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中永远的桃源

2006-06-28梁爱民

全国新书目 2006年12期
关键词:桃源美梦王蒙

梁爱民

不知怎么得来的印象,王蒙的歌唱得很好,读完《苏联祭》,更印证了这种印象,他是唱着“卡秋莎”、“列宁山”、“纺织姑娘”等等苏联歌曲,度过了他那迷恋苏联的青年时代。

正如作者在该书前言中所写,如果说他的青年时代有四个关键词,它们是:革命、爱情、文学与苏联。如果说需要合并一下这四个词,他愿意将革命与苏联合并,爱情与文学合并。或者将它们都合并在一起吧,对于他来说,青春就是革命,就是爱情,就是文学,也就是苏联。

对于中国的一代知识分子来说,苏联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什么让他们在自己的青春年华对苏联倾注了那么多的爱、迷恋和向往?又是什么给他们的漫漫人生带来深重的迷惑、痛苦乃至恐怖?王蒙的散文集《苏联祭》记录了他隐秘而曲折的心灵历史。“面对曾经那样友好过与仇恨过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面对他的威震地球与终于解体……就像面对青春,面对自己的灵魂,面对自己的经历,面对自己的美与丑,面对自己的善与罪、褒与罚、年轻与衰老一样。”“面对,记下,并且说出,这就是这一本《苏联祭》的由来,这首先是我的心史,这是一个当初的小青年的见证:折射着风云变化,爱恋着伟大的祖国与邻邦。”

责任编辑陈晓帆介绍,该书是理性、冷静、务实的。王蒙曾两次访问俄罗斯(前苏联),第一次是1984年,第二次是2004年,前后相隔20年,他特殊的身份与敏锐的观察力,为他解读不同阶层人物,以及政治、文化、风情提供了独特而深切的感受。因此书中充满理性的公允与反省——“苏联解体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立、破、兴、衰,人类的相当一部分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所进行的实验的英勇、荒唐、恐怖、富有魅力与终未成功;个中的经验教训、爱爱仇仇,则会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留在史册上,警诫着并且丰富着人类文明,使人类变得更加聪明与成熟。”

陈晓帆认为,《苏联祭》同时又是感性、激情、浪漫的,它展示了一颗被苏联深厚的文化艺术滋养的敏感多情的心灵,怎样经历了追寻美梦的激情、怀抱美梦的沉迷、梦破的苦痛以及梦醒的释然。无论是现实的还是精神的游历,对作者来说,都“是一次灵魂的冒险”。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谢尔盖·托罗普采夫教授这样解读王蒙对于苏联的感情:实际上他访问的不是苏联,也不是俄罗斯,他访问了第三个地方——就是他本人的青年,他的爱情,他的“桃源”。他没必要第二次寻找桃源,他从没离开过它,桃源一直都在他心里。

全书配多幅照片,既有俄罗斯的城市、雕塑、人物,也有作者两次访问的留影,令读者如置身于俄罗斯的土地上,流连忘返。

(《苏联祭》,王蒙著,作家出版社,2006.5,29.00元)

猜你喜欢

桃源美梦王蒙
打搅了你的美梦
陶情偶寄
感动王蒙的一句话
花都春行
罗圹增
Classic Springtime
这样对待你,你还说他很好?
王蒙强调莫用网络“浏览”代替“阅读”
王蒙:繁华人生“尴尬风流”
山姆大叔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