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架生存

2008-02-11詹克明

杂文选刊 2008年11期
关键词:高架药价树冠

詹克明

原始森林里,每一棵树都在奋力往高里长,望着光溜溜的挺直树干,我总觉得林木痴长到这般高度有点冤枉。在树冠上进行光合作用,其所需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全都要从根部吸收,并通过树干中的“维管束”向上输送,三十米高的输送显然比十米要多花三倍力气才行。何苦这样呢,大家一起降它二十米不好吗?不仅阳光一点没少得,还只需花费三分之一的输送力气,享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生物学家研究表明,森林里的云杉树,其树茎所占的“生物量”竟然达到全树的42%,远比根系或树冠多。好端端的生物材料仅仅因为同类之间的互相比拼就将其半数积压在干茎上,而且平时还得花大力气高程输送,以维持这等无谓的“架高”,真是愚不可及。

其实人之相争远远甚于树之竞存。如今小康了、富裕了,生存压力反而加重了,人们不由自主地被推拥到一种高架生存方式。刚刚参加工作存款无多,便贷款买房购车,先自扛“枷”,当它几十年“房奴”,更兼“车奴”;国人小富即奢,争相耀富,一时多少“商奴”。如今并不富裕的中国已然成为世界顶级名牌奢侈品的第三消费大国,即将超过日本名列第二。

这三十年来,教育大大地普及了,但与此同时,教育也被架高了。为了考上一个名牌高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那最后一搏,就是必须考入重点高中,为此就必须能考上最好的初中,又为此小学期间就必须彰显优异。小学生本该有着充满欢乐的幸福童年,如今却让这些幼小“学奴”背负着如此沉重的负担。小学被极大地架高了,初中又被全力以赴地架高了,高中更是被拼命地架高了,等到进入大学这一最高的“林冠”层次,倒反而稀松了。如此被层层架高,却未见根深叶茂。现在一年所培养的大学生人数远远超过建国前所有时代的大学毕業生总和,我们十年培养的大学生人数足可相当一个中等国家的总人口数,但我们又培养出了多少世界一流的最具创造力的大学生?

我们的医疗被架高了。由于药厂之间的无序竞争导致了医药界各种各样的违规操作,如向医院派驻“医药代表”,付给购药“回扣”,再加之医院收入与药品价格挂钩,使百姓看病越来越难、越来越贵。有时一个普通的感冒就得花费数百元。老百姓在这种“高架医疗”环境中不仅看不起病,还缺少安全感,谁知道你开的贵药是否真正符合病情之需,是否最为合理的“对症下药”。只要医院收入与药价挂钩就很难做到处方准确客观,也无法根除药价诱动。最近医疗和医保的改革,不正是出于对这种攀高现象的警觉?

我们的话语被架高了,习惯于套话连篇,空洞无物。看似大块文章,滔滔不绝,然而其信息量却几近于零。因为按照信息论的通俗表达,“信息”就是消除“不确定性”!如果某人一脸庄重,在大庭广众面前“负责任地”宣布:“太阳明天将会从东-方-升-起”(全场鼓掌),其实他这话等于没说,因为他所讲述的乃是一个完全确定的事实,在他这种故作郑重的言谈中并没有消除任何的不确定性。也常见一些基层管事的领导,在庄严的会场上语气铿锵地讲完一通尽人皆知的大道理后,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着重谈其具体打算了,他倒反而没词了。自然界哪里会有这种不长树冠的“森林”!但在熙熙攘攘的“社会土壤”下,此种风景倒是绝非罕见。

“高架生存”真正的受益者倒未必是生存者本身,得便宜的往往都是他人。

“高架生存”也常导致人们的愚型消费,不仅偏离了脚踏实地的正常生活,偏离了和谐有序的生存状态,而且还人为地凸现了贫富差距,彰显了社会不公。这样的社会必然要为自己的虚妄浮华付出代价。

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需要总是在不断地发展;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能不架高就尽量不要去人为架高。平实自在的生活才是最惬意的生活,最符合人们本来意愿的生活。有幸享受平实,不仅完全不会失去其本真自我,还能安舒于生活中最稳定的“基态”!

【原载2008年9月14日《文学故事报·阅读》本刊 有删节】

题图 / 佚名

猜你喜欢

高架药价树冠
树冠羞避是什么原理?
榕树
树冠
一个早晨
遏制药价飙升
声音
药价上包装能否扼制“药价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