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泛媒体时代地市党报时事报道管窥

2007-12-07郑其兴

新闻爱好者 2007年24期
关键词:外联时事新闻时事

郑其兴

人类进入新千年以后,媒体多元化步伐加速,媒体数量不断增加,媒体类型不断涌现。多类型媒体的共存与竞争,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和便捷性,改变了传统的传播状态和人们对于媒体的观念。有专家指出,我们正身处由多媒体向超媒体演进的泛媒体传播时代。

在新旧媒体共存的全球化泛媒体传播时代,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大众媒体正面临着户外分众媒体、以互联网技术为后台支撑的诸多新兴媒体等多种类型媒体的强力挑战。媒体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要求媒体的采编与运营都要与时俱进,创新变革。泛媒体时代的地市党报时事报道,采编思路同样需要创新求变,才能适应媒体快速演进的趋势,从而打造出领导满意、受众欢迎、富有影响力的时事版面。

把舆论导向:一大原则不可逾越

我国党报的时事报道,历来以接受新华社指导为原则,并直接体现在以新华社稿件为时事版面的最主要稿件来源。这是党报时事报道的优良传统,也是在时事报道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必然要求。

新华社指导原则是我国的政经体制与新闻宣传纪律决定的,也是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的地位决定的。作为国家级通讯社,新华社履行着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党和人民耳目喉舌、消息总汇四种职能,目前其新闻信息产品包括文字新闻产品、图片图表新闻产品、新华短信、信息产品等七大类型。

新华社新闻稿件内容十分丰富,报道准确权威,舆论导向正确,理应成为也可以成为各级党报时事新闻的最主要稿件来源。地市党报要充分利用新华社播发的稿件,精心打造新华社稿件落地平台,做好地市党报时事报道。当然,由于新闻来源高度一致,需要地市党报时事编辑依据报纸定位、办报理念、版面风格等,对新华社稿件进行“个性化的再筛选”,以突出报纸及其时事版面的差异与个性,使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与众不同”。

“新闻报道无小事。”“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在泛媒体时代,新华社指导原则依然无比重大,同样不可逾越,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显重要。因为在泛媒体时代,“媒体多而无序,信息杂而失调”。这时更需要坚持新华社指导原则,以确保时事报道不出偏差与错误,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防遗珠之憾:两大稿源不可忽视

专家指出,泛媒体时代的一大特点就是新闻稿件来源的多元化。地市党报时事报道在坚持以新华社稿件为主体的同时,审慎拓展、利用各种稿源,有利于开展个性化的时事报道,既顺应差异化竞争的趋势,又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

实践证明,在泛媒体时代不断涌现的诸多稿源中,有两类稿源是地市党报不可忽视的:一类是合作媒体之间即时同步交换、异地同步播发的时效新闻稿件(简称“外联稿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应对开放型办报模式与报业激烈竞争形势,伴随着都市报的崛起而出现的报纸外联,为地市党报提供了一条广覆盖、高效率的时事新闻稿件交换渠道,每天为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提供了以国内新闻、娱乐新闻与经济新闻为主,数量巨大、鲜活实用的外联稿件。随着外联稿件的即时大量提供,地市党报的时事新闻采编已经实现由编发新华社稿件与转载互联网站新闻并存,向以编发新华社稿件与同步播发异地合作媒体提供的外联稿件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外联稿件有时比新华社通稿反应更及时,内容更丰富,更富于现场感,更具有可读性。在突发事件与热点事件的报道上,这一特点表现得尤其明显。实践证明,外联稿件已经成为地市党报时事报道值得好好挖掘利用的一座新闻富矿,优选精编、整合运用外联稿件有助于打造时事版面亮点。

另一类稿源则是来自互联网站的网络新闻。网络新闻全天候实时传播,将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及时性发挥到了极致;互联网站时事新闻资源的极大丰富,有助于报纸完善时事报道内容,办好时事新闻版面。地市党报时事编辑要看到网络新闻的这些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获取新闻线索、新闻背景,拓宽时事报道的领域,挖掘新闻报道的深度,以赢得更多的读者。当然,在借助网络之力的同时,时事新闻编辑要注意去芜存菁、去伪存真。

积极拓展、审慎利用外联稿件与网络新闻,与坚持新华社指导原则并不矛盾,因为党报时事报道坚持新华社指导原则,并不意味着除了新华社稿件之外,其他来源的时事稿件一概不能走上党报的时事版面。近年来的报业实践也显示,“依靠新华社稿件强化权威性与必读性,依靠外联稿件与网络新闻提升时效性与可读性”的采编思路渐成地市党报时事报道趋势。如果一味排斥新华社稿件之外的所有时事新闻,地市党报时事报道将难免时有遗珠之憾。

