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论语》选文的两个基本问题

2006-01-30杨广收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1期
关键词:篇目教学大纲苏教版

杨广收 周 平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是人们了解儒家文化的重要资料。作为“四书”之一,它又是儒家教育的主要教科书。建国前,《论语》都是以整本书的形式进入教育领域的:或被列入精读书目,或被列入略读书目;建国后,《论语》是以选文的形式进入语文教科书的。这就会产生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选和选多少的问题;二是对选文如何安排的问题。

先说第一个问题。从历史上来看,《论语》选文主要有“三章”、“九章”、“六则”三种形式,所选内容都与学习有关。1956年颁布的《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规定节选三章,依次为“学而时习之”章、“吾日三省吾身”章和“君子食无求饱”章,这三章都是关于学习的。同年颁布的《高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规定节选九章,其中只有第六章与学习有关,是描述孔子赞美颜渊好学深思学习态度的。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节选六则,定名为“论学六则”。这次节选无论在内容还是数量上,都在以后较长的时期内未发生变化,只是将“论学六则”改为了“论语六则”。新世纪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则打破了传统的“六则说”。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部分只是列出了“孔子语录”一项,至于选什么和选多少没有硬性规定,这就给了教材编制者较大的自主权。

从实践来看,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仍沿用原来的“六则”,如北京开明版和语文版的语文教科书;二是在原来“六则”的基础上增加两则,命名为“论语八则”,如苏教版的语文教科书;三是在原来“六则”的基础上增加四则,命名为“论语十则”,如人教版的语文教科书。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新增加的这几则是否都适合学生的学习。现举一例加以说明,人教版的语文教科书中有这么一则: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为现代汉语为: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到死才罢休,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这一则无论原文还是译文对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都是颇有难度的,尤其是对“士”、“仁”两字的理解,如果教师不精讲的话,学生是很难理解透彻的。类似的还有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的一则: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因此可见,我们在节选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量力而行。至于选多少好呢?我看没必要统一,在内容适宜的前提下,一般来说,若作为精读课文,数量可少些,如六则、八则;若作为诵读篇目,数量可稍多些。

我们再看第二个问题。对于《论语》节选的内容,我们是把它放在初中阶段好呢,还是高中阶段好呢?是放到讲读篇目中好呢,还是放到其它篇目中好呢?从历史上来看,除了1956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中初中、高中阶段都有节选规定外,以后历次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都规定将节选的内容安排在初中阶段,并且都无一例外地作为基本课文篇目。依据2001年颁布的新《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也是将其安排在初中阶段,且大都在初中低年级的前几篇文言文中。但是,在将其放到精读课文中还是其它课文中出现了分歧。从接触到的版本来看,大都将其放到了讲读课文中,如北京开明版、人教版、语文版等,只有苏教版的将其放到“诵读欣赏”中。从《论语》本身的特点来看,作为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在语言上比较接近当时的口语,读起来比较顺畅,背诵起来也比较容易,对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内容也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学习那些比较标准的文言文,则增加他们的畏难情绪。而《论语》作为一部儒家经典,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源头”作用,其节选的内容应安排在讲读课文中精深学习。如此看来,苏教版语文教科书将《论语》节选的内容放到“诵读欣赏”中的处理是欠妥当的。因为“诵读欣赏”注重的是“诵读”、“欣赏”,强调在“欣赏”中“诵读”、在“诵读”中“欣赏”,较少注重对文言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这对于一篇经典文章来说,其要求是不全面的,最好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杨广收 周平 聊城大学语文教学论研究所)

猜你喜欢

篇目教学大纲苏教版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本刊近五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本刊2013-2017年被四大文摘转载篇目汇总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
苏教版化学必修模块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