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说我说《西游记》

2003-04-26计建华

人民教育 2003年16期
关键词:白龙马猪八戒唐僧

计建华

学习的主要意义取决于学生的课堂体验。一个充满生命活力、流溢生命动感的课堂,肯定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并运用自己的智慧保持着课堂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与学生共同生成的课堂。——题记

教学内容

这是我与一年级小朋友上的一节对话课,话题是“你说我说《西游记》”。

课堂实录

片段1:

话题生成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电视吗?

生:喜欢!

师:你们喜欢看些什么电视节目呢?

生:我最喜欢看《米老鼠和唐老鸭》。

生:我喜欢看《奥特曼》和《光能使者》,里面许多人都会变。

生:我喜欢看《新白娘子传奇》,里面有许仙,还有杭州的雷峰塔。

生:我喜欢看西游记》,里面有孙悟空。

师:说到《西游记》,告诉大家,计老师也很喜欢。这节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来说说《西游记》,怎么样?

生:好!

看来,学生喜欢的电视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着丰富的想像力。)

片段2:

品评孙悟空

师:你们先说说喜欢里边的哪个人?

生:孙悟空。他很有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他还有一根金箍棒,能大能小。

生:他还会七十二变。

生:我喜欢孙悟空是因为他专门打妖怪。

师:真好,有了本领应该为民除害,做有意义的事情。

【不经意间的插话都是在育人。】

生:老师,我还会演孙悟空。

师:你真主动,以后社会上就需要像你这样积极的人。大家来看看他演得怎样?

生上台演。

【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生:他的手做了这样一个动作(手搭凉栩状),脚也勾起来了,很像。

师:你们想试试吗?

生:想卫

师:那就开始吧。(生演,全班一片猴样。)

师(作唐僧双手合十状问一生):悟空,你在看什么呀?

生:师傅,发现一个妖怪!

师:胡说,我们教室里哪来的妖怪?(众笑。)

生:老师!我有不同演法。

师:你演演看!

生:这地方不行,我要上来演。

生上讲台后,竟然两手来了个虎跳,真是始料未及!)

师:哟,不简单!你有当演员的功底,还会武术。

师:那你们还喜欢孙悟空的什么呀?

生:老师,可不可以不喜欢孙悟空呀?

师(心想这孩子有意思):当然可以,你说说为什么不喜欢他呀?

生:他不是个人,是只猴子。

生:我也不大喜欢他,因为他很调皮。

师:好,你们都有自己的眼光,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不简单呐!

片段3:

小话沙僧与唐僧

师:你们还喜欢里边的哪个人呀?

生:老师,我喜欢沙和尚,因为他很老实,不像孙悟空和猪八戒那样调皮。

师:看来人忠厚老实也是一种品质,我们这个社会就需要一批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生:老师,我喜欢他是因为他是个人,不是猴子,也不是猪。

师:好,你真有眼光,你还能分出猪和人!(笑声。)

(孩子们的眼光有时也是犀利的,在他们梦幻般的世界里竟然如此崇尚人性!)

师:其他人呢?喜欢谁?

生:我喜欢唐僧,孙悟空再厉害,只要唐僧嘴巴一动,就能管住。再说,唐僧是孙悟空的师傅!

生:我也喜欢唐僧,是因为他很普良。

生:老师,我最不喜欢唐僧了!他比猪八戒还懒,他从来就不爱劳动。

生:还有,他自己骑马,叫别人走路。

【孩子们有自己的眼光,自己的视角。他们带着自己对世界初步的观察、感受与思考,带着自己对世界朴素的解读进入课堂。我们大人却早已习惯于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唐僧,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分工,而孩子们眼中的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我为之震惊!】

生:我也不喜欢他,他连白骨精是不是妖怪都分不清。

师:是呀,不分是非的家伙。看来唐僧这师傅也当不长了。下次你写个《西游记后传》,就别让他当师傅了,行不行?

生(笑):行!

师:等你写完了就让我们大家看看,好吗?

生:好的。

片段4:

有喜欢猪八戒的吗

师:有喜欢猪八戒的吗?(生摇头。)怎么了,都不喜欢?你们说说理由。

生:猪八戒爱玩女人。(众笑。)

師:是呀,这八戒生性风流,一开始他还是——(生答:夭篷元帅),可后来去欺侮——生答;嫦娥),就让皇帝派人从天上扔了下来,刚好扔在一猪圈里就变成了猪。

生:老师,不是皇帝,是玉皇大帝!

师:哦,对,老师说错了!现在你成了我的老师了。老师,能和你握一下手吗?

生:可以!

师:谢谢老师帮我指正。

生面带微笑):不用谢!

