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讨论刑法敏感问题

2004-10-22

瞭望东方周刊 2004年38期
关键词:刑罚刑法司法

肖 山

第17届国际刑法学大会在北京的举行无疑是中国法律界的重大事件。中国有关人士都在思考一个重要问题——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的刑法相关规则如何与世界同步发展,并融人国际刑事领域的全球合作。

这是国际刑法学协会成立115年来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5年一届的会议。会议的举办方之一中国法学会担任本次会议新闻组负责人的李明信向《隙望东方周刊》透露,在9月12日-19日举行的这次会议上,议题涉及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腐败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原则在纪律程序中的应用等相关方面,此外,死刑问题、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护问题以及中国特有的劳动教养制度等“敏感”问题,都是讨论的焦点话题。

据了解,这是中国首次把这样一些在很长时间里属于“内政”的问题,如此密集地拿到一个重要的国际大型会议上进行公开讨沦。其意味无疑十分丰富。它表明了中国法治领域的开放程度,也印证着中国正在通过国际交流推进司法改革。

权威人士透露,有1000多位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学界精英和司法官员参加会议,其中包括17个国家和地区的司法部长、总检察长和最高法院院长。

中国的民主与法治进程皆属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历来也是国际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业内人士认为,国际刑法学大会之所以能选择北京,和中国这些年来在刑事立法、司法和刑罚领域对人权的保护所取得的长足进步不无关系。国际刑法学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土生导师卢建平教授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大会在中国的召开,本身就表明国际刑法学界和司法界对中国的肯定。”

刑罚是国家对犯罪人实施的最严厉处罚,从经济到人身自由乃至生命的剥夺,都属于刑罚的范畴。因此,刑法和刑罚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法学问题,而是涉及公民权利保护和国家管理的重大政治社会问题。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55年以来,在刑事立法和司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新中国成立初期并没有刑法典,打击犯罪就靠全国政协、中央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制订的150多件办法和条例。有人回忆说,按照当时的规则,一个区委书记——相当于现在的乡党委书记——就有权力决定处决一个罪犯。

如今,这样的时代已然过去了。不过即便如此,中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仍然面临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难题。有法学界人士:认为,在死刑问题、刑事诉讼的程序正当性问题、犯罪预防问题和刑事诉讼程序之外的侦查手段问题等诸多领域,中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在这种背景下,国际刑法学协会在中国举行大型会议,无疑将给中国的刑事立法、司法和刑法学的发展以及中国参与国际刑事司法领域的全球合作带来非常人的好处。除了探讨全球关注的未成年人犯罪、毒品犯罪、恐怖犯罪和腐败犯罪,有关中国特有问题的讨沦,也将促进中国的刑法制度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刑罚刑法司法
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忠实履职
我国刑法立法效益提高的制约因素与实现途径思路构建
刑法修正案研究述评
网络司法拍卖如何更具公信力
刑罚现代化本体初论:目的与路径
中国刑法立法晚近20年之回眸与前瞻
断盐也是一种刑罚
英国司法周开幕 系中国法院首次举行国别司法周活动
刑法修正案的立法方式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