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求学三境界”

2006-01-30李俊征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1期
关键词:消得人晏殊柳永

清代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早年向往西学,深受康德、叔本华、尼采思想学说影响,曾两次东渡日本。回国后,曾任清华研究院教授。在《红楼梦》、词曲、史学、文字学、音韵学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其著作收入《海宁王忠悫公遗书》和《观堂集林》中。词论《人间词话》倡意境说,影响很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辑录了北宋词人晏殊、柳永和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句来说明“求学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中三句,原出晏殊(991—1055)《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这首词主要写主人公的离别相思之情。晏词承袭南唐风格,多反映悠闲生活情趣。王国维则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来形容学海无涯,只有勇于登高远望者才能发现自己要达到的目标。

“第二境界”中两句,原出柳永(987?—1053?)《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词抒写怀念远人,春愁相思之痛。在这里王国维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比喻为了寻求真理或追求成功,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工作、学习,就是消瘦了也不觉得后悔。

“第三境界”中的几句,原出南宋大词人辛弃疾(1140—1207)《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写元宵节。词人要追求的就是那自甘寂寞、淡泊之意境,这也是词人内心的表白。王国维用“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比喻经过长期苦心钻研,孜孜以求,正在难以解脱之际,突然找到了答案时的心情。

晏殊、柳永、辛弃疾词句都有其原来的立意,经王国维这样辑录,特别是冠以“求学三境界”的命意以后,原作焕然一新,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

愿每一个立志成才的人都能从“求学三境界”中得到启发。只要我们肯努力,肯吃苦,只要我们坚韧不拔,锲而不舍,“衣带渐宽终不悔”,就一定能走向成功。

(李俊征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系)

猜你喜欢

消得人晏殊柳永
柳永·望海潮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从“柳三变”到“柳永”
为伊消得人憔悴
晏殊《完溪沙》
论柳永词的“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