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弹战,台湾无力向大陆“叫板”

2001-08-06周如鸿

军事文摘 2001年7期
关键词:叫板威力射程

刘 军 周如鸿

中国人民解放军导弹技术是对台军事斗争准备中的“杀手锏”,但台湾当局为了安抚民心,竟称“大陆有飞弹,我们也有”。果真台湾在导弹技术上能向大陆“叫板”吗?

台湾有何“利器”

所谓导弹,指的是自身发动机、能装载爆炸药物并可制导飞行的武器。它由一个庞大繁杂的家庭组成,按作战要求不同区分为不同门类。例如载运核弹的战略导弹重达几百吨,反坦克的小型战术导弹只有几十公斤,其用途、威力的差别不啻天渊。

台湾没有战略导弹,只有战术导弹,包括地地、地空、舰舰和小型的反坦克导弹等种类。除了由美国提供外,都由中山科学院研制,实际上也是借用了美国技术,甚至许多弹体装配的还是进口发动机。台军现役的导弹中,能够用于攻击大陆的威力最大、射程最远的只有一种“青蜂”地地导弹。

“青蜂”的最大射程只有130公里,导弹自重一吨半,装药量只有100多公斤。从台湾发射,最远只能打到福州、厦门及两点之间的大陆海岸,其爆炸威力也不过相当于一般的500磅航空炸弹,因制导能力不强,准确性也比较差。

至于近年来台湾重点研制的“天弓”、“天剑”导弹,只能用于对空拦截飞机。“雄风”一、二型用于对舰攻击,自重只有五六百公斤,射程最远80公里,能用于打击中小型舰艇,用于打地面目标则显得威力小、距离近。美国提供给台湾的“捕鲸叉”导弹也是用于对舰,“响尾蛇”、“爱国者”等是用于对空和反导,都不适用于攻击大陆地面目标。

纵观台湾的导弹库,其型号大都只适用于对付袭击海空目标的防御,根本拿出什么能打击大陆沿海腹地,更不用说内陆的利器。

存在“代差”

台湾最高当政者的喉舌在导弹问题上吹如此大的牛皮,其实倒反映他们对大陆的导弹技术这种“杀手锏”的极度恐惧。中国的导弹技术发展已有40多年的历史。50年代,中国领导人就把发展运载工具与发展核弹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由于被列入国家重点发展项目,经科研人员不懈的努力。至70年代中国大陆的导弹技术就仅次于美、苏,居世界第三位。

中国50年代开始研制导弹,1960年研制出第一代国产地地导弹“东风”1号,射程60公里,弹头重1.3吨。仅以这种最早出产的导弹而论,威力就要比台湾现役的最大的“青蜂”强。随后,中国科学家又完全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地地、地空、对舰、反坦克等门类的导弹,形成一个富有自己特色的庞大导弹家族。

从威力最大的地地导弹来看,1970年中国就用中程导弹发射了一吨多重的人造卫星,其射程可达3000公里。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试验成功,其射程达10000公里以上。90年代以后,中国不仅继续发展了远程导弹,同时也将火箭技术用于民用,还在国际上承揽航天器发射业务。

近些年来,大陆没有对外公布过自己新型导弹的性能,不过通过民用运载火箭的技术指示就可见一斑。1992年发射澳星使用的“长征”2号火箭,起飞重量达460吨,可把重9号以上的物体送上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型火箭(导弹)。用这类大型导弹射击几百公里外的目标,装药量可达几十吨,如果是油气爆装料,虽仍属常规武器,威力可近乎于一枚小型原子弹。

除了大型战略导弹,中国近些年来开发了许多种类的常规中近程导弹。如M-9、M-11,以及最近美国国会臭名昭著的《考克斯报告》中提到的多种弹道导弹、YH-4巡航导弹等,均属此类。这些导弹射程在几百公里至几千公里左右,载药量都在一吨至几吨,而且因价格低可大量生产,必要时能密集射击。它们虽然在大陆的导弹家族中属个头不大的“小弟弟”,可是爆炸力同台湾最大的“青蜂”导弹相比,也要大得多,其射程还要远。台湾当局要求抓紧研究的“天马”、“天戟”导弹,都属射程几百公里的近程导弹,即使在几年后能制成,也远不是对手。

