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总在风雨后

2008-04-30

中国纺织 2008年4期
关键词:阵痛纺织业风雨

宇 欣

前不久,中国纺织协会通过六省调查,了解到国际经济疲软和国内宏观调控措施给纺织企业带来的压力,同时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预期,也成为对纺织行业尤其是对2/3多数的企业和从业人员严峻的考验。而一些社会媒体对纺织业面临的困难有些偏颇的报道更是加重了乌云压顶的感觉。

面对出现的困局,很多纺织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困惑:纺织行业的利润在哪里?纺织行业的出路在哪里?

放眼今天的中国纺织,由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现代产业体系升级,是现实,也将是历史的必然。

实际上,纺织产业升级虽然提出有一段时间,但很多中小纺织企业还是在走传统劳动密集型老路,面临发展瓶颈也是必然。一是“低成本、低利润”的加工贸易模式,企业始终居于价格链底端;二是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不高,与世界科技水平发展没有形成很好的切入模式;三是相对利润贡献率较低,特别是三来一补企业,更是如此;四是企业环保意识薄弱造成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五是企业数量众多但质量不高,没有形成有竞争的国际性品牌。六是企业本身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竞争加剧、人才流动大、原材料、工资成本上涨、金融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

理性来看,这次对中国纺织的考验还有另一层积极意义。它有助区域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拓宽中国外贸企业的全球化视野,提高其在世界经济环境下的风险预警意识和应对能力,并引导外贸终端市场向多元化发展,最终完成中国中小外贸企业的自我救赎。长远论之,这不是一场末日危机,只是涅繁重生前必经的灼肤之痛。

有业内专家建议,“不要把眼睛全部盯着海外,中国经济发展带动内贸市场的需求剧增,中小企业应该把握发展时机,内外并举,多管齐下。”扩大内需、培养国内市场的策略出炉,对中小企业而言,不失为减轻外贸压力,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的一种选择。随着中西部地区开发步伐加快,拥有9亿消费者的庞大农村市场蓄势待发,而中国沿海一、二级城市的消费力也逐年升级,趋于膨胀,“中国这个内部市场已经大得可怕,占据先机者必将满载而归。”

在这次调查中,也听到很多企业抱怨国家政策调整太频繁,打压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应该看到,国家加强宏观调控,降低纺织品出口退税,国内纺织生产的增速将随着淘汰落后能力而逐步回落,这将使国内纺织品的供应资源量回升,市场将通过品种、质量、价格、服务的竞争加快淘汰纺织服装的落后产能。换言之,我国纺织产品的低端市场已处于饱和或接近饱和状态,纺织企业要转向内销,必须冲刺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中高档市场,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立足之地。

有专家指出,未来两年将是我国纺织业的洗牌年,无论是国有还是私营,都面临一个重新洗牌的问题。在重新洗牌中,不管是付出代价也好,还是出现阵痛也好,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阵痛过后的“好了伤疤忘了痛”。如果企业想活,就一定要过这道坎。换句话说,如果一场危机能够使我国纺织业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苏醒的话,那么这场阵痛对于纺织业来说,也算得上一个“利好消息”。

就像歌中唱的,“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只要我们坚定前行,终会走出风雨,看见彩虹。

猜你喜欢

阵痛纺织业风雨
《囧妈》之“囧”是提前到来的阵痛
宿江记
going Coastal
你说风雨中,一块钱算什么
透过世纪之窗再看中国南通纺织业
中国纺织品出口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营改增对纺织业影响的研究
Land of the Dong Minority
没计划
完形填空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