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以我言抒胸臆 嬉笑怒骂皆成歌

2008-05-14郑彩霞周俊芳

杂文选刊 2008年5期
关键词:杂文家总编辑都市报

郑彩霞 周俊芳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是《三晋都市报》社长兼总编辑冯印谱先生在山西日报报业集团2007年年终述职中的一句话。其实,这不仅是一个赤胆敬业的报人的心声,也是历代杂文家的耿耿心曲。冯社长酷爱杂文,至今已出版杂文集三部,其作品不仅频见于各大报刊,更被读者称为“可以治社会病的文章”。《三晋都市报》专设杂文版,与冯老总脱不了干系。当然,设这个版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本报一以贯之的办报宗旨:以深远的责任和宽厚的关爱承纳百姓之所思、所行、所愿、所忧……

2003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随着新社长、总编辑的到来,《三晋都市报》全新改版。杂文版从此像一朵艳丽的奇葩在花丛中怒放,那时,我们知道,在一份综合性的都市报中开设杂文专版在全国还甚为鲜见。

这个时代是个缤纷的时代,也是个喧嚣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具有“斗士”风范和性格的杂文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正如朱铁志先生所言,“杂文家作为社会良知的化身,没有理由不对繁荣的泡沫、阴险的恐吓、恼人的痼疾和茫然的观望发表独特的见解。”从这一点来说,杂文版这个平台,则更像一个思想的通道。除此,我们认为,它不仅是“斗士”的呐喊,还应是普通民众的絮语和诉说,这亦是时代的需求。

所以,杂文版开设以来,我们就秉承这样的理念和宗旨,从《三晋都市报》周一刊到周六刊的跨跃式发展中,从杂文版每周一个版到最多每周三个版再回到每周一个版的变化中,我们始终扣紧时代的脉搏,争取做精、做深、做透、做活这个版。尤其在2007年10月15日再度改版以来,我们力求做到稿件鲜活、生动、可读,在内容要求上尽量“软化”,在版面上则要求图文并茂,这与本报整体的风格是统一而共融的。

目前,杂文版的栏目设置为:头条,主要强调社会意义,以正面宣传引导为主,要求有新闻性、可读性、警示性, 当然我们更是不拘一格选头条,以此彰显本报的文化品位和引导舆论的作用;“非常道”,通过一些典型的反面事件来讽喻、针砭生活中的不正之风或不正当的事例,比时评更透彻,更宽泛,文风更柔和;“新世说”,类似世说新语,将历史上或名著中众所周知的人、事、物进行改编,融入新时代的特色,达到讽喻或者赞美的目的;“大欲壑”,揭露欲望掩藏下的假恶丑;“人世间”,相当于小品文,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文章虽然短小,意义却较为深远;“寓言坊”,带有讽喻意义的寓言故事;“锦言集”,短小醒言警句的集纳;“身边事”,通过发生在身边的一些小事揭示出哲理性的经验和教训等。另外还包括杂文漫画,以及形式内容皆活泼的讽喻现实、给人以启迪的图片等。

选稿上,以思想为主,观点为王。好的杂文,应当是思想火花的迸发,也许片面,但必须有深度、有思想、有新意。一篇陈词滥调的文章,语言再华丽,叙述再精巧,其内涵也是浅薄,没有根基的。再其次,论述要严谨,做到没有大破绽,更不应有歧义,这在杂文稿件上尤为重要。

2004年,除故有的杂文版外,我们又增加了时评版,放在本报品牌“特稿”(二版)的后面(三版)。时评版抨击时弊,揭出病苦,每天一版,作为本报又一最强音发挥着冲锋陷阵的作用。时评版还针对本报新闻做专题评论,对本报新闻做二次扩大化影响,新闻与时评相得益彰。2006年始,时评版开设专栏,本报社长兼总编辑冯印谱笔开先锋设“双塔走笔”,同时力邀杂文家潘多拉及著名评论员盛大林加盟,增加了本报的言论力度和权威性。

(作者系《三晋都市报》编辑)

猜你喜欢

杂文家总编辑都市报
《川渝杂文家风采》首发
县级融媒体中心总编辑如何做好新闻统筹工作
凤凰卫视资讯台原总编辑阮次山去世
论总编辑在融媒体指挥调度中心的作用
月亮和三千元人民币
档案珍藏者语
本刊聘请签约杂文家
都市报读者调查与发展对策
倘若毛公真做了杂文家
喻华峰:《南方都市报》总经理二审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