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经济:一种发展模式的创新

2003-04-29

中国市场 2003年11期
关键词:夏青废弃物垃圾

杨 越

记者:夏教授,您是我国环境科学领域卓有成就的著名专家,曾多次参与国家重点环保工程规划的制定,从理论到实践都有颇多建树。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环境经济高峰论坛”上,您所做的关于循环经济与国际环境标准问题的论述,使与会者对循环经济体系建设问题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您能否给我们的读者谈谈这方面的理论和发展趋势。

夏青:所谓循环经济,乃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循环经济的概念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德国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最早提出并推进的,它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它是人类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发展模式反思后的创新。回顾人类社会所经过的漫长曲折的历程可以看出,由于技术水平和知识积累的限制,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崇拜到征服、再到和谐相处的过程。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物质财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积累。与此同时,人类也为大量消耗资源、毫无限制地破坏环境付出了沉重的社会代价:世界人口激增,自然资源枯竭和环境的严重退化,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很难继续下去了,必须选择新的途径。

记者: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没有它的必然性?这是不是我国同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

夏青:从世界范围来看,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必然性。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那些发达国家,在环境和资源的巨大压力下,开始逐步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从大的方面着眼,其一是管理战略的需要。大量废弃物的快速增长需要有新的管理战略,这也正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初衷。例如,日本从1990年开始提出垃圾减量化问题,并使东京的垃圾年增长率从8%降到1998年的5%以下。但即便如此,仍有大量的垃圾产生,使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急剧下降,新建又要占地。这就不得不考虑废旧物资的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因为它既可以少产生废弃物,又可以减少垃圾填埋占地,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其二是解决资源过度消耗的客观要求。由于工业化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所剩不多,而矿产资源本来就少,客观现实要求对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否则就要花费大量资金到国际市场上去买资源,而资源短缺是个世界性的问题。我认为这是我国同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从近些年的发展来看,我国一些大城市与发达国家相比消费水平并不差,垃圾问题、资源的回收问题已十分迫切。

记者:请您结合我国国情谈谈发展循环经济将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产生怎样的影响?

夏青:从我国国内情况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是唯一出路。尽管我国矿产资源储存丰富,但人均资源相对较少,在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的同时,环境也受到严重的损害。一般认为,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取决于人口数量、消费增长和技术能力。我国的环境承受能力面临着来自这三个方面的严峻考验。

在人口方面,2000年我国人口已经达到13亿,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4亿,增长的人口需要相应的资源环境容量做支撑;

在经济方面,2000年我国人均GDP为800美元,在未来将以每年7%-8%的幅度递增,至2020年国内经济总产值将达36万亿元,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必然伴随着相应的环境影响;

在技术方面,我国当前仍具有高消耗、高排放的明显特征,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不利于环境的技术状况和工艺水平将给我国的环境状况带来叠加的压力。如:我国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的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2002年全国煤耗近14亿吨,其中火电耗煤近7亿吨,2010年煤耗18亿吨,2020年预计达23-25亿吨,火电耗煤2010年即达10亿吨,2020年达15亿吨,仅电厂耗煤就超过2002年全国总耗煤量。因此,按照“自然资源一产品和用品一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减少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是善待地球的经济发展方式,它要求与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向生态化转向。转向。循环经济是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兼而有之的双赢经济,它不仅能带来环境效益,而且能带来经济效益,是“点绿成金”的经济。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说是题中应有之意。

记者:您认为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其核心原则是什么?

夏青:在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发展循环经济就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的体现就是它的“3R”原则。循环经济要求以“减量化(REDUS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而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记者循环经济的三原则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夏青:让我们先看看减量化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特别是无害于环境的资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和消费目的,它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换句话说,对废弃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加以避免。在生产中,制造商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原料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产品质量轻型化、产品包装简单朴实化等,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例如,在消费中,人们选择包装物较少的物品,购买耐用的可循环使用的物品而不是一次性物品,以减少垃圾的产生。关于再利用原则。它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利用,要求制造商尽量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也就是说,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在生产中,制造商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例如使用标准尺寸设计中可以使计算机、电视和其他电子装置非常容易地被折解,便捷地升级换代,而不必更换整个产品。在生活中,人们可以将可维修的物品返回市场体系供别人使用。

关于再循环原则。它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它是针对输出端的方法,能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废品的回收利用和废物的综合利用。再循环能够减少垃圾的产生,制成使用能源较少的新产品。再循环有两种,一是原级再循环,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再循环后形成原来相同的新产品。例如,将废纸生产出再生纸,废玻璃生产玻璃,废钢铁生产钢铁等;二是次级再循环,即废弃物经过处理、加工,变成与原来不同类型的新产品。原级再循环利用再生资源比例高,而次级再循环利用再生资源比例低。与再循环过程相适应,消费者应增强购买再生制品的意识,来促进整个循环经济的实现。

很显然,通过再使用和再循环原则的实施,反过来强化了减量化原则的实施。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国外在循环经济的实施方面主要采取的运作模式。

夏青:借鉴世界各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归纳起来,循环经济的实施一般分为:企业层面、区域层面、社会层面。

从企业层面来看,它属于小循环的范畴,是以单个企业内部物质和能量的微观循环作为主体的。它是以清洁生产为导向的工业,用循环经济的思想设计生产体系和生产过程,促进本企业内部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即在企业内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废料回收生产技术和推行污染零排放的生产全过程控制,全面建立节能、降耗的现代化新型工艺,以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区域层面属于中循环范畴。根据生态系统循环、共生的原理,通过各个组团之间的交通网络衔接、环境保护协调,地区资源共享和功能互补等,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实现综合利用,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通常是以生态工业链或生态产业园区的形式出现,把不同的工厂联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得这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这种生态链甚至可以扩大到包括工业、农业和畜牧业在内的不同产业领域。

在社会层面上,它是一种大循环。在这个层面上,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大循环有两个方面的交互内容:政府的宏观政策引导和市民群众的微观生活行为。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不仅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遏制废弃物的泛滥,而且比利用矿物原料少耗能,少排放污染物。

夏青简历

夏青教授是中国环境规划、环境标准、环境标志领域卓有成效的著名专家,现任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教授。从“六五”至“十五”,多次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多次主持、参与国家大型环保工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环保理论研究中有创新,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21部。

猜你喜欢

夏青废弃物垃圾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垃圾去哪了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全家拍视频,一起笑到老
逗趣的“中年之爱”:陪你直到地老天荒
逗趣的“中年之爱”:愿陪你一起疯一起闹
逗趣的“中年之爱”:陪你直到地老天荒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倒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