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范冰冰:父母给我的不仅仅是美貌

2007-07-05

37°女人 2007年11期
关键词:还珠格格女儿妈妈

佚 名

在哭聲震天的婴儿房中,范冰冰的爷爷一眼就认出了自己家的孩子,因为她是所有孩子里最漂亮的。给她起名字的时候,爷爷说,她将来一定是个美人,美人还是要冷一些好。就这样,出生在海边的她,有了“冰冰”这个名字。

冰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在寒冷的时候如匕首一样锐利,你可以让它变成粉末,但无法让它消失,除非你把它抱在怀里,它才会化为一汪碧水。

被妈妈囚禁的“公主”

冰冰的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也许是遗传的原因,她从小就表现出极强的文艺天赋:2岁就登台表演,6岁时钢琴弹得如行云流水,上小学时长笛吹得如泣如诉,进入初中,她已是体育和文艺的双料人才。学校体育队和宣传队的老师都找到她,希望她加入自己的队伍。冰冰左右为难,跑回家问父母。父母都是搞文艺的,家里没有出过体育人才,所以父母的一致意见是:“咱几级运动员都不要,一定要在文艺上发展。”

为了让她成为舞台上最闪耀的星星,妈妈经常把她锁在家里,让她练琴。冰冰小时候常常在雨天独自弹奏着枯燥的乐曲,望着窗外冒雨玩耍的小伙伴发呆。她恨不能把琴砸个粉碎,但她知道,母亲为了这个琴省吃俭用,大概花去了好几个月的工资。在妈妈看来,这个琴就是冰冰的前途,是全家的希望,所以她不敢砸琴,只能选择出逃。

一阵疯玩后,她赶在妈妈进门之前回到家,弹起了曲子。可是一身湿衣岂能瞒过妈妈的眼睛?冰冰的妈妈是有名的“严母”,打手板算得上是家常便饭。等妈妈打得自己都心疼了,冰冰却若无其事地说:“妈妈,给我一块钱,我要买糖吃。”一句话,让妈妈哭笑不得。见硬的不行,妈妈开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爸爸此时总会在旁边“敲边鼓”,直到冰冰心悦诚服地端坐在钢琴旁,认真练琴为止。

冰冰13岁时,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考取烟台一中后,她上学第一天就出了点小麻烦。原来,一群男孩子躲在树丛中,等着冰冰从此经过,好一睹芳容。有了这件事,自此以后的4年间,冰冰爸爸每天都把女儿早送晚接,风雨不误。

海边走出的丫头“金锁”

回想起当初女儿的贪玩,今天冰冰的平坦星途令父母始料不及。

15岁那年,冰冰结束了疯玩的岁月,第一次做了演员,在《还珠格格》里饰演金锁。《还珠格格》播出时,冰冰父母忐忑不安,心里为她捏着一把汗。待看到第一个镜头后,他们才放心地笑出了声。对于一个15岁的孩子来说,冰冰的表演虽显稚嫩,但能把那种少女情怀演绎得那么传神,已经算是一次精彩亮相了。

自从《还珠格格》播出后,冰冰片约不断,先后出演了《马永贞在上海》、《尘埃落定》、《秦始皇》、《手机》等等,戏路越来越宽。

谈到女儿演艺道路上的几个第一次,冰冰父母不无遗憾。第一次离家是冰冰自作主张——她报考上海谢晋恒通影视学校的事,父母并不知情;第一次进剧组拍戏父母也没去过现场——那是参加《女强人》的拍摄,冰冰在里面是个小配角,她当时很平淡地对父母说,只是在里面串几个镜头,冰冰父母也就没放在心上;拍《还珠格格》时,冰冰家还在山东,她对父母说到北京来探班不方便,冰冰父母只好答应不去。临走前在家收拾皮箱,妈妈想上前帮忙,也被她推了出来。女儿的自理能力强,虽然让父母放心不少,但不能为女儿多做些什么,却让他们耿耿于怀。

母亲从小对冰冰的严格要求,培养出冰冰不怕吃苦的性格。工作上的事,她对父母也总是报喜不报忧,从不提“累”和“苦”。从第一次外出拍戏到现在,冰冰一直保持着一个传统——不管到什么地方拍戏,带什么衣服、用具,全是自己收拾,根本不用父母操心。

父母第一次到片场探班是拍《还珠格格2》的时候,虽然知道剧组经常加班加点,却没想到如此紧张,接连几天都拍到凌晨3点,稍微眯一小会儿,七八点就又开工了。看着女儿布满血丝的眼睛,母亲虽然心疼,却还是硬起心肠,假装轻松地督促她:“快起来吧,该去拍戏了。”冰冰也挺自觉,从没因为自己耽误过剧组的拍摄进度。

