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将孟娟的“代价”告诉公众

2005-06-30周明华

当代人 2005年2期
关键词:校领导朝阳区代价

周明华

孟娟是谁,她的“代价”是什么,为什么要将其告诉公众?各位看家先别急,且听老周细 细道来。

孟娟有20余年工龄,是北京朝阳社区学院一名教计算机课的女教师。某次她在全体大会上 公开发言,要求校领导公开收入,赢得全场老师掌声。之后,她又向有关部门举报领导“有 经济问题”。学院认为孟娟造谣中伤领导,遂对其通报批评、停职检查。孟不服,将该校告 上法庭。经朝阳法院两次开庭,12月8日孟娟败诉,她表示不要上诉(见12月9日《京华时报 》)。

据悉,引起校领导不满的孟娟那个发言,主要内容是希望校领导公开收入,包括加班、值 班劳务费及校务公开。记者在该校教职工BBS上看到,有很多帖子也质疑学院在收入分配上 存在一些问题。

从该校众多教师回报给孟娟之“惊天发言”的一阵掌声,以及BBS上的“质疑帖”来初步 分析,孟娟这个“出头鸟”的“举报”也许并非空穴来风,甚至还有它查下去的价值。孟娟 今年1月至5月间,先后向朝阳区委、北京市纪委提交实名举报材料,反映该校领导有经济问 题,希望调查。现在姑且先抛开校领导有经济问题不说,单就孟娟这“实名举报”,笔者个 人认为程序是合理合法的。

但是,法院认为,孟娟对学校有意见“应当通过合法程序,正常途径提出”,而孟娟采取 了过激方式,“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势必影响被告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因此学校的处 理决定“并无不妥”。

笔者纳闷,宪法保障公民有言论自由,孟娟作为该校的老师,也是公民,有权对领导的问 题予以举报,并且她是通过向朝阳区委,北京市纪委这样的合法途径实名举报的。咋就成了 “不是正常途径提出”了呢?发现领导有问题,一个女教师置也许有的打击报复于不顾,毅 然举报,咋就成了“影响学校的正常工作秩序?”

无疑,孟娟这个“发言”及举报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既输了钱还输掉官司。纵观事件之 由来,不管是孟娟的“公开收入”一说还是向纪委举报,及后来的将校领导推上法庭,这一 系列举动,她都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孟娟不会不知道双方地位和信息的不对等,也不会不 知道自己的“发言”将面临何种结果。那她为什么还会敢于如此呢?

毋庸讳言,如今公众对掌握着公共事业财政大权者的收入公开的要求已日趋强烈。就拿学 校来说,据《中国青年报》7月24日报道,中国教育乱收费问题严重,10年已达20000亿元。 这么些钱都到哪去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孩子上不起学?客观地说,教育腐败是其中之主因 。相关纪检监察部门理应认真面对任何一封举报信,发现蛛丝马迹绝不能轻易放过。因举报 者与公权者之间地位和信息原本就不对称,既使举报细节上有错也不应追究;反而应对这种 行为给予及时地鼓励,发动起更多公众的举报热情,以痛击教育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

可见,孟娟这次遭遇的“惨痛代价“就是有普适意义,有关方面应将其告诉公众。让公众 了解孟娟说了一句“要求领导收入公开”后的命运由来,她的要求过份吗?有关部门是支持 这个实名举报还是“捂住伤口”,本着“息事宁人”的惯有做法匆忙了结,甚至有没有见不 得阳光的“暗箱操作”?此非笔者多言,类似情况如今可谓是层出不穷。

猜你喜欢

校领导朝阳区代价
“双一流”建设高校校领导群体特征研究
“陪餐制”不是“吃顿饭”这样简单
上半年朝阳区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32.3亿元
幸灾乐祸的代价
艳绝北京城
幸灾乐祸的代价
代价
大麻是个啥?
素质教育下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
沟通:班主任工作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