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08-10-08池冠东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8期
关键词:生物心理健康心理

池冠东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心理疾患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虽然有的中学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课,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毕竟不是仅靠几节心理辅导课就能改善的.在学校中,学生与教师接触的机会大多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基本也是在课堂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在现代教育中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

一、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自觉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方法及心理辅导技术,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有效地发挥学科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现代教育学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志.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制约着人的身体健康,制约着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制约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同时也制约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效率.生物学的教育目的,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学生了解人在一生之中,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中随着身体各个器官的结构和生理的成熟和完善,人的心理活动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从幼稚到成熟,会产生很多困惑.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身体与心理两方面协调而健康的发展,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并更好地为学习、生活、工作服务都有着积极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夫兰德森曾说过:心理健康与学习的成功是极其密切相关的.心理健康是有效学习的基础,而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则是心理健康的一种标志.在课堂中激发、维持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将兴趣内化为学习的主动性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途径.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学生智力和非智力水平,根据学生实际接受程度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等心理素质.

1.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仅要认识到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认知水平的差异,更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的内心都有学习好的愿望.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其社会角色,变成与学生完全平等的朋友和知己,尊重、关心和接纳学生的表现和行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互动过程.教师应该营造民主平等、积极合作的课堂心理氛围.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良好教态,教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都给予同样的关怀、爱护,这有助于形成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态势以及师生情感的互动.把课堂建设成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学习环境.俗话说:“微笑是最好的处世语.”课堂上,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用微笑,用平和的语气,让学生体验到亲切和信任,从而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提供一个和谐而积极的情感交融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学生的情绪无疑是愉快而积极的,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素材,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材的处理与挖掘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灵活妥善的处理,善于把握教材内容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涉及点,教学方法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接触点.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他们的学习方法.要善于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找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渗透点,确定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如学习适应性训练、情绪调控(特别是考试焦虑适应)、人际关系调控(特别是与异性交往问题),以及自我意识、自信心、自尊心的培养等.例如,在初中生物教材中包括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生物教师要达到情感态度的教学目标,一定要科学地处理好教材中心理教育的内容.对于一些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实验,如将“种子萌发环境条件”“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等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对成功的学生给予鼓励性评价,以强化其成功的体验.

用生物学知识和原理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们从生物界的规律认识作为人应该如何理解和面对人生的挑战,增强心理的耐挫力和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健康心理.比如,讲到“生物与环境”时,学生们经过自己的思考和讨论,都会得出结论:作为生物,必须要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进化.此时,给学生留一个思考题:作为生物界最高等的动物——人,如何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的特征,又应该如何面对呢?“一石激起千层浪”,通过讨论,甚至激烈的辩论后,学生都会深有感触.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发言中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中,社会上有许多令人费解的事情和现象,但是我们要坚信邪不压正,只要我们把握好自己,学会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面对挑战,在适应环境的基础上,在竞争中求发展,我们才会有美好的明天,我们人类才会发展,社会才能进步.”

3.善于化解学生心理困扰,对学困生给予个别辅导

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情绪、情感.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疲劳、紧张、懒散、分心、烦躁、厌倦等情绪,要善于因势利导地进行调适、疏导,并随机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使学生较长时间地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态,从事有效的学习活动.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物教材中有关青春期教育的知识点,很多教师教学中一般都是忽略不教或让学生自己阅读,学生不能从正规的途径获取性知识和正确健康的性心理,不能正确抑制性冲动,就容易出现问题,阻碍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青春期发育特点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战胜性冲动.破除学生在性问题上的神秘感,改变对性的无知与困惑,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的性心理.同时还应注意课后对学困生给予个别辅导.在进行课后心理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他们扫除各种心理障碍,还应注意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生物教师要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作为生物教师要不断“充电”,不断学习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提高其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每个教师都是心理辅导者.生物教学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基础知识的培养上,而且要深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科学处理好教材,适时地进行渗透,才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行为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教育教学艺术会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受到熏陶.分析那些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一般都具有以下特点:他们或以自己渊博的知识打动学生;或以一手漂亮的板书吸引学生;甚或以幽默和诙谐让学生为之心动.这些教师都是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他们的学生也会以积极的心理接受教师的指导,这就是教育教学的魅力.教师也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生活中的不如意,身心的疲惫等都会影响教师的心理,产生不良情绪,并有可能蔓延到教育教学中.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首先自己要有健康的心理,善于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如此,才能赢得学生们的热爱,并报之以积极的学习热情.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课堂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在心理发展水平上正确与充分的程度,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上表现出全面与和谐的特征,在发挥心理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和适应环境方面有高效和成功的表现.

猜你喜欢

生物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
第12话 完美生物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生物趣多多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