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偓香奁诗风辨正

2008-04-27宗瑞冰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08年4期
关键词:诗风人格诗歌

关键词:韩偓 香奁

摘 要:韩偓的《香奁集》之诗风与韩偓本人晚年在政坛上的表现并不相悖,而是统一于韩偓重情、忠义的高洁人格。“香奁体”是《香奁集》中一种题材、风格的作品名称,而不能作为代表整个《香奁集》的称谓定义。前人以“香奁体”来概括《香奁集》以及以此来批判韩偓皆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韩偓《香奁集》中香艳之风,在晚唐诗坛大行其道,甚至代表了当时诗歌的主要潮流,在晚唐诗坛颇具代表性。但是历来评家总是只看到其香艳之风,故对《香奁集》鄙夷者多,赞赏者少。鄙夷者如《驼庵诗话·续编》卷四云:“韩偓《香奁集》颇有轻薄作品,不必学之。其诗盖受义山影响,义山有诗亦轻薄。”这是以轻薄目之。“韩偓《香奁集》皆裙裾脂粉之诗,高秀实云:‘元代艳诗,丽而有骨;韩偓《香奁集》丽而无骨。”①这是以丽而无骨论之。但是亦有以政治寓意比附其诗并予以褒扬者,如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卷一即云:“韩致尧遭唐末造,力不能挥戈挽日,一腔忠愤,无所于泄,不得已托之闺房儿女,世徒以香奁目之,盖未深究厥旨耳。”②丁氏以政治寓意比附韩偓此诗,故多褒扬之词。翁方纲在其《石洲诗话》中云:“韩致尧香奁之体,溯自玉台。虽风骨不及玉溪生,然致尧笔力清澈,过于皮陆远矣。何逊联句,瘦尽东阳,固不应尽以脂粉语擅场也。”③如翁方纲之客观公正地评韩偓诗歌者则又少之又少矣,大多数研究者多以批判的眼光看待《香奁集》。但是如果我们的研究仅仅只是停留在对他的《香奁集》的偏见与批判上,那么这种研究还是远不够全面和深刻的,这是因为,这些批判还不能解决几个问题:一、这种香艳诗风与韩偓在晚唐政坛的表现以及晚年诗歌的哀感悲楚主导诗风是否矛盾,其诗格和人格的关系如何定位?二、后代所提的“香奁体”与《香奁集》究竟是什么关系?鉴于此前研究的不足和缺陷,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和探讨,以对香奁诗风有更为公正、理性的体认和分析。

一、香奁诗风与韩偓主导诗风、忠义人格相悖性的辨析

韩偓晚年所作诗歌多哀感悲楚之风,而《香奁集》中存在的淫狎轻靡、香艳秾丽之风,与韩偓晚年诗风迥异,而且与韩偓在晚唐政坛政治斗争中表现的忠义亮节的人格之间似乎存在矛盾,存在着人格与诗格的相悖性。前人对此多有指摘,如黄叔灿这样分析这种相悖性:“此诗(按指《录旧诗有感》)所谓肠断蓬山第一流也。大概偓诗夺幽咽怨乱之音,如《咏灯》云:古来幽怨皆销骨,休向长门背雨窗。《偶题》云:叶艾转肥兰蕙瘦,可能天亦妬声香。《尤溪道中》云: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皆可怜人语,至《香奁集》沈存中、尤延之方氏律髓俱以为和凝作,又叶少蕴以为韩熙载嫁名东郎,其辞浅近,实不类,毋怪议者之纷纷也。”④黄叔灿从韩偓前后期的诗歌在语辞色彩上的差异性、相悖性出发,得出质疑韩偓诗歌的结论,此种看法有一定的代表性。而沈括、尤延之等人则因香奁诗风与韩偓在晚唐政坛的表现不类而将《香奁集》归之于和凝,足见这种香奁诗与后两者之间的矛盾与相悖性产生的影响之大。究竟前者与后两者关系如何,前人之说是否完备,笔者拟从几个角度来辨析:下面先看一下他在晚唐政治斗争中表现出的人格。

首先是他为人的正直、敦厚。昭宗多次问于韩偓,“八月,甲申,上问韩偓曰:‘闻陆扆不乐吾迫正,正旦易服,乘小马出启夏门,有诸?对曰:‘返正之谋,独臣与崔胤辈数人知之,扆知也。一旦忽闻宫中有变,人情能不惊骇!易服逃避,何妨有之!陛下责其为宰相无死难之志则可也,至于不乐返正,恐出于谗人之口,愿陛下察之!”⑤韩偓对昭宗疑陆扆的回答,显示出他为人的正直、敦厚,对陆扆并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合情合理地分析,消除昭宗对陆扆不满的推测。

