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急救灾中的企业社会责任

2008-06-17

中国新闻周刊 2008年21期
关键词:汶川灾区灾害

2008年6月1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20天,对于灾区幸存下来的儿童,这个儿童节的意义变得不同以往。

这一天,也是第七个“全国安全生产宣传月”的第一天。对于政府和社会各界,如何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形成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机制,如何在应急救灾中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当下最需要认真思考并切身践行的重要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在这一天举办“安全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对“应急救灾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展开深入探讨。

刘北宪:公民责任于重建中兴起

汶川地震,震撼中国,面对如此罕见的自然灾难,在履行“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的承诺时,中国人民焕发出了无畏的道德勇气与卓越的人性光辉。

地震当日《中国新闻周刊》就派记者到达灾区,迄今已有20名周刊记者先后在灾区深入采访,《大地震》《国殇》《汶川的孩子》三期周刊封面报道,力求鼓舞起人民的勇气。

5月13日,《中国新闻周刊》第一时间携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了“企业社会责任基金”汶川地震紧急救援行动。

汶川一震,带给我们莫大的伤痛和悲切,也形成了中国社会空前强烈的认同与热忱。国旗为普通公民而降,国际社会纷纷哀悼,展现了人类社会的真情和团结。

在这里,我们建议对于本次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杰出代表,有关部门是否可以考虑通过国家荣誉制度予以最高褒奖。以国家荣誉制度奖励负责任的杰出公民,激发全面的爱国热情和创造激情,这种振奋与触动不正是震后中国所迫切需要的吗?这将是对中国公民贡献的又一次高度认可,对公民个人的极大尊重。自信者兴,自胜者强。我们有理由期待,走出灾难,重建家园,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社会将从此冉冉兴起!

纪明波:用实际行动解读社会责任

在抗震救灾中,慈善捐助是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体现,但企业还需做好安全保障方面的社会责任。

首先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生产安全。地震灾害后,地处灾区的企业应当加强隐患排查,做好应对余震的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在灾后重建中,要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抗震等级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其次要全力以赴做好应急物资生产,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和服务安全性。

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物资,需要大量的工业产品。企业应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重建。一方面广泛动员和组织广大员工向灾区捐款捐物,另一方面及早把握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品结构,组织扩大工业生产,全力满足灾区重建的需要。

崔钢:完善应急预案,形成应灾机制

四川汶川大地震导致很多设备受灾严重,造成了当地42.7%的特种设备受损,严重影响灾区抢险和人民生活。

地震发生以后,质检部门立即开展受损特种设备检验抢修,向广大企业发出支援灾区的倡议,从两家企业紧急调运500只氧气瓶,解决了医疗氧气不足的问题。同时还组织了17个省市的105名技术专家向四川地震灾区支援,排除化工厂阀门泄漏,防止建筑工地起重机断裂,防范次生灾害。经过7天奋战,对20918台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对20041部电梯、101台医用氧舱进行了检验和维修,有15860台设备及时投入运行,紧急修理后4001台设备也投入运行。电梯等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使灾区410万群众恢复了正常生活,医用氧舱的及时修护使3.5万人次得到了及时的救治。

这次地震灾害警示我们,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对特种设备安全运行造成的影响,更要完善应急预案,形成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机制。同时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形成企业自觉自愿投入抗击灾害的机制。

尹光辉:关键时刻以国家、人民利益为第一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马上出发。紧急救援的过程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两个企业事例,一个是东汽集团,另一个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总公司。

东汽集团在这次地震中受损很严重,20多名顶尖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被困在坍塌的招待所里。搜救困难非常大,但东汽集团领导说,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努力。经过努力终于搜救出6人。在这次震灾中东汽集团体现出了比较强的应急组织、处置能力,各项工作比较有序,企业有专门的保障人员提供水和食品,厂区也有一些家属在帮忙安置周边灾民。这说明在紧急的环境下,大型国有企业发挥了社会责任意识。

后来,紧急救援队转到绵阳。在那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总公司研究所竭尽所能为我们提供各种帮助,提供了无微不至的关怀。

从这两个企业可以看出来,在非常状态下,他们体现了关键时刻央企以国家、人民利益为第一的理念。

楚序平:“共和国长子”的国家责任

中央企业被称为“共和国的长子”,这次汶川大地震是对中央企业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次严峻考验。

中央企业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持:中央电力企业全力抢修电网保障灾区供电,中央通信企业抢修通信线路,传递生命信息,中央建筑施工企业抢修灾区受损交通干线枢纽,全力打通生命之路;中央交通运输企业不计代价,运送生命希望。

中央企业还力保灾区物资供应:中央粮食企业紧急组织生产、运输和调配,保证灾区群众生活需要;中央医药企业向灾区紧急提供药品和医疗器械;中央轻工、化工、建材生产企业,全力以赴做好灾区应急物资的生产供应;中央石油石化企业确保灾区油气供给。

在奉献爱心、捐款捐物方面,中央企业也作出表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26日,中央企业捐款捐物32.07亿元,5月27日国资委代表部分中央企业向地震灾区捐款3.5336亿元人民币,是“5·12”地震以来中国红十字基会接受的最大一笔捐赠。

汤声闻:小善无形,大爱无声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属于社会救助的公益组织,平常的任务就是“四救”:在突发事件和灾害来临时救灾和救援,在平时组织救护和救助。

到目前为止,红十字基金会接受款物超过了11个亿,其中10亿多元善款,在短短的10天之内,所承诺的捐款全部到账,没有拖欠和不兑现诺言的情况,7700多万元物资在第一时间运达灾区。

在捐赠中,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迹。在震灾发生后,红基会网站因点击率过高而瘫痪。前来捐款的IT公司,自发组织帮红基会恢复网站。从开始提出方案、调集设备到安装调试、测试一直到交付使用,前后只用了17个小时。航空、物流企业无偿地将7000万的物资运送到前线……类似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

当防震救灾进入防疫、灾后重建时期后,红基会先后在灾区派出了5个工作组,重点就是调查灾后重建需要。重建家园是一个持续的任务。红基会衷心的希望、呼吁我们的企业继续给予关注,继续给予支持!

李青:面对灾情跨国公司如何体现社会责任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社会公民,在任何关键的时候,都应该承担我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杜邦公司的核心价值观里面就涉及到安全、尊重人的价值。

灾害发生后,杜邦公司用最快的速度调集20000件防切割手套供救援使用,当天就送到绵阳、北川,第一时间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杜邦公司对处理灾害有一定的经验,在第二阶段的防疫过程中,杜邦公司从产品中发现一种专业医用消毒纸巾,但在中国没有生产,全部在美国,杜邦中国连夜跟美国各个方面联系,并在红基会的帮助下将这些物资第一时间送抵灾区。

现在,抗震救灾进入了又一个阶段。杜邦是最早的大型化工公司,在处理化工品的安全方面有一定的经验。现在,杜邦公司已经联络了全球的一些专家准备投入灾后处理,他们都在美国飓风灾害和东南亚海啸发生后参与重建,对于灾区化工厂重新规划、设计、化学品转移等都有丰富的经验。

猜你喜欢

汶川灾区灾害
曲奏汶川情花开时代梦
“5·12”汶川大地震10年记(上篇)
灾害肆虐
2015年我国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74亿元
花溪区委离退局积极为云南鲁甸灾区捐款献爱心
汶川樱桃熟了
灾区笑脸
完形填空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