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史迁受“腐”《史记》乃成

2008-02-19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08年1期
关键词:任安司马迁史记

范 萍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很多同学都知道这段名言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激越的文字背后,映射着司马迁于屈辱中散发出光辉的生命。

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出身史学世家。汉武帝时,李陵兵败被俘,司马迁站在公正的立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却被皇帝认为是对李陵的同情,被判“诬罔”罪,锒铛入狱。按照大汉律法,获“诬罔”罪者当腰斩,但犯人也可请求免死,条件是要么交纳“赎金”,要么受“腐刑”。家贫的司马迁痛苦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孔子、屈原、左丘明等人在逆境中的发愤有为鼓励自己,决定苟活,终于完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史记》。他的这段经历以及当时的思想斗争充分体现在《报任安书》一文中。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司马迁在屈辱中用血泪写就的《史记》吧。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十二本纪、七十列传、三十世家、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约三千年间的史事。《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视。它打破了过去的史学著作仅仅记录政治人物、上层人物的惯例,所记述的王侯将相、农民领袖、游侠处士、读书人、商人、戏子等三教九流的人物组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屠夫朱亥的过人勇力、守门人侯生的智谋和“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概,与信陵君的礼贤下士一起被映射在历史的长河中。

“将相和”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蔺相如是太史公所景仰的历史人物之一,在表彰其大智大勇的同时,赞扬了他“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尚品格。司马迁对廉颇这位名将善于用兵的事迹着墨不多,但细致描写了他“负荆请罪”的情节,这比战场杀敌需要更大的勇气。与“负荆请罪”相似,“纸上谈兵”“四面楚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等故事已经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以及为今人所熟知的典故了。

于是,在“……不韦迁蜀,世传《吕览》”的后面,其实可以接续如下两句:史迁受“腐”,《史记》乃成。

【参考答案】

(1) 望月怀人(或对月思人)。

(2) 《望月怀远》的首联不仅是说自己望月思念对方,更是设想对方也在思念自己,想象兼及“忆”与“被忆”双方,构思奇巧,含蕴有致。《月夜》的首联不说自己望月而忆妻,偏说妻子见月而思己,从被忆的一方想象,写乱离岁月中夫妻两地相思之情,情真意切,真挚动人。

猜你喜欢

任安司马迁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忘人之过的任安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报任安书》一文的完全解读
少年品读 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叩问心灵,直抵生命——深读《报任安书》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