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全体 分层启动

2008-10-08吕瑞敏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8期
关键词:电势乙组甲组

吕瑞敏

由于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存在差异,学科基础差异较大,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兴趣、爱好不同,如果在教学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培养目标,而对每个学生都提出相同的教学要求,施以相同的教学方法,是对一部分学生心智的摧残,是对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的扼杀.在物理教学中如何促使每个学生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能力的提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给“差生”创造了成功的机会,又给优生提出更高要求,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笔者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摸底分组

所谓的“差生”实际是由于缺乏学习信心及兴趣,学习动机低下或缺少顽强的意志力等因素造成的基础不牢、知识脱节或外界的局限和干扰束缚了学生潜在智能的发挥而形成的,这些都是相对的,像后飞的雁或迟开的花朵一样,晚了一步而已.所以笔者在接手新班级时,先把全班学生的情况逐个摸底,按成绩和素质分好(甲组)、中(乙组)、差(丙组)三个层次,再将三个层次的学生编排成8~10个小组,每个小组均有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让好学生担当组长,以便进行互帮互学,锻炼优生,带动“差生”,促进组员间的横向交流,共同发展.

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设计不同的教学要求——体现面向全体

1.在预习提纲中体现

为了让每个学生围绕学习目标,有目的、有重点地听课,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前应精心设计预习提纲,提出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向每个层次的学生阐明具体的要求,做到梯度适当,难度适宜,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参与的机会.例如在《静电的防止与应用》一节,考虑到很多学生都上过网,很多同学在课后,尤其是在休息日,会上网聊天,玩游戏,既浪费了时间,也错过了许多学习的机会,为了能合理地利用课前的时间进行预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笔者设计了如下预习提纲:

(1)静电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在生产生活中你了解到哪些防止静电的实例?

(3)你了解到校印刷厂采取了哪些防静电措施?

(4)静电的应用你了解多少?

(5)静电学的发展前景如何?

(6)大胆设想静电的应用.

(7)写一篇关于静电应用的小短文.

要求甲组的学生除了达到(1)~(4)的要求外,还要求他们勇于探知(5)~(6)的问题,对丙组学生只要求他们在(1)~(3)提纲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即可,对乙组学生要求达到(1)~(4)的要求.这样的不同要求,学生乐于接受,并积极活动起来:有的学生上网搜索资料,有的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走进工厂调查……他们都在各尽所能地涉猎知识,他们的资料收集之丰富,查阅之广是笔者始料未及的.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交流,共同学习,使得各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了新的收获.

2.在课堂的提问中体现

课堂提问既是物理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还是沟通师生感情,推动教学的“双边”活动.课堂提问应避免问题过滥过多,太易太难,每个水平的提问与相应水平的学生活动相联系,使课堂提问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好生),又要照顾“面”(全体学生),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达到共同进步.如知识水平的提问(确定学生是否识记先前所学知识),常提问丙组生,多给“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理解、应用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需要整合所学的知识,把知识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常提问乙组生;分析、评价水平的提问(这类问题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关系并加以应用),常提问甲组生.学习《楞次定律》时,为突破对“阻碍”、“变化”的理解难点,笔者分层次设计了如下问题:

(1)闭合电路产生感应电流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提问丙组生

(2)感应电流与产生感应电流的磁场之间有什么联系?——提问乙组生

(3)感应电流磁场与穿过闭合回路的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有何关系?——提问甲组生

这样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很好地把各层次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共同突破难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在巩固练习、变式训练中体现

课堂练习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推理、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巩固物理概念、规律的重要环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特点:好生思维比较敏捷,遇题能进行合理推理,一旦受阻,亦能立刻转换思维方式;中等生思维单一,一旦受阻,不能立刻转换思维方式;而“差生”思维迟缓,稍有挫折,容易中途放弃对问题的解答.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练习时,常设计一些基础题,在学生掌握基础题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分层次把题目扩大范围或加深训练,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或让学生探讨知识的联系,挖掘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一方面为资优的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为培养尖子开辟一条“快速通道”,发展好生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抓好大众教育,共同提高.在学习《电势与电势差》时,笔者设置了如下练习:

(1)请在图1的匀强电场中画出几条等势线(丙组生板演).

