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人民服务”风雨60年

2004-10-22

瞭望东方周刊 2004年38期
关键词:张思德为人民服务时期

贾 葭

走过西长安街,新华门内题写着“为人民服务”的影壁熠熠生辉,从1967年3月至今,这5个大字就伫立在此,昭示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宗旨。从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算起,这句话成为执政党的座右铭整整60年。

60年来,“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始终被提及,而60年的风风雨雨中,“人民”这两个字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曾经的对立面:私营企业主,今天已成“人民”的一员,也是被“服务”的对象。

更深层次的变化在于,“人民”的群体已经出现阶层分化,各种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在这样一个社会发生巨大变迁的时代,重新理解并坚持“为人民服务”更显重要。

“反动”标语打动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最早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追悼大会上的发言,9月21日由《解放日报》发表,并由新华社转发,从此这句话就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慕丰韵当时就职于中共中央社会部。据他回忆,1942年,边区政府的一个县长被雷击致死,其后延安便出现了一条“反动”标语:“雷公打死毛泽东。”

在接到边区政府保安处汇报之后,毛泽东便派人下去调查。原来这句话出自一个农妇之口,她抱怨边区政府向农民征粮太多,导致自己家里都没有吃的。毛泽东当即和她谈话,了解情况。

“应该说,‘标语事件打动了毛主席,从而使他更加深入地思考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这起事件也是促使毛主席提出‘为人民服务的一个重要原因。”

慕丰韵对《瞭望东方周刊》说,“随后党就开始号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始在延安搞大生产运动,两年就丰衣足食了。”

在张思德去世之后,毛泽东给警卫队长古远兴下了三个指示:“第一,给张思德身上洗干净,换上新衣服;第二,搞口好棺材;第三,要开个追悼会,我要去讲话。”

“事实上,借着这个追悼会,毛主席还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教导投奔延安的革命青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慕丰韵说。

他说,当时投奔延安的青年们来自不同的阶层,知识构成也不同,很多人并不清楚革命是要干什么,这是毛主席发表这篇讲话的另一个理由。

慕丰韵补充道,“毛主席亲自给张思德开追悼会,就是告诉大家,革命队伍里,没有职位高低,不分官大官小,大家都是为人民服务,是平等的。”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主任谢春涛认为,“当时提为人民服务,最大的服务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是中国共产党给自己的任务。谁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说得很清楚,‘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服务谁?人民。”

谁是人民

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后,“为人民服务”便成为执政党的核心理念,一直延续至今,而“人民”这个概念在60年里却变化了不少。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人民”这个概念在先秦就已存在,其含义跟现在“人民”的含义无甚差别。很久之前,封建统治者就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这其实是传统文化与人文思想的组成部分,毛泽东用最简单的话概括出来了。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人民就是普通群众、老百姓。在古代,与人民相对应的是君臣,现在与人民相对应的就应该是各级觉政干部,‘人民其实是个社会学概念,但是在我们国家却被赋予了更多的政治寓意。”

谢春涛说,延安时期之所以提出“为人民服务”,是因为中共有敌人。在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之外的人,都是敌人。划分敌我界限,这个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

“可以说,当时纯粹就是政治概念,我们不仅有阶级敌人,还有民族敌人。比如说,你只要不做汉奸,那就是人民了。这个概念很宽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概念更宽泛。拥护社会主义、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都是人民。“可以说,人民的概念有了一次回归。”谢春涛说。

在1957年“反右”之前,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此时,国内的政治斗争比较尖锐,毛泽东认为需要划分敌我,又把“人民”转化成为一个新的政治概念。

“但是在当时,作为人民对立面的敌人是想像山来的。”夏学銮说。

现在没有了阶级斗争,凡是守法的中国公民都是人民。所以现在“人民”又是个社会概念,这是相对于公职人员来说的。邓小平曾经提出,“既当官,又当老百姓”,是说党员干部不能脱离人民,连他自己也说是“人民的儿子”。

“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毛泽东是把民族资本家列在人民之内的。虽然以前资本家是我们斗争的对象,但是如今很难说哪一个特定阶层是我们的敌人。因此特别强调斗争谁,团结谁,意义就不是很大。”

谢春涛说,“中共建政以来,今天‘人民的概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最广的。”

怎样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是一个缺乏主语的祈使句。长期以来,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理念,这句话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

在60年里,中共经历了3个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时期,和平建设时期。谢春涛说,在不同的时期,人民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为人民服务的内容也不尽相同。

如果按照大阶段划分,那么1949年之前最大的服务内容就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政权,1949年之后就是利用政权来为人民造福。

抗日战争时期,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抗击日本侵略。此后为人民服务则是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如果要细分,每一个时期的重要政策都是为人民服务。比如,在根据地实施的减租减息政策,抗战后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等等。

谢舂涛认为,中共在执政后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就更广泛了。简单地说,为人民服务就是最大限度地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和合理要求。

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利益,这些群休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利益要求就不一样。同一个群体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要求。而中共的任务就是要满足这些群体的利益。

而满足的方式和以前不同,以前的“为人民服务”更多是单向度的,而现在“为人民服务”是要与人民达成一些基本共识,比如建立一个法治的政府,比如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些都是以前所没有过的。

谢眷涛认为,不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以人为本”,都是对“为人民服务”的继承和发展。只要中国共产党执政,为人民服务就不会过时,就必须坚持。

猜你喜欢

张思德为人民服务时期
为了人民 服务人民
张思德: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张思德“尝”百草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新时期“中国梦”视域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