另一件事,则可以看出韩偓刚直不阿的品质。“宰相韦贻范母丧,诏还位,偓当草制,上言:‘贻范处丧未数月,遽使视事,伤孝子心。今中书事,一相可办。陛下诚惜贻范才,俟变缞而召可也,何必使出峨冠庙堂,入泣血柩侧,毁瘠则废务,勤恪则忘哀,此非人情可处也。学士使马从皓逼偓求草,偓曰:‘腕可断,麻不可草!从皓曰:‘君求死邪?偓曰:‘吾职内署,可默默乎?明日,百官至,而麻不出,宦侍合噪。茂贞入见帝曰:‘命宰相而学士不草麻,非反邪?艴然出。姚洎闻曰:‘使我当直,亦继以死。既而帝畏茂贞,卒诏贻范还相,洎代草麻。”⑥面对死的威胁,偓拒不草制。在这些事件中,韩偓表现出刚直不阿、大义凛然,不为权势所屈、不为死难所畏的高尚人格。

在强大的藩镇势力面前,皇帝都无所作为,只能俯首帖耳听任摆布,而韩偓在晚唐一系列的事件中,表现出的刚直不阿、不趋炎附势的人格,使他在晚唐政坛,如一颗闪亮的火花。故《四库提要》评价韩偓曰:“偓为学士时,内预秘谋,外争国是,屡触逆臣之锋,死生患难,百折不渝,晚节亦管宁之流,实为唐末完人。”⑦

这样一位性情刚烈、耿直、虎虎生风的大丈夫,早年却创作了秾艳绮香的“香奁体”,两者之间的反差极大。但这样的反差却是有背景来历的。简文帝说:“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说的就是做人和写文章是两回事,虽然历来都强调人品和文品的统一,但是人品和文品的不统一的情况历代不鲜。中唐时期,这种个案就已有之。如元、白一方面力陈时弊,挽救时政,忠切为国,另一方面也做了一些艳情诗,两者之间相差悬殊,但同样地存在于同一个诗人身上。韩偓对这种矛盾的解释是“余溺于章句,信有年矣,诚知非士大夫所为,不能忘情,天所赋也”⑧。认为是天所赋予之情,必忠于情,明知自己的身份和这类诗是相悖的,但是诗人仍钟情于此。而且他所做的“香奁体”诗歌是有来历的。据《香奁集自序》云“自庚辰辛巳之际,迄己亥、庚子之间,所著歌诗不啻千首。其间以绮丽得意者数百篇,往往在士大夫口,或乐宫配入声律,粉墙椒壁,斜行小字,窃者不可胜计”⑨。从这个序言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当时所做的歌诗有些是可以演唱的,可以被乐官配入声律,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地怀疑诗人所做的一些香艳诗歌亦是为了应酬、宴饮、悦人、悦己而作。唐代科举之盛,举子中进士之后,曲江游宴,妓女佐餐,在那种场合创作此类淫狎轻靡之作,实属正常。而且从韩偓的一首《席上有赠》的诗题可知,乃是于宴席上赠妓女之作。受中晚唐时期“爱情意识”浪潮的鼓吹⑩,晚唐时期香艳诗风大行其道,韩偓身在其中,不能不受到影响。

香奁体之秾艳诗风是在适宜的社会风气的“土壤”中应运而生的。故我们不能因韩偓晚年创作的哀感悲楚之诗风,以及在晚唐政坛上表现的忠义亮节,就否定《香奁集》是韩偓的作品,实际在韩偓身上,这种看似矛盾的两者并存是不矛盾的,冯舒言:“能作‘香奁体者定是情至人,正用之为忠臣义士。”{11}冯舒认为能作“香奁体”者,必是性情中人,这样的人也必定可以成为忠臣义士,因为其忠情、重义。故作艳词与做忠臣义士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在韩偓身上,香艳诗风,与悲楚诗风以及韩偓晚年忠义人格之间并不矛盾,相反是统一于韩偓之重情、忠情的性情。因其重情、忠情,故韩偓早年深情讴歌情爱,赞美那些美丽可爱的女性;晚年则忠情于对他有知遇之恩的昭宗,为唐王朝的悲剧洒泪伤神。在两类诗歌风格的表象之后,是韩偓重情忠情的性情。

