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选》教体文初探

2006-01-30李晓一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6年11期
关键词:文选文采文体

许慎《说文解字》云:“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文选》李善注引蔡邕《独断》曰:“诸侯言曰教。”《太平御览》文部九引《春秋元命苞》曰:“天垂文,象人行其事,谓之教。教,效也,言上为而下效也。”《释名·释言语》曰:“教,效也,下所法效也。”《文心雕龙·诏策篇》也说:“教者,效也。出言而民效也。契敷五教,故王侯称教。昔郑弘之守南阳,条教为后所述,乃事绪明也。孔融之守北海,文教丽而罕于理,乃治体乖也。若诸葛孔明之详约,庾稚恭之明断,并理得而辞中,教之善也。”《文选》卷三十六有三种自上对下的文体,其中“教”收录了傅亮所作的两篇,分别是《为宋公修张良庙教》和《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这些篇目和《文心雕龙》在《诏策篇》中所推崇的郑弘、诸葛亮、庾翼等人的作品不同;同时这些人都是汉晋时期人,而傅亮是南朝宋时人。在《傅光禄集》中,傅亮所作的“教”共有三篇,除这两篇之外,还有一篇是《修复前汉诸陵教》。

“教”在先秦时就已经出现了,但还不是十分完整的文章形式,也与后来我们所看到的内容样式不太相同,可以称作是“教”的萌芽时期。汉代开始出现大量的“教”,并且基本具有了和后代相同的文体意义,文章简约明了,语言质朴厚重,体现出十分明显的公文性质,可以称为是“教”的成熟时期。到了魏晋南北朝,“教”这种文体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它并不仅仅是一种公文性文体,而且还具有了相当程度的文采,语言优美、对偶工整、善于用典,在文学性方面大大地加强了。

由于先秦时期的“教”还不能算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公文性文体,所以先将它忽略不计,仅拿汉代的“教”和南北朝时期的“教”来对比一下,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的不同,看出这种文体发展演变的痕迹。

如汉时的《王子赣敕掾功曹教》,其文为:

掾功曹各自砥砺,助太守为治,其不中用,趣自避退,毋久妨贤。夫羽翮不修,则不可以致千里,闑内不理,无以整外。府丞悉署吏行能,分别白之,贤为上,毋以富。贾人百万,不足与计事。昔孔子治鲁七日,诛少正卯;今太守视事已一月矣,五官掾张辅怀虎狼之心,贪污不轨,一郡之钱,尽入辅家,然适足以葬矣。今将辅送狱,直符史诣阁下,从太守受其事,丞戒之,相随入狱矣。

从这篇文章本身来看是非常明显的官府公文,语气庄严凝重,文字也平实简洁,只求说明事情起因结果,提出意见和要求,是十分纯粹的公文性文体。《骈体文钞》评其为“威棱凛然,凛若严霜”,更是说明了它所具有的自上对下的公文性质。

到了南北朝时期则发生了一些变化。

如《江文通建平王聘隐逸教》,其文为:

府、州为纪纲:夫妫夏已没,大道不行。虽周惠之富,犹有渔潭之士;汉教之隆,亦见棲山之夫。迹绝云气,意负青天,皆待绛螭骧首,翠虬来仪。是以遗风独扇百代,余烈激厉后生。斯乃王教之助,古人之意焉。吾税驾旧楚,憩乘汀潭。挹于陵之操,想汉阴之高。而山川遐久,流风无沫。养志数人,并未徵采。善操将弃,良用慨然。宜速详旧礼,各遣纁招。庶畅此幽襟,以旌蓬荜。

江淹的这一篇不仅具有了完整规范的格式、清晰地叙述了缘由并提出了要求,而且文字流畅秀丽、富有文采,属对工整、用典恰当。《六朝文絜笺注》评其为“处处矜窅邈,绝非肥艳浓香,故妙”,显然是从它的文学性这方面来看的。由此可见,这时的“教”已经没有了汉时的简实质朴,也不再是纯粹的公文,而是增加了文章本身的文学性和欣赏性,使之有了一定程度的艺术美。