彰大报风范:创意为先品格至上

泛媒体时代不同类型的诸多媒体的共存与竞争,催生了信息采集的多元化与传播的多源性的特点。信息采集的多元化,要求地市党报时事报道在面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丰富的稿件之时,更要追求“共享资源、独家视角、独家创意”,要对稿件进行富有自己的独特创意、富于个性化的编排處理,打造个性化内容和个性化栏目,从而打造因有独特个性而富于吸引力的具有竞争力的时事版面,简而言之就是“创意为先”。信息传播的多源性,造成新闻传播的参差不齐与信息有效过滤的缺乏,要求地市党报在时事稿件的选择与刊播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坚持走权威、严肃的高端路线,更不能盲目跟风炒作,更不能“庸俗化”、“低俗化”,换句话说就是“品格至上”。只有做到“创意为先”与“品格至上”,方能彰显党委机关报应有的大报风范。

实现“创意为先”,就要求在优选精编不同来源的时事稿件之时,要注意稿件的整合与集纳,追求创意性传播。首先,对重大新闻或重头稿件,要善于集纳与整合相关资料,既做大做全,又做优做特。比如2005年举世关注的连战、宋楚瑜大陆行,从3月江丙坤的“破冰之旅”开始,到连战4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和平之旅”、宋楚瑜5月上中旬的“寻根之旅”,以及后续事件如台湾水果零关税进入大陆销售等,《泉州晚报》对整个事件进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能集纳、整合新华社稿件与外联稿件,每天开辟2至4个专版,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在同城媒体中做到内容最丰富、整合最独特。其次,对突发事件与热点新闻要善于整合、巧于集纳,以形成版面的亮点、读者关注的焦点及同城媒体竞争的支点。如今年2月5日发生于南京的路面塌方引发爆炸一事,《泉州晚报》次日的报道就整合运用了新华社《南京发生路面塌方引发爆炸》电讯通稿与南京某媒体提供的《事件全程回放》与《现场撤离故事》外联稿件,还采用外联媒体提供的网友所拍现场图作为主图,配上3张新华社与中新社的图片,整个事件的报道在同城媒体中最有吸引力、最有竞争力。再次,需要强化采编思维的辩证与报道内容的延伸,以显创意。如最高检近日修改不起诉案件标准,规定“一些轻微犯罪可不起诉”。《北京青年报》在报道这一新闻时就配发了《轻微犯罪不起诉并不意味着对犯罪的放纵》的言论,比就事论事的报道,多了些辩证思维,富于创意。又比如,我们在报道“79个城市试点城镇居民医保”时,如果能在内容上加以延伸,进行本地化处理,告诉读者本地是否列入试点城市行列,相信比单一的就事论事的报道会更吸引读者的关注。

坚持“品格至上”,首先体现在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要遵从社会责任至上的操守。其实,是否坚持这一操守,是所有媒体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地市党报尤其要坚守新闻传播的社会价值优先于新闻价值的理念,绝对不能忘记自己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在选择、编发不同来源的稿件时,要准确预判报道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选准题材,选好角度,把握时机,审时度势以决定编发与否。

坚持“品格至上”,直接体现在新闻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上要有高度、显力度。“高度决定影响力,力度铸就竞争力。”地市党报对时事新闻的选择和处理,要有自己严肃的思考,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要能给人启迪,给人以智慧;要追求人文关怀,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保障。要力避一些报纸特别是都市类报纸时事版面格调趋奇猎怪媚俗,片面追求“读卖效应”而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和导向性,“水分化”操作和“庸俗化”倾向明显等弊端。唯有如此,方能铸造党报作为权威主流媒体的应有品格。

参考文献:

1.《泛媒体时代来临》,http://tribe.booye.com/TribeForums/ShowPost-1566-55183-14710-219.html。

2.《信息多源传播时代媒体的社会责任——从萨达姆死刑在网上传播说起》,《青年记者》,2007年第6期。

3.《泛媒体时代的稀缺资源》,http://stock.hexun.com/2002_1692668A.shtml

(作者单位:泉州晚报社)

编校:杨彩霞

猜你喜欢

外联时事新闻时事
时事半月谈
外联内和:中小学合唱教育高水平发展的区域行动
基于IDF技术实现违规外联控制探究
时事政策
论时事新闻的著作权保护问题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时事新闻版面编排浅议——以湖北日报时事新闻版为例
时事新闻的不保护与保护
漫画时事
漫画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