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盟国家如何考核官员政绩

2004-04-09

党员文摘 2004年10期
关键词:政绩老百姓官员

青 木

考核政绩有11个指标

在欧盟国家,政绩主要有三大内容:一是经济绩效。即要求地方政府在提升经济总量的同时,也要在结构合理的前提下提升经济质量。二是社会绩效。它包括社会公共产品供应及时到位,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有序。三是政治绩效。主要指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

欧盟国家对官员的政绩考核围绕联合国制定的“民生指数”展开,大致分为11个指标,如社会保障率、失业与就业率、家庭收入增长率、教育实现率、生态和环境指标达标率、社会治安破案率、重大责任事故发生率、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并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适应能力等因素作为主要考核项目。

为做到有法可依,欧盟各国在考核官员政绩方面纷纷立法,如英国的《公共服务宪章》、德国的《政府绩效评估法规》等。与此同时,欧盟还制定了考核各国政府绩效的“共同协议”,作为裁减人员、正式任用、重新指派工作、降职免职、培训、工资晋升、发放奖金以及罚款、扣薪、降薪、减少退休金、取消退休金等处分的依据。

在欧盟国家,对政府官员的考核一直沿用两个评价体系,一个是政府部门的自我评价体系,另一个是社会评价体系。在完善上级部门考核制度的同时,他们很重视系统地听取社会评价。社会评价政府绩效的渠道有三种:一是某一政府所辖范围内的机构以及老百姓的评价。二是媒体的评价。由于媒体的报道(尤其是批评报道)通常以追求客观、准确为前提,在考核官员的过程中媒体评价不可或缺。在注重媒体评价的同时,考核机构也很注意防止人为“吹捧”。三是社会中介机构特别是调查机构的评价。

典型国家的不同做法

欧盟各国中,政绩考核应用最持久、最广泛的当属英国。它遵循的是“贵族型政绩考核”。英国高级文官大多出身于上流社会,在官场、尤其是上层官场内的贵族色彩较浓。所以,他们的政绩考核不免受到自身阶级意识的束缚,不易保持超然公正的立场。但英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国家审计署参与对政府绩效的评估。

相比之下,法国政绩考核更体现“中央集权化”。各级地方政府人事制度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不得各自为政。强调公务员直接对上级负责,一般情况下奉命行事。但这种方法也有弊端,那就是主管领导可能出于遏制下属发展、保住自身权位等目的,对下属进行不公正的评价。

《德国政绩考核条例》规定:“官员的录用、任用、授职、晋升,只能依据官员的资格、胜任工作的能力和工作成绩来决定”。地方官员的主管机关——联邦人事委员会只负责协调、联系和指导,具体管理则由各部门自行负责。内政部负责监督联邦人事委员会和纪律检察官的活动,内政部在官员管理上有极大的权力。有趣的是,德国对官员划分优劣的重要标准是看他们在工作中有没有出现过失误,有没有给社会造成损失和伤害,有没有让公务员的公众形象因为自己行为的不检点而受到影响。

虽然欧盟各国在政绩考核上已经有了明确的导向,但是某些地方官员还是因为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被摘了“乌纱帽”。

布朗舒瓦格是德国北部一个有十万居民的小城市,这里虽然不是很富裕,但人们安居乐业。不过自从本恩德市长来了之后,一切开始改变。首先是市内建起了一座座厂房,接着全州最高的电视塔建成投入使用,直到他准备把市中心最大的森林公园改建成游乐场时,老百姓才“如梦方醒”。经过由议会、司法、环保等部门组成的“政绩考核委员会”调查,这位市长为自己捞政绩的“私心”被曝光。最后,本恩德被赶下市长“宝座”,受到法律严惩。

政绩考核遵循四大原则

纵观欧盟各国政绩的考核标准,可以清楚地看到其遵循的四大原则:

第一,对国家忠诚原则。欧盟国家认为,只有对国家高度忠诚的官员,才会以积极行为来消除对国家的危害。官员任职要宣誓效忠国家、宪法。

第二,以老百姓为主体原则。官员政绩考核,歸根到底是为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官员的政绩也需要加入老百姓的评价,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只有这样,所有的数字和政绩才有意义。

欧盟各国把各级政府的基本功能定位在进行公共服务上,将政府官员的政绩列入制度建设范畴,把直接服务于公众的指标如公共卫生、公共环境、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等排在经济增长目标之前。

第三,公开、公平原则。健全舆论监督机制,政府工作内容对社会公开,舆论进行全方位的跟踪与监督,以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不透明度,让政府的运作过程展示在阳光之下。政府职能公开化的做法之一,就是定期公布老百姓提出的问题由谁处理、由谁监督、何时完成及向谁投诉。

第四,科学的发展观原则。欧盟各国有一个共识: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不仅仅需要“仓廪实”式的小康,还需要满足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公民权益不会被随意践踏和侵犯、周围有良好的居住环境等。成就这些软环境不仅需要经济条件的改善,更需要优质高效的公共行政服务和健全公正的司法体制。

可见,发展经济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人类的终极追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认为,政府必须放弃全能政府的治理理念,回到公共权力本身,回到公共事务本身。

(张波、向东、衍军荐自《环球时报》 本刊有删节)

猜你喜欢

政绩老百姓官员
把“痕迹”当“政绩”不可以(漫画说纪)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搬迁后,老百姓能否快乐起来?
老百姓的话
森林城市不能沦为“政绩工程”
老百姓的福
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