综上对《香奁集》诗风有关问题的探讨,我们有必要对“香奁体”与《香奁集》之关系予以辨析。

二、“香奁体”与《香奁集》之关系辨析

“香奁”始以体名,源于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香奁体,韩偓之诗,皆裾裙脂粉之语,有《香奁集》。”{12}自严羽始,对“香奁体”就定义为多写艳情而又文字绮丽、笔墨轻艳的诗歌作品,此定义侧重题材内容。实际上韩偓《香奁集》中所谓的笔墨轻艳的作品数量占不了绝对的优势,难以压倒全集中那些清新婉丽含蓄沉挚之诗。此论是笔者通过细致的研究,对这两种诗风在集中的分量进行详细考察得出的结论。笔者遵循人们对香艳的普遍认识,据两个标准对这两种诗风进行了划分,一个是辞艳,即以秾艳腻香的笔墨对女性体态、服饰进行描摹;一个是意艳,即有引向床帏之间的诱惑倾向。笔者发现《香奁集》中既辞艳又意艳的所谓的 “香奁体”作品只有40余首,而清新婉丽沉挚的作品在集中多达50余首。辞艳、意艳者如《咏手》《咏浴》《松髻》《荷花》《昼寝》《意绪》《密意》《春尽》《偶见背面是夕兼梦》《信笔》《个侬》等,笔墨轻艳秾香,多用腻香的词语对女性体态、服饰描写,或者具有引向床帏之间的暗示性。而清新沉挚者如《寒食夜有寄》《效崔国辅体四首》《已凉》《新上头》《寄远》《踪迹》《想得》《两处》《天凉》《夕阳》《两处》《日高》《旧馆》《中春忆赠》《春恨》等,虽然也有写闺情,但是词丽清婉,含蓄蕴藉,对女性服饰的描写,也是用白描的手法,不假点缀和渲染。大多数批评者皆以“香奁体”笼统地概括《香奁集》,这样的概括和评价是对《香奁集》片面的理解和曲解,是不全面的认识。

在现存的《香奁集》中,其实有不少像《咏灯》这样具有较高启迪意义的作品。《咏灯》:“高在酒楼明锦幕,远随渔艇泊烟江。古来幽怨皆销骨,休向长门背雨窗。”写的是被弃宫女的怅恨。即使是《五更》这样卑靡的作品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往年曾约郁金床,半夜潜身入洞房。怀里不知金钿落,暗中唯觉绣鞋香。此时欲别魂俱断,自后相逢眼更狂。光景旋消惆怅在,一生赢得是凄凉。”此诗很像白居易新乐府中的《井底引银瓶》一诗,韩诗虽不是写私奔,但也是一种背人的幽期密约,诗的最后两句“光景旋消惆怅在,一生赢得是凄凉”亦与白诗结句“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相类似,都是对“始乱终弃”者的揭露、鞭笞。其他像“一夜清风动扇愁,背时容色入新秋。桃花脸里汪汪泪,忍到更深枕上流”(《新秋》),写的也是一种“弃扇”之愁。从这几首诗来看,韩偓对当时存在的妇女被狎玩和抛弃的社会问题,是有所关注并予以深切同情的,这是难能可贵的,其思想意义和价值颇高。

综上所分析可知“香奁体”是《香奁集》之一种题材、风格的作品名称,而不能代表整个《香奁集》的称谓定义。前人以“香奁体”来概括《香奁集》以及批判韩偓皆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宗瑞冰(1978-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潘百齐教授从事唐诗研究。

① 许学夷,《诗源辩体》.[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304页。

②史双元,《唐五代词纪事会评》.[M]. 黄山书社,1995年,第710页。

③翁方纲,《石洲诗话》.[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86页。

④黄叔灿,《唐诗笺注》.[M].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刻本,第10页。

⑤司马光,《资治通鉴》.[M]. 中华书局,1956年,卷二百六十二,第8556页。

⑥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 中华书局,1975年,卷一百八十三,第5388页。

⑦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 中华书局,1997年,卷一百五十一,第2028页。

⑧⑨韩偓著、吴汝纶评注,《韩翰林集评三卷·序》.[M]. 武强贺氏刻本。

⑩杨海明先生在他的《唐宋词史》第三章第二节中对此有详细的阐释。参见杨海明《唐宋词史》.[M].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3页。

{11}方回选评、李庆甲集评校点,《瀛奎律髓汇评》.[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9页。

{12}严羽著、郭绍虞校点,《沧浪诗话校释》.[M].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69页。

猜你喜欢

诗风人格诗歌
以鸟喻人
论李商隐诗风的形成上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盛唐精神的缩影
漫画之页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