【教师一不小心造就了一个美丽的错误,不经意间却给了孩子一个发现、批判的机会,教学相长嘛。】

师:还有不喜欢他的理由吗?

生:他又会吃又会玩,不知道做事情。有一次他还把大家的西瓜全吃了。

生:他还很丑。(边说边扮猪八戒丑样:一手掀起鼻孔,一手拉长耳朵。)

师:这猪八戒演得有点像,下次拍戏,你可以去试试!

生拖着腔调):我不要!

师:有喜欢猪八戒的吗?生你看我,我看你,突然有一生举手。)

生:我有时很喜欢他,因为他很可爱,很好玩。

师:真好!你也很有个性,大家都不喜欢,你偏偏喜欢猪八戒!(笑声。)

片段5:

白龙马——一种高贵品质

师:小朋友们,《西游记》里的主人公我们都一一说了。

生:老师,还有白龙马!

师:哦,你看我怎么给忘了。你喜欢他吗?

生:喜欢,因为是他把唐僧送到了西天!

师:老师有个问题,为什么叫他白龙马?

生:老师,我知道。因为白龙马原来是条小龙,他把唐僧的马给吃了,后来知道错了,就变成了马让唐僧骑。

师:哦,知错就改,将功补过,多么好的一种品质!

【教育应该不露痕迹,润物无声。】

课后故事

问:计老师,面对一年级的小朋友,你为什么选择了《西游记》的话题?

答:我个人的理解,新课程视野中的教学,应是在师生沟通与对话中实现生命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学是一种交往,师生在对话中要有心灵的感应、思想的碰撞乃至意见的交锋,而“话题式交往”教学正好能比较理想地体现这一特征。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随意地选择一般的生活话题来实现师生交往,这往往降低了交往的难度,课堂有时反而失去了应有的生命活力。

我尝试以名著《西游记》为话题展开对话,就保证了对话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孩子们虽然还只是一年级的学生,但《西游记》家喻户晓,他们早已从电视中产生了感性认识,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正生活在他们这样的年纪的想像世界中。有了这样的生活经验,孩子们才会在课堂上信手拈来,说东道西,侃侃而谈,这样的语文课,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正符合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同样选名著为话题,如果这堂课换成讨论《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就绝对行不通。因为孩子们没有相应的生活经验作支撑。

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習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请问您在教学中是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生命体验,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并流溢生命动感的?

答: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灵动的鲜活的生命体。我进入课堂前就提醒自己,不要明确表达观点。因为我知道,一旦老师发话,低年级学生的“向师性”、“可塑性”等心理特性便马上会体现出来。而我们希望课堂更多地展现出孩子们的本来面目,这是富有生命活力的教学的起点。本课在谈到猪八戒时,大多数学生都说不喜欢,由于文化传统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他们说的也许是真心话,但不可否认的是,也肯定有人会喜欢猪八戒这个形象,这没有什么好惊讶的。再说,他们喜欢的只是猪八戒的一个方面:可爱。但如果教师没有宽容的态度,没有对学生心灵需求的敏感,学生就不可能把自己的真性情流露出来,就不可能有学生敢说自己喜欢猪八戒。

问:可是,我们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时候,又如何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呢?

答:尊重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更不意味着否定教师的引导,只是这种引导要自然,最好是做到不露痕迹,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有位教育家说过:当孩子们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讲到沙和尚时,教师的一句旁观者姿态的点评,比之空洞的说教更有影响力。同样,讲到白龙马时,教师信口道来的“知错就改”、“将功补过”等语词,也自然给学生以听觉的刺激和心灵的熏陶。当然,引导要达到春风化雨般的效果,仅仅靠语言等技巧性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积淀。

问:最后一个问题,这节课上,师生交往十分自然协调,学生表现很到位,但是不是在所有班级上这样的课都能上得如此自然?

答:我在两个班级上了这节课,但学习效果迥然不同。在另外那个班试教时,由于学生平时自由惯了,没有“倾听”的习惯,课上又过于兴奋,表现欲太过强烈,课堂反而有点失控。而这个班的学生不但主体性强,而且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已。由此,我得到一个启示:新课程实验教师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关注课堂调控的问题。凡事都有一个“度”,一旦课堂氛围过于自由,便很容易失控。因此,在张扬学“三个性的同时,还需要让他们养成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倾听的习惯、学会欣赏同学发言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等等。惟其如此,师生交往才能有节有度,课堂才能焕发出真正的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白龙马猪八戒唐僧
我是一粒沙
被猪骑
猪八戒问路
猪八戒失眠
惹人喜爱
减肥
猪八戒减肥记
白龙马为什么被忽略
西游记
唐僧的私密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