《骈体文钞》在第九卷“教令类”中,共收录了“教”10篇,除傅亮的两篇外,还有《王子赣敕掾功曹教》、《江文通建平王聘隐逸教》、《萧彦达为荆州刺史下教》、《邱希范永嘉郡教》、《陆佐公至浔阳郡教》、《梁简文帝移市教》、《梁简文帝罢雍州恩教》、《梁简文帝与僧正教》。从时间上看,全部都是从汉晋时期到梁时的作品。从体裁上看,一般都是官府公文性质,其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但总的来说基本上都是政令性质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地方性的公文。《六朝文絜笺注》中也收录了两篇“教”,但所取与《昭明文选》不同,不是傅亮的作品,而分别是江淹的《建平王聘隐逸教》和邱迟的《永嘉郡教》。《骈体文钞》所选入的10篇“教”中,字数最少的是《梁简文帝罢雍州恩教》,85个字;字数最多的是《梁简文帝与僧正教》,364个字。除这两篇以外,字数都在80-150之间。从这10篇“教”来看,有3篇是最高统治者皇帝所发出的,即《梁简文帝移市教》、《梁简文帝罢雍州恩教》和《梁简文帝与僧正教》,其余都是各郡国或各州府所作。也就是说“教”虽然是一种自上对下的文体,但并不像“诏”那样在使用权上有着十分严格的限定,只能由皇帝来发布。“教”的重点在于“上所施下所效”,在于“上为而下效”。

那为什么同样是南北朝时期的作品,《文选》放弃了其它而只选了傅亮的两篇呢?分析这一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文选》的选文标准和文学思想。

沈约《宋书》曰:“傅亮,字季友,北地灵州人也。博涉文史,尤善文辞……亮至都,即征帝入辅,永初元年,如太子詹事,封建城县公,入直中书省,专典诏命,以亮任总国权,听于省见客神兽,门外每旦车常数百两,武帝登庸之始,文笔皆是参军縢演,北征广固,悉委长史王诞。自此之后,至于受命表策文诰,皆亮辞也。” 高步瀛在《南北朝文举要》中也对于傅亮在这方面的情况作了介绍:“宋武公篡晋,迁太子詹事,封建城县公,直中书省,专诏命。武帝受命,表策文诏,皆亮辞也。”明张溥在《傅光禄集》的题辞中对于傅亮在表策文诏这方面的写作也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晋宋禅受,成于傅季友,表策文诰,诵言满堂,潘元茂册魏公,不如其多也!”“季友博经史,长文笔”,并特意提到“庙墓二教并录文选,怀旧崇德意近甘棠”。由此可见,傅亮是擅长写作官府公文的。《傅光禄集》共收录他的作品36篇,其中赋6篇,诏策文9篇,教3篇,表4篇,奏1篇,碑铭3篇,论1篇,书3篇,赞2篇,诗4首。公文性文体的文章占了他全部创作的三分之二还要多,这就更加说明了这一点。

《为宋公修张良庙教》,李善注引裴子野《宋略》叙述了写作的缘起:“义熙十三年,高祖北伐,大军次留城,令修张良庙。”在高步瀛的《南北朝文举要》所引的《宋书·武帝本纪》里有更详细的记载:“帝讳裕,字德兴,小字寄奴,彭城绥里人。义熙十二年,羌主姚兴死,子泓立,兄弟相杀,关中扰乱(后秦主姚兴疾笃,庶子愔及尹冲作乱,攻端门,兵败。兴卒,太子泓不发丧,捕愔等诛之,乃即位称帝),公乃戒严北讨。八月丁巳,率大众发京师。九月,公次于彭城。十三年正月,公以舟师进讨。军次留城,经张良庙,令曰云云。”

其文为:

