因何在?付出之心不足,不懂教育科学、不能掌握教育规律可能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熟悉教育科学并能运用于教育实践是当今教师的基本素质,作为面对特殊教育的工读学校教师就更不能例外了.

(2)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无论是教书还是育人,教师都在告诉学生怎么做人,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对工读学校的学生,首要解决的就是做人问题,不仅如此,教育的本身还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品德,必须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以自己的行动作为学生的表率.反之,不仅影响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而且会让学生怀疑起你言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3)深谙德育规律,讲究教育艺术,因材施教,选准突破口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前提.根据品德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知、情、行、意,针对学生具体情况,从晓理、动情、导行和持恒中任选某一方面作为德育的开端.这虽已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具体操作时又谈何容易.这就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的能力,并运用一定的教育技巧,不着痕迹地实施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或集体教育,克服避免为教育而教育的现象.因为我们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直接教育”产生了一种“获得性免疫”能力,甚至心理抵触.

4.克服只教不管的现象.

作为教师必须坚决杜绝“教不教是我的事,成不成人是学生自己的事”这种应付式的教育观念,工读学校教师不应该如此.因此,千万不能指望通过一次简单、空洞的说教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这种过分迷信教育是教育万能论的又一表现形式.否则,工读学校与普通中学有何差异?又有何存在之必要?因此,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充分的耐心,还要有强有力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通过管理来保证学生良好品德的顺利形成,从而实现教育目标.没有管理的教育是苍白的说教.

在工读教育中,如果把工作经验、知识水平、办事能力、人格修养等因素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动机,你就会珍惜热爱现在的职业和工作,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为自己的生命夯实一砖一瓦.只有具备这种认识和行动,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才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责任保证绩效.”一个高效率的团队必然是由一群充满责任感的成员所组成的.对于员工来说,要提升工作的业绩,必须提高自身的责任感;对于企业来说,提高团队绩效的好方法就是提升员工的责任感.总的来说,对于工读教育来说,付出就是责任.

猜你喜欢

常规管理教育
常规之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教育教学
破常规 获巧解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