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治疗便秘的临床体会

2008-09-25陈康林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08年2期
关键词:面色大肠脏腑

陈康林

关键词:便秘;推拿治疗

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此症与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如:偏食、久坐久卧少动、生活不规律、平时不爱喝水等等。以推拿手法为主治疗此症,疗效良好,取得患者的配合,改掉不良的习惯则效果更佳。现论述如下。

1、临床资料

共收治本病79例患者,男41例,女38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22岁;病史最长10年,最短2个月。

2、辨证分型

肠胃积热:主症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色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气郁:主症大便秘结,欲便不得,暖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气虚秘:主症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乏。大便并不干硬。面色光白,神疲气怯,舌淡嫩,苔薄,脉虚;血虚便秘:症见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唇舌淡,脉细涩;阳虚秘:主症大便艰涩,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白,四肢不温,喜热怕冷,腹中冷痛,或腰背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3、手法治疗

3.1患者仰卧,双腿屈曲,使腹部放松。术者先用手掌顺时针方向绕脐摩腹2-3分钟,以开三门结束手法,动作轻陕,大约每分钟100次。接着,双掌捧揉腹肌,两手交替用力,在行揉法的同时,两拇指分别自内向外滑拨腹肌。右手立拳滚揉腹部,左手掌轻按右拳上,以增加压力。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滚动,幅度由小到大,揉滚时问可以长些。

3.2患者俯卧,先用掌推法,由上往下沿脊柱旁,从肩直推至底尾部。往返10余次。然后用拇指按揉两侧夹脊穴3-5遍,接着行捏挤法数次。最后掌揉八穴2-3分钟。

3.3辨证取穴证属热秘者,点揉肓俞、天枢、支沟、足三里、照海、三焦俞、大肠俞、膀胱俞等穴位,掌拍八穴数10次,力量可以重些;气郁者,取章门、期门、大横、气海、商丘、肝俞、三焦俞、大肠俞,加用双掌分推胁肋部数次;气虚者,取肓俞、关元、膻中、手三里、阳池、足三里、肺俞、脾俞、气海俞、肾俞、关元俞:血虚者重点取四花穴(膈俞、胆俞四穴)配脾俞、足三里:阳虚者,取三焦俞、肾俞、大肠俞、膀胱俞,用掌擦法分别擦命门、八鳃、关元,以透热为度。

注意,本文所论之便秘,多指现代医学的习惯性便秘。或暂时性肠蠕动功能失调的便秘。至于因其它疾病而并发的便秘,则应针对原有疾病进行治疗,同时亦可配合本法辨证治疗。

4、治疗结果

用本法连续治疗3个疗程(10天为1个疗程)后,痊愈40例,占51%;显效26例,占32%;有效9例,占11%;无效4例,占5%,总有效率达95%。

5、体会

在腹部施用推、摩、揉、滚等手法,其作用力可以直接刺激到肠道,令肠蠕动速度加快,促使停留其中的粪便排出。捏脊、拍打摩擦穴等方法能使交感神经抑制,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很好的调节胃肠功能。使其紊乱之状态得以调整,从而回复正常。本症有虚有实,胃肠积热、气郁者属实证,治疗时,应以清泻为主。手法操作力量要适当沉重些;气血阴阳虚者。治疗当用补益之法,手法应轻柔和缓。

祖国医学认为便秘的病位在大肠,系大肠传导失常。但常与脾胃肺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胃与肠相连,胃热炽盛,下传大肠,燔灼津液,大肠热盛,燥屎内结;脾主运化,若脾虚失运,糟粕内停,则大肠失传导之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热肺燥,下移大肠,则肠燥津枯;肝主气机,若肝郁气滞,则腑气不通,气滞不行;肾司二便,若肾阴不足,则肠失濡养,便干不行,若肾阳不足,则大肠失于温煦,传运无力,大便不通。可见便秘的发病与其他脏腑息息相关,临床时,要重视辨证施治,选用一些与病症有关脏腑所属经络的穴位配合治疗,方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面色大肠脏腑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大肠变懒了
两香煮大肠调便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Nida’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Oliver Twist
倾听“脏腑”之言 安度多事之秋
论新课程下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