纲纪。夫圣德不泯,义存祀典,微管之叹,抚事弥深,张子房道亚黄中,照邻殆庶,风云玄感,蔚为帝师,夷项定汉,大拯横流,固已参轨伊望,冠德如仁,若乃交神圯上(此处《骈体文钞》和《南北朝文举要》都作“神交”),道契商洛,显默之际,窅然难究,渊流浩瀁,莫测其端矣!途次旧沛,伫驾留城,灵庙荒倾,遗像陈昧,抚迹怀人,永叹实深,过大梁者,或伫想于夷门,游九原者(此处有作“九京”的),亦流连于隋会,拟之若人,亦足以云,可改构栋宇,修饰丹青,蘋蘩行潦,以时致荐,抒怀古之情,存不刊之烈,主者施行。

在文中,傅亮先是称颂了张良的功绩,说他“夷项定汉,大拯横流,固已参轨伊望,冠德如仁”,接着又说明了修庙的缘由,“途次旧沛,伫驾留城,灵庙荒倾,遗像陈昧,抚迹怀人,永叹实深”,最后提出了“可改构栋宇,修饰丹青,蘋蘩行潦”的要求,目的是要“抒怀古之情,存不刊之烈”。总共不过二百个字,但是从文采的角度看,其文字优美,语义明晰,句式整齐,行文畅达,基本上都是由对句组成,属对也十分工稳。尽管是官府所用的公文性文体,但却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与荐谯元彦表枢轴颇近,金玉之声风云之气”①,的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

另一篇《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李善注曰:“宋公,楚元王后,教修治其墓。”

其文为:

纲纪。夫褒贤崇德,千载弥光;尊本敬始,义隆自远。楚元王积仁基德,启蕃斯境,素风道业,作范后昆,本支之祚,实隆鄙宗,遗芳余烈,奋乎百世,而丘封翳然,坟茔莫翦,感远存往,慨然永怀,夫爱人怀树,甘棠且犹勿翦,追甄墟墓,信陵尚或不冺,况瓜瓞所兴,开源自本者乎,可蠲复近墓五家,长给洒扫,便可施行。

这篇文章的写作形式与上一篇基本相同,也是先称赞楚元王的丰功伟绩:“楚元王积仁基德,启蕃斯境,素风道业,作范后昆,本支之祚,实隆鄙宗,遗芳余烈,奋乎百世”;接着再申明修墓的理由:“丘封翳然,坟茔莫翦,感远存往,慨然永怀”;最后提出要求“可蠲复近墓五家,长给洒扫”。全文不仅格式整齐,而且文采飞扬,使事用典紧密结合文意,自然恰当。

由此可以看出,傅亮的这两篇“教”,不仅具有公文的性质和基本特点,而且富有文采,有着相当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这说明在南北朝时期,文学不仅自身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而且还影响到了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魏晋以来,稍务华丽”,即使是公文性质的文体,也都普遍注重文采。萧统在《文选·序》中提出了“综辑辞采、错比文华、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文学观点。这里所说的辞采、文华、翰藻都是特指当时骈体文发达的语言声律之美。具体来说比如对偶、声韵、用典等,这种注重声音、色彩的艺术之美,正是骈体文学的主要特征。随着时代推移,文体变得繁复,实用文体也细目众多,但皆已不复先秦时如《尚书》等的质朴,而是熏染上注重辞华的时习。而他在《答湘东五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又指出:“夫文典则累野,丽则伤浮,能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这就是说在他看来,好的文章不仅要有充实的内容,还要有华美的文采,两者必须很好的结合,达到“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因此,《文选》所选的文章,即使是公文性文体也文采斐然、声韵优美,萧统在《文选》中选录的傅亮的这两篇“教”,正体现了他将“翰藻”与“沉思”、“典”和“丽”相结合的选录标准与文学观念。

注释:

①《骈体文钞》卷九《为宋公修张良庙教》评语

(李晓一,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文选文采文体
画与理
画与理
另类文体巧谋篇
画与理
画与理
翻译家的文采观
翻译家的文采观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