分析:匀强电场中等势线为与电场线垂直的间距均匀的平行线,如图1虚线所示.

(2)若已知匀强电场中A点电势为+10V,B点电势为-4V,C点电势为3V,如图2所示,试画出该电场的电场线(乙组生板演).

分析:连接AB,找AB的中点D,因为在匀强电场中任一方向上两点间的电势差正比于两点间的距离,所以AD与DB的电势差相等,则D与C点等电势,连接CD为一条等势线,作CD的一系列间隔均匀的垂线,方向由高电势指向低电势,即为匀强电场的电场线,如图2所示.

(2)如图3所示,A、B、C、D是匀强电场中一长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5V、3V、-3V,由此可得D点电势为多少?(甲组生板演)

分析:连接AC,用E、F三等分AC,则E的电势为9V,F的电势为3V,连接BF、DE,由数学知识可知BF//DE,则B、F两点等电势,D、E两点也等电势,所以D点电势为9V.

几个层次的习题,把匀强电场中电场线与等势线的综合应用通过铺设台阶,逐层加深,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逐层递进,掌握了这类问题的处理方法,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布置作业中体现

根据学生的层次,在布置作业时,可分成如下三个等级:

(1)公共题(以巩固基础知识为主);(2)较高目标题(需要知识迁移和变通作答);(3)拔高目标题.要求丙类学生做(1)类,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冲击(2)类题;乙组学生做(1)、(2)类;甲组学生对(1)类问题可口头练习,对(2)、(3)类要全做.这样可使“差生”巩固好基础知识,拔高题常把教材中智力价值高的、与现代科技有关的或大家喜闻乐见的现象拟成问题,激发好生的求知欲,满足选拔要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将这种愉悦转化为向更高目标冲击的动力,进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

三、对学生实验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最根本方法.但在实验中,有的学生胆子大,好猎奇,不按实验规则从事,胡乱操作;还有的学生则胆小怕事,袖手旁观,不主动参与;而有的学生善于实验操作,有的善于设计实验方案……这就要求老师把施教辐射到全体学生中去,并努力培养学生独特的才能和志趣.于是笔者以小组为基础,要求每个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由组长将实验前的预习分工工作以书面形式汇报给笔者,然后才允许操作实验,这样充分调动了各层次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例如,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可设计出如下表的分工工作表.

四、完善评价方式,引领各层次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学生具有好胜心和自尊心,对付出的努力极想得到公认,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作出正确的评价,立足正面,积极强化,努力发现学生的长处和进步.评价时,既要体现共性,也要关注学生个性;既要关心结果,也要关注过程.在进行评价时,可采用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式.

1.个人评价:采用A、B卷法:A部分是基础题,是所有学生必做的,对丙级学生满分100分,乙级学生满分80分,甲级学生满分70分;B部分是甲级学生必做的(占30分),乙级学生做指定的部分(占20分),而对丙级学生则作为附加题.这样学生在考试时,就可以按要求解答,满足了各层次学生的要求和“口味”.

2.小组评价:采用奖励机制,评优胜组,以增强各小组间的比、学、赶、帮意识.

3.过程和结果评价:建立各层次学生的成长记录,设立“成长记录袋”,放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材料,也放置了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教师利用成长记录袋对学生的态度、过程、结果进行多样的、发展性的评价,及时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把评价结果及时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及时弥补不足,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能力的提高以及获得的成绩,都应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同时进行适当的调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应的等级中学习.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所任教的班级中传统意义上的“差生”正逐渐减少,学生整体成绩得到提高,而且班中形成了以物理学习为乐趣的愉悦氛围.

猜你喜欢

电势乙组甲组
第五节:《电势差》学案设计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电场中能量问题的处理方法
阻止接球
用电势分析法解含容电路问题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
一道奇妙的竞赛题
“电势和电势能”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