当然,冰冰也有她的弱点。她对金钱没什么概念,所以,从她第一次赚钱开始,所有的钱都交给妈妈打理——让妈妈管钱是最放心的。

不要伤害我的家人

冰冰在演艺道路上的发展一帆风顺,父母也因此而感到欣慰和自豪。但是不知不觉中,冰冰成了娱乐版记者最垂青的明星,就像现在的布兰妮成为最红媒体名人一样。

相信没人愿意用这种方式成名,但总有人刻意丑化冰冰,也许她所有的过错就在于太过妖娆美丽。如果说美貌是上帝的馈赠,那么流言蜚语就是它的附赠品。

比如冰冰穿一条裙子,不是很显腰身,第二天小报上就说她怀孕了;如果她跟朋友吃火锅,会有报纸说范冰冰正在谈恋爱,具体情节简直比真的还真;如果冰冰穿一身全黑的衣服,又有人说她穿着丧服,家里死了人。

“对这些东西我们都有一个底线吧,我受伤害如果是这个职业必须付出的代价,那我家人与我的职业没有关系,为什么要伤害我的家人?”提起对家人的伤害,冰冰有些哽咽。

第一次听到冰冰的绯闻,冰冰父母难以置信,但看着报纸上的白纸黑字,他们又没有理由怀疑这一切的真实性。于是他们拿着“罪证”赶到片场兴师问罪,一进冰冰的房间,就把一摞报纸摔到了地上。不等冰冰解释,妈妈就动了手,一边捶打她,一边骂她不争气。冰冰咬着嘴唇,委屈和气愤让她的眼圈红红的,即便如此,她始终没让眼泪流下来。看着她连夜拍戏的疲惫样子,看着她因委屈而憋得红红的眼圈,妈妈心软了,但还是余怒未消,直到冰冰解释他们不过在一起吃了顿饭,并落落大方地把那个绯闻男主角介绍给父母,他们才放下心来。

面对一条条负面新闻,父母的信任是对冰冰最有力的支持。冰冰说,我是个心挺大的人,有时没心没肺。其实我很清楚,这是我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幸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有父母的信任和支持,我就无所畏惧。

亲情最美

冰冰说,她心中的那个男人要像刘青云那种类型,幽默又憨厚,皮肤黑黑的,还有一种男人的力量感。

但是现在对她最重要的不是爱情,而是亲情,爱情再美好也无法和亲情相媲美。在家里,妈妈扮演着“严”母的角色,充当“坏人”;父亲则是“慈”父,一个“老好人”。

妈妈虽然严厉,但对女儿的管理非常讲究“度”。很多时候,妈妈都能给她一些忠告,尽管这种忠告不那么动听,但却能让她清醒。有时她抱怨剧组条件差,妈妈会说,你的工作已经不算辛苦了,做演员都是别人伺候你,比如在剧组,你要穿衣服、要化妆、要演戏、要吃饭……无论你做什么都有人帮你,除了演戏,你就是在享受一个官家小姐的范儿。

妈妈这么一说,冰冰心里便豁亮了:是啊,大家都那么努力地生活着,工作着,凭什么你就不能吃点苦呢?何况这点苦和许多人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在感情问题上,妈妈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小时候,妈妈担心她因为谈朋友误入歧途,现在她已长大成人,到了可以谈朋友的年龄,妈妈开始变得通情达理了,常跟女儿大谈恋爱观:喜欢你的人可能很多,但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要给自己定个目标,最主要的是要想清楚你究竟喜欢什么,才华、金钱、地位还是相貌,而你只能得到其中的一至两项。妈妈的谆谆教导终于影响了女儿,一次冰冰在电话里告诉妈妈:“妈妈,我越来越向您的思想靠拢了。”

冰冰妈妈以前视绯闻为洪水猛兽,说到感情上的事儿就是一句话:“你现在这么年轻,为什么不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工作上去?一心一意扎进去,好好用功,多好。”现在妈妈反倒常常劝女儿:“周围有没有合适的男孩子啊,要抓住机会啊!”妈妈态度的转变常常被冰冰拿来开玩笑:“现在终于逃出你的魔掌,不用挨揍了。我终于可以自由恋爱了。”

娱乐圈的是是非非摔打着她,让她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父母的爱和支持,则让她在走上星途时有了依靠,更加坚定。冰冰明白,在星光耀眼的路途上,要想简单生活,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但是她不后悔。这个在海边长大的孩子,从第一次入水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大海那么美,然而它却是苦的。同时她也知道,父母给予她的,不仅仅是天生丽质的容貌,在父母的怀抱里,在与流言的抗争中,她终会化为一泓清泉,绵延不绝,流淌出自己最独特的美丽……

(摘自《妇女生活杂志》)

猜你喜欢

还珠格格女儿妈妈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新版《还珠格格》将于2019年启动拍摄
《还珠格格》播了二十年,竟然暗藏穿帮镜头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妈妈去哪儿了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