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词语教学浅谈

2006-01-30王针桂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1期
关键词:实词虚词文言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达到这一目的,首要条件是,学生能够掌握800到1000个文言常用词的用法。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文言文词语教学,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讨论。

一、定位定量

教材编者在附录中收列出340个常用实词,并在高中教材中编写了4篇文言常见虚词(共32个)用法的短文。应指出的是,这340个实词与32个虚词被称为“常用”,应是根据其在教材中出现的“频率”而言。它们多者达百次,少者也有十余次。根据张世田先生所著的《文言常用实词词频词典》一书统计,其中“曰”的使用频率为445次,“有”的使用频率为430次,“可”的使用频率为223次,“今”的使用频率为196次,等等。另如“之、者、也”这类虚词在文中出现也达上千次。

那么我们在讲解文言文时,这些词语放在何时教,放在何处(指具体课文中)教,这应有个“定位定量”的前提。定位,则要看这个词在该文中的用法特点及其使用频率。定量,则无论是就一篇文言课文而言,还是相对总量来说,都应该多于32个虚词加上340个实词这个总量。例如“相”这个词,在初、高中课本中的使用频率为118次,就一篇文章而言,“相”这个词使用频率最高的要数《孔雀东南飞》一诗了,为19次。且“相”这个词总共16种用法中,该诗就占了8种。显然,把“相”定位在《孔雀东南飞》这课是最合适的了。再如“于”这个虚词,教材中出现的频率数以百计,用法也有上十种,但相对集中的要数《赤壁之战》一文,使用频率为10次,包含其中5种用法。所以,将“于”字的教学放在此文,也不无道理。还有,如“问”这个词,其使用频率为87次,原教材《附录》将其定位在《〈论语〉两章》,似有不妥。该词仅在“子路问曰”一句中出现1次。与此相反,“问”这个词在《问说》一文的使用频率竟高达38次之多,且包括了三种用法。无疑,“问”这个词的教学应定位在《问说》一文。

二、联想归纳

掌握一个词语,关键在于把握其意义与用法,这样才能顺利阅读一篇所谓“浅易”的文言文。展开联想与归纳,可以以简驭繁,积少成多,有利于形成记忆系统,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进行多义词的联想

对中学语文教材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文言多义词的各个义项进行多义联想,整理归纳出其各个义项,从而建立一个一词多义的用法系统。

如:幸。教材中共出现了十个义项:

(1)幸运: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指南录〉后序》)

(2)幸好:幸复得此妇(《孔雀东南飞》)

(3)侥幸: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4)庆幸:当尽吾意为幸(《与妻书》)

(5)高兴:甚幸,甚幸(《与妻书》)

(6)宠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7)亲近:妇女无所幸(《鸿门宴》)

(8)希望:幸可广问讯(《孔雀东南飞》)

(9)敬词,表示对方这样做使自己感到庆幸:故幸来告良(《鸿门宴》)

(10)君主到某处去,驾临: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虚词大多不表具体实在的意思,基本是本义词汇意义的虚化引申。所以,应主要分析它在语句中的具体用法。如“以”,原意为“任用”,动词,后虚化为介词与连词用法,运用极为活跃。教材中的短文收有10种用法,在此不加赘述。

2.进行同义词的联想

就词语中某个义项展开联想,归纳整理出教材中含有共同义项的其他词,由此又形成一个同义词用法系统。

如表示“前往、到达”意义的实词有“之、适、如、往、至、造、入、到、诣、临”等。示例如下: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3)使使如秦受地(《屈原列传》)

(4)公子闻之,往请(《信陵君窃符救赵》)

(5)初至北营,抗辞慷慨(《指南录》后序)

(6)君迳造袁所寓之法华寺(《谭嗣同》)

(7)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

(8)到夏口,闻操已向荆州(《赤壁之战》)

(9)遂与鲁肃俱诣孙权(《赤壁之战》)

(10)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再如,同是表示“仅限”用法的副词,在教材中也出现了“只、止、特、但、徒、唯、仅、第、直、独”等。示例如下:

(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2)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3)公无从办,特示故人意耳(《记王忠肃公翱事》)

(4)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6)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7)听事前仅容旋马(《训俭示康》)

(8)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9)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

(10)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这一类词如果平时细加收集、归纳,还可整理出许多。如表示“全部”的范围副词有“都、全、皆、悉、咸、举、均、具、凡、毕”等;表示“极高度”的程度副词有“最、极、甚、殊、太、至、尤、良、大、绝、特、颇”等。再如,实词中表示“人民百姓”意义的有“人、民、氓、甿、人民、黎民、百姓、黔首、布衣、匹夫、白丁、丁口”等等。类似这样形成一个词义系统以后,非常有利于记忆。

3.进行反义词的联想

在掌握了某个多义词的基本意义之后,再由这个基本意义联想出它的反义词语,也可以形成一个反义词用法系统。文言文的反义词常常在并列对举的句式中出现,如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名言警句:

(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2)得时之稼兴,失时之稼约(《吕氏春秋》)

(3)句句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文心雕龙》)

(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9)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是衰(《战国策·秦策》)

(1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总之,开展多角度的词义联想,发现各词语间存在的词义联系,再经过系统归纳,易于形成联想记忆,从而提高识记的效率。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们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

三、以今知古

北大著名教授周祖谟先生指出,“现代语是通晓古代语的一个关键”,“不知今就不能知古”。基于此,可以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利用现代汉语中生动熟悉的语言来配合文言词语的讲解,也可以收到极好的效果。如上例中利用学生熟知的名言警句来教学反义词,可以一举数得,另外,也可利用大众熟悉的成语辅助文言词语教学,也能收到易学易记、以简驭繁的效果。

1.利用成语讲解假借词义

例(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句中“见”通“现”,意为“显露”。成语“图穷匕见”可加以说明。

例(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苏洵·《六国论》)

句中的“厌”通“餍”,意为“满足”。可举“兵不厌诈”这一成语说明。

2.利用成语讲解古今异义

例(3)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句中的“拔”与“出类拔萃”中“拔”均为“超过、超出”之意,这与现在常用义“拉出”不同。

例(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句中“速”与“不速之客”均为“招致”之意,与今天意为“速度”差别很大。

3.利用成语讲解一词多义

如:“引”。《说文解字》注其本义为“开弓”,动词。引申出“率领”、“召引”、“拉着”、“引用”等。课文例子如下:

例(5)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赤壁之战》)

例(6)左右欲引相如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7)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后汉书·张衡传》)

例(8)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

例(5)中“引”释为“率领”,与“引军北上”中“引”意同;例(6)中“引”释为“拉着”,与“引车卖浆”中“引”意用;例(7)中“引”意为“召引”,与“引狼入室”中“引”意相同;例(8)中“引”意为“引用,缓引”,与“引经据典”中“引”意相同。教学时,可举以上四个成语加以说明。

4.利用成语讲解虚词用法

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的归纳和讲解也可以借助于成语。比如时间副词“方”、“适”表示现在进行时,可借用成语“血气方刚”、“适逢其会”;“既”、“昔”表示过去时,可借用“既往不咎”、“今非昔比”;“且”、“将”表示将来时,可借用“行将就木”、“穷且益坚”;“卒”、“竟”表示“最终结果”,可借用“卒章显志”、“竟达空函”等等。

(王针桂浙江玉环玉城中学)

猜你喜欢

实词虚词文言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文言文实词词义推断的基本策略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例说文言实词解题误区及对策
虚词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
虚词功能的羡余及其修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