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经济学的发展与创

2001-12-01新施正一张丽君

中国民族 2001年6期
关键词:本学科经济学少数民族

新施正一 张丽君

民族经济学既是一门交叉性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它是70年代提出,80年代建立,90年代发展,历史仅有20年的一门新兴学科。

“民族经济”这一概念,是从客观现实发展需要中产生的。民族经济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经济学理论基础上的一门新型综合性交叉学科。它既是从民族的角度研究经济问题,又是从经济的角度研究民族问题。因此,它含有民族学和经济学的共同范畴。但是,民族经济学决不是民族与经济两个学科一般理论的简单拼凑,而是两个学科理论有机结合形成的独特性学科,它已形成本学科特有的一些理论与范畴。

民族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民族经济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问题,分析少数民族经济特点,揭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性,阐明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和地区经济特殊政策的科学依据,并提出加速发展的宏观战略与可行性建议。

民族经济学既是一门交叉性、边缘性学科,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应用性学科。本学科创建之初,即已制定了“四为、两向、三结合”的基本方针,即: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原则指导下,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民族经济研究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民族地区各项经济建设事业服务、为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工作服务、为培养造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事业方面的专业人才服务;研究工作必须面向教学、面向民族地区;坚持民族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与根本任务、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双百方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如果说民族经济学科不断发展有什么成功经验的话,那么我们就是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指导方针,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民族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

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是我国民族经济学科最早的硕士点和全国唯一能招收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教学单位,也是全国唯一的一所民族经济学研究机构,可以说,民族经济学是我国培养少数民族经济专业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基地。

回顾民族经济学20年的发展历程,这个年轻的学科不仅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且它提出的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成果和建议对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尤其是对推动我国西部大开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民族地区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归纳起来主要有:

第一,关于理论研究方面。民族经济学理论研究成果曾为中央和地方制定民族地区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例如本学科提出来的东西部“差距”问题,并针对“差距”问题提出的“加速发展战略”方针,被有关政策部门所采纳,并在广西、新疆、内蒙部分地区经济建设实践中得到体现,至90年代中期已初见成效。又如我们提出的“双向大循环”理论、80年代的“西部民族地区大开发”理论、“价值补偿”理论等都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在西部地区经济开发和建设中产生了巨大而积极的影响。

第二,关于人才培养方面。民族经济学科已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跨世纪复合型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已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建功立业。例如我们学科80年代培养的近300名大专生中,现在很多人已走上重要领导岗位。90年代培养的博士、硕士人才(其中硕士生180多人,博士生21人,博士后1人,外国留学生10人)中有的已被清华大学、国防大学、中科院、社科院等名牌院所录用;而走上行政工作岗位的已是国家机关的部门领导或地方政府高级行政领导。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个学科已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培养了一支“永久牌”的干部骨干队伍,他们大多数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层干部,一部分人还担任了自治区的主要行政领导职务。

第三,关于学术研究方面。20年来,本学科公开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数千篇,出版学术水准很高的理论专著近百部,如《民族经济学导论》、《民族经济学和民族地区的四个现代化》、《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民族现代化探索》、《中国西部地区市场经济的培育和运作》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专著曾获国家社科奖、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奖、国家民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

第四,关于学科建设方面。本学科自建立以来培养了自己的学术骨干队伍和学科带头人。学科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不仅立足于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研究,同时还开展对国外民族经济的研究;不仅研究经济问题,还研究民族问题、理论思维方法问题等。

民族经济学科20年来,无论是纵的方面还是横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天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进一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这不仅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同时对我们民族经济学科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它为学科的大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对民族经济学科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紧紧围绕着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为西部大开发,为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首先,民族经济学科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研究方向。民族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由于既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又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中的基本原理,由此,在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中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精神、基本原理和基本要求。也就是说,我国民族经济学的研究,必须始终坚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各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为培养造就少数民族经济专业人才服务。

其次,民族经济要想上新台阶,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科自身建设。学科自身建设的怎样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科研能力强的学术骨干队伍和学科带头人。本学科创始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这个学科的发展,需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矢志终身为之奋斗的杰出学术带头人与坚强理论骨干。如果这项工作没有做好,那学科建设也要落空。学科兴旺,需要多出成果;而多出成果,则需要尽快出人才。”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学科自身建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养造就、发现、支持新一代民族经济研究的学术带头人。

第三,民族经济学科将继续为国家和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培养高级专业管理人才。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根据国家和西部地区的具体要求培养创新意识强的知识型、智慧型高级管理人才。

第四,积极开展学术研究活动,不断加强对民族经济理论新领域的探究,进一步拓宽民族经济学理论研究范围,拓展民族经济学理论研究范畴。民族经济学科从创建到现在仅仅20年,在20年的时间里,有大批的学术研究成果问世。其中有些成果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和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新的历史时期,应该说是民族经济学发展繁荣创新阶段,我们将抓住有利时机,深入调查研究,多出高水平的理论创新成果,并针对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我们的理论观点与实际操作性强的建设性意见。

民族经济学科是在中国大地上土生土长的一门交叉性新兴学科。它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不断发展的产物,更是目前我国民族学科研究领域中最热门和最受欢迎的学科之一。可以断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它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围将会向着更高、更宽广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本学科经济学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对策研究
少数民族的服装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给高校授学位放权是教育供给侧改革
关于《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探索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