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新知识 智辨词汇

2008-07-01费明富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08年12期
关键词:贬义词近义词语素

费明富

近义词辨析,是一个有着悠久传统的知识点,许多辨析知识成为常识,如辨析的角度有词义范围、词义轻重、词语搭配、词语色彩等。但是这些常识因为某些原因,有时并不是那么管用。如辨析时注意词义范围,其前提之意是辨析者对一组近义词的词义范围是清楚明白的。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像“信任”和“信赖”,就不能简单比照。比照前最好进行转换,如“信赖”就是“信任并依赖”,可见两词的差异在有无“依赖”。依着这个思路,我们就辨析前的词语转换问题作些疏理,以期帮助广大考生成功学习近义词辨析这个知识点。近义词,我们依其语素的异同,抽象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AB-AA(BB)式、AB-AC式、BA-CA式、AB-CD式以及其他模式。下面,我们依类例谈如下:

一、AB-AA(BB)式

这里的“AA”不是同一语素的重叠,而是同义语素的并列,如“病症”,“病”即“症”,意义相同。而“AB”则是两个不同意义的语素,如,“病征”,即“病的征兆”,这样“病征”和“病症”的区分就容易理解了。这类词语如“必需、必须”,“筹备、筹划”,“法治、法制”等。“必需”是“必须需要”,较“必须”多出“需要”,所以不可缺乏的工具叫“必需品”;“筹备”是“筹划并准备”,较“筹划”多出“准备”,所以进入操作层面的东西叫“正在筹备之中”;“法治”是“用法制治理”较“法制”,多出“用……治理”,所以说相对人治传统更应倡导“法治”。 这类现象的实质是一个词语,其意义只是另一个词语意义的一部分。再如“陶醉、迷醉”,“陶、醉”都是陶然、快乐的意思,“迷醉”是“迷恋并陶醉”的意思;“截至、截止”,“截至”是“截止到”的意思。

2007年高考考到的词语,如辽宁卷“躬身、躬行”,“躬身”,两语素都是“亲自”的意思,而“躬行”,可以理解为“躬身行”、“亲自实践”;广东卷“品性、品行”,“品行”,两语素都是“品德”的意思,而“品性”,可以理解为“品行性情”;北京卷“时间、瞬间”,“时间”,两语素都是“时”的意思,而“瞬间”,可以理解为“短暂的时间”;重庆卷“必定、必然”,“必定”,两语素都是“一定”的意思,而“必然”,可以理解为“必定这样”;江西卷“兴味、趣味”,“趣味”,两语素近义,而“兴味”,可以理解为“兴致趣味”;天津卷“吝啬、吝惜”,“吝啬”,两语素同义,而“吝惜”,可以理解为“吝啬并珍惜”,且词性已经变为动词。

类似这样的词语还有“踪迹、踪影”,“给以、给予”,“称道、称奇”,“馈赠、捐赠”,“景点、景色”,“偏袒、偏向”,“掩饰、掩盖”,“隐蔽、隐匿”,“搜集、收集”,“癖好、嗜好” ,“察看、查看”,“暴发、爆发”,“编撰、编纂”, “推崇、尊崇”,“甘当、充当”等。

二、AB-AC式

这一式是说,一对近义词,有一语素是相同的,而另一语素是不同的,且相同的在前,不同的在后。如“开阔、开朗”,都有“开”,但“阔”不同于“朗”,“阔”让人联想空间大,“朗”让人联想性情爽朗,可见两语素各有所指。“告知、告诫”,都有“告”,但“知”是“让对方知道”,“诫”则是“让对方知道后并以此来警戒自己”,可见两语素意义的轻重之别。“紧缺、紧俏”,都有“紧”,但“缺”是指“少”,而“俏”则是指“走势好”。