经不起导弹“点穴”

自然,台湾近些年来极力加强军备,也并非没有一点实力。台独势力敢于向大陆叫板,所依仗的重要一点是的近年来进口的大量先进武器。台湾购买武器的顺序,第一位是作战飞机,目的是确保海峡制空权;其次是军舰,目标是控制岛外海域;第三位才是陆战装备如坦克、火炮等。根据台军的战略预想,他们如遇大陆攻击,关键是要在外海阻止对方的海空军接近岛岸。如果真到了解放军能够登陆那一步,只有靠最后的滩头一搏。因岛上地盘太小,几乎没有纵深,无后退的回旋余地,对手一旦上岸后站稳脚,就等于全盘皆输。

出于这种战略设想,在台军方面的装备采购费用上,多年来采取六分法,即六分之三给空军、六分之二给海军、六分之一给陆军。这与世界上通行的陆海空的排列正好相反。

近年来台湾如此大量进口武器,使自身的经济背上沉重负担。其人均收入虽高,经济总量毕竟不大。按汇率计算,其年国民收入总额为2000亿美元,不足大陆的四分之一;如按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购买力标准计算,其经济收入总量则只有大陆的十分之一。然而台湾防务费开支却高达100亿美元,等于用金钱购垒起一个貌似技术先进的空军、海军。这种竞赛不仅对台湾经济严重不利,而且也改变不了自己的脆弱态势。

军事力量的对比不仅在军费、经济力方面,国力资源和地理形势也是重要方面,在某些情况下还具有决定意义。在这方面,台湾处于绝对弱势。其全岛面积仅为3.6万平方公里,为大陆的三百分之一,其中山地又占八成以上,适宜于人口集中居住和开设工厂企业的平地只在台北、基隆、高雄这弹丸之地。那里寸土寸金,台湾当局虽多年来把大量的军用指挥所、洞库建在地下,机场跑道和各种民用设施却只能在地面。这些明显的目标如遇导弹的攻击,特别是对电力供应、通信、交通等要害关节实施“点穴”,海空军根本保护不了,很快会造成全岛经济瘫痪的结局。

TMD不是“安全网”

对于台湾方面想加入TMD系统,以及美国政客想拉其入网的企图,中国政府已经一再公开声明表示抗议。美国政府至今态度暧昧,显然是想将此事作为要挟大陆和控制台湾的一张牌。

从政治上看,台湾当局求助于外国来对付自己同胞,图谋发裂,固然可耻之尤。从军事上看,即使美国允许其钻进TMD,也不等于头上就能罩上防止导弹攻击的安全网。

拦截导弹,人称如同“像击落飞行的子弹一样困难”。导弹固然比子弹目标大,飞行速度却要快几倍,想有把握地在飞行过程中击落它实为世界性难题。1991年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发射的不过是苏联50年代研制的“飞毛腿”导弹,美国用80年代水平的“爱国者”导弹在卫星网引导下拦截,成功率不到一半。拦截导弹,又是一件效费比极低的行动。如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发射的一枚“飞毛腿”买价不过25万美元,美国的一枚“爱国者”却售价75万美元,而且平均发射5枚“爱国者”方能击落1枚“飞毛腿”,等于在经济上要花费相当于对手15倍的代价,才能取得拦截成功的一枚的概率。

台湾与大陆的距离,一般也只有百余公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导弹数目巨大,台湾当局却削尖了脑袋想钻进美国人的所谓“导弹防御”网,真是愚不可及!中国大陆的导弹数量和技术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在台海东岸拦截导弹的难度,也非美国人想像的简单。经济消耗巨大,而只能求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不过到了那时,完全求庇于人,自己也会完全成为他人的棋子,任其摆布。台湾的有识之士,恐怕也不会容忍这种前景。△

猜你喜欢

叫板威力射程
何谓“叫板”?周朝以前婚礼冷清
增大火炮射程的技术策略探究
向人发出挑战为何称“叫板”?
强震的威力
小镜子,大威力
朝鲜新火炮覆盖大半韩国?
超级威力龙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