2007年高考考到的词语,如重庆卷的“坦承、坦陈”,“坦承”侧重在“承认”,而 “坦陈”则偏在“陈述”;广东卷的“考查、考察”,“考查”偏在“按照一定标准核查”,而“考察”则偏在“不是先入为主的看”;山东卷的“监测、监控”,“监测”偏在“测量”,而“监控”则偏在“控制”;浙江卷的“质对、质询”,“质对”偏在“对照、核对”,而“质询”则偏在“询问”。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如“风范、风尚”,“淡去、淡忘”,“积聚、积淀”, “信服、信仰”,“富裕、富余”,“熏陶、熏染”,“神秘、神奇”,“推托、推脱”,“繁荣、繁华”,“熟悉、熟知”,“廉政、廉正”,“大事,大肆”、“清净,清静”,“媒介、媒体”,“寄于、寄予”,“增殖、增值”,“理念、理想”等等。

三、BA-CA式

这一式是说,一对近义词,有一语素相同,另一语素相异,相异语素在前,相同语素在后。如“节余、结余”,都有“余”,但“节”是“节约”,“结”是“结果核算”,可见两词差距之大。“误解、曲解”,都有“解”字,但“误”是“错误”,“误解”是说“解释是错误的”或“错误地理解”,而“曲”是“歪曲,有意图的”,“曲解”是“歪曲理解”,用心叵测。“营利、盈利”,都有“利”,但“营”是“谋求”,重在目的和过程,而“盈”是“获取”,重在结果。

2006年高考辽宁卷考到“割断、淹没、惠赠、启用”四个词语的使用情况,而实际是考“割断-阻断、淹没-湮没、惠赠-敬赠、启用-起用”四组词语的辨析。2007年山东卷考到“私自、擅自”,而“私”是暗中,“擅”是超越职权,独断专行。

类似的还有“受奖、授奖”,“流传、留传”,“震荡、振荡”,“退化、蜕化”,“牵制、遏制”,“偏见、成见”,“做客、作客”,“分裂、割裂”,“施行、实行”,“基于、鉴于”,“阻止、制止”,“骄纵、娇纵”,“贯注、灌注”,“透露、披露”等。

四、AB-CD式

这式近义词,语素没有相同之处,但意义却同中有异,如“徘徊、徜徉”,都含有在一定空间来回走的意思,但“徘徊”的来回是内心犹豫的外在反应,而“徜徉”的来回则是内心对此处之物喜爱眷念的体现。“问鼎、夺冠”,都含有夺取最好成绩的意思,但“问鼎”可带宾语,属及物动词,而“夺冠”不能带宾语,是不及物动词。“因袭、继承”都含有把过往的东西传下去的意思,但“因袭”是贬义词,而“继承”则是中心词。“狭窄、局促”都含有空间小的意思,“狭窄”是从空间对象方面陈述的,而“局促”则是从人的感觉角度去说的。

2006年山东卷考了“囊括、涵盖”,“囊括”是指涵盖了全部对象。湖南卷暗考“捉摸”使用,而实际是考“琢磨-捉摸”的辨析。

这类词语类似的还有“跃居、跻身”,“批判、针砭”,“沉没、陨灭”,“准则、依据”,“对峙、鼎足”,“汇聚、荟萃”,“满足、沉湎”等。

五、其他模式

以上所说属较规律性的东西,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结果、后果”,“结”,意为“结束”,即“后”,可“结果”是中性词,而“后果”则是贬义词。再如“首例、先例”,“首例”用于肯定句,而“先例”则用于“否定句”。

2007年高考,江西卷考到“质疑、置疑”,它们结构不一样,“质疑”是联合结构的合成词,“质”就是“质问”,“疑”就是“疑问”,都是“问”,“置疑”是动宾结构,意即提出疑问:可见“质疑、置疑”意义是一样,都是对对象提出不同的看法。虽然意义相同,但用法不同,“置疑”,多用否定句,如“毋容置疑”,而“质疑”,用于肯定句。浙江卷考到“协议、协约”,“协约”指“双方或多方协商签订条约”或“协商订立的条约”,一般用于国与国之间;“协议”指“共同计议;协商”或“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北京卷考到“效力、效劳”,做动词两者没有区别,只是“效力”有名词义项;山东卷考到“充斥、充溢”,“斥”是“多”,而“溢”是“多得流了出来”,两词看上去是程度上的差别,实则色彩不同,“充斥”是贬义词。

猜你喜欢

贬义词近义词语素
怎样辨析近义词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因果复合词
“贝利”曾经是贬义词
商务英语翻译中英汉褒贬义词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