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雀鹰”与“空中飞人”的部队

2001-08-06

航空知识 2001年7期
关键词:空中飞人飞艇航母

江 东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军事航空技术的进一步巩固与发展,有人开始探讨作战飞机从空中载体上投放以及再回收的可能性,于是便引发出有关“飞艇航母”及其载机的种种试验与研究。

利用当时体形最大、载重最多的飞行器——飞艇熇锤淖俺鏊谓的“空中飞机母舰”的设想,就这么诞生了。因此它比设计开发海上航空母舰要早得多。当时,军方的目的不外乎两点:一是延伸侦察机或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二是为飞艇本身提供实时的积极防御手段。

相关原理的试飞最早出现在1905年。美国人琼·J·蒙特格梅利乘坐简易滑翔机,被从气球上投下后顺利飞回地面,这是将飞行器的起飞点首次移至空中。

1915年夏天,欧洲战事正酣。英国海军飞行员乌斯本中校偕爱尔兰少校乘一架BE·2C型战斗机,由一只大气球载入空中。经投掷后,飞机再次点火进入独立飞行。可惜不久即机毁人亡,试验惨遭失败。

也有人转而想到利用大飞机作为小飞机的空中载体。

由子母飞机进行的第一次组合并试飞成功,发生在1916年的5月17日。一架英国的波特“婴儿”式烞aby犓翼双发水上飞机用它的上层机翼驮着一架布利斯托,“侦察兵”C型烻cout C牱苫同时升空,并在3000米高度将其抛出,后者完成了独立飞行。英国方面认为,如果此项技术趋于完善,便可大大缩短拦截德国来袭的飞艇的时间和大大延伸战斗机的拦截半径。但在此后十几年间,有关试验仍然以飞艇与飞机之组合为主流。

如1918年1月26日,德国首次从飞艇上通过一组钢索,将一架飞机投放成功。当天,一架“信天翁”·D·Ⅲ 型烝lbatros·D·Ⅲ犝蕉坊在1400米高度上,从L·35号硬式飞艇的腹部分离之后,经过46米的自由下坠,终于改平进入正常飞行。不过为了保险,飞机早在未离开地面时就已经提前开车。

本来,德国也许会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但就是因为管理飞艇部长的一句大话,而终止了有关试验。他曾经十分傲慢地说过:我们德意志帝国的飞艇从来就不需要惧怕敌机。

同样,为了加强飞艇自身的安全(不至于在遇到敌机威胁时再向本土求援),英国在R·23号硬式飞艇的下部加装了一块能与索普威斯“骆驼”式(Camel)战斗机的上层机翼翼型紧密贴合的凹面平板。当需要战斗机出航时,战斗机可以迅速从该平板落下,经开车后进入独立作战飞行。1918年11月18日,凯茨大尉驾机离开这艘母艇后,象征性地绕飞艇盘旋了一周,然后顺利落地。后因战争结束,此项试验没有继续下去。

当时的飞艇航母试验存在着一个严重缺陷,那就是子机一旦分离,就再也无法返回母艇,这就给子机的安全返航带来隐患(特别是在外海作业),因此严重影响了飞艇航母的实用。

又过了好几年,直到1924年情况才出现转机。12月15日,美国陆军航空兵(空军的前身)率先实现了子机从母艇上“起飞”之后,再“着陆”(空中回收)的夙愿。丰拓中尉驾驶一架斯佩利“信差”式(Messenger)双翼机,从TC-3型软式飞艇下部的释放架上起飞后,再次飞返母艇的释放架下,并与之对接,顺利完成了“空中系泊”。这次的成功,大大增强了陆航进一步开发飞艇航母的信心。

到第二年的10月15日,不甘落后的英国皇家海军同样完成了类似的试验。哈噶·黑格少校驾驶着德·哈维兰DH·53“哈欣巴德”式飞机从R·33号硬式飞艇上起飞并回收成功。虽然与美国同行所用的“悬挂/释放架”在结构上不尽相同,但工作原理却如出一辙。

1926年10 月,倍受鼓舞的皇家海军索性在上述飞艇的腹部同时携带2架格洛斯特“格列布”式烥rieb犓翼机,作了一次更大胆的飞行试验。首先,一号机利用燃气发生器将发动机成功启动后,由拉格少尉在726米高度;驾驶其中一架飞机飞离母艇。稍后,待母艇攀升到另一高度时,马肯基·理查德中驾驶另一架飞机离母艇而去,与拉格少尉并肩飞行在巨大的飞艇周围。这是飞艇航母第一次载着2架飞机在空中实施“起降”作业。可惜两年后R.33退出现役并被拆除,因此这项试验被迫终止。

在大洋的那一边,美国陆军航空兵却并未停止这方面的试验与研究。1929年8月20日,由哥顿大尉驾驶的渥特·UO-1型双翼观察机被悬挂在一艘委托德国制造的“洛杉矶”号(Los Angeles)硬式飞艇的腹部,进行了携带飞行。8天之后,恰逢举办盛大的航空节。哥顿大尉驾机从机场起飞后,迅速爬高并接近飞艇下部的悬挂/释放架,然后稳稳地让挂钩扣住,成功地将一名飞艇乘客接进飞机座舱,然后脱离母艇飞回地面。如此精湛的空中杂技表演赢得了会场上雷鸣般的掌声。

1930年初,久违了的美国海军为了验证航空兵部部长的一则提案,专门为一艘飞艇配备了一架880公斤重的“普卢夫林”式(Prufling)滑翔机。5月20日,赛特尔大尉驾驶该机脱离母艇飞回地面,此举旨在验证飞艇成员中的地面系留士官,能否在飞艇行将着陆前先行乘滑翔机返回地面,以便为寻找系留物并安排系留作业提供前期服务。但如此“奢侈”的作战配制并未获得采纳。

进入30年代以后,美国海岸空中侦察和舰队空中预警任务基本上仍由飞艇担当,这就进一步加强了海军将飞艇航母纳入到议事日程的决心。

经过仔细考证与准备,世界上第一支、同时又是空前绝后的唯一一支飞艇航母部队终于问世!它由古德异“齐柏林”飞艇公司制造的约185万立方米容积的“阿克隆”号(Akron)和“麦康”号烳acon犃剿矣彩椒赏б约6至8架F9C-2型“雀鹰”式(Sparrowhawk)战斗侦察机组成。

由于这支部队采用了特殊的飞行方式,所以也有了一个特殊而浪漫的绰号:“空中飞人”。这是因为飞机在离开或返回母艇时,要冒很大的风险,就如同杂技演员表演空中飞人要冒很大的风险一样。

二三十年代,正值航空史上所谓的“黄金时代”。在那个年代,千奇百怪的新构思和新机型,连同此起彼伏的竞技飞行层出不穷。这也是飞艇航母诞生的时代背景。

“空中飞人”部队棣属于美国海军“轻于空气的航空器部队”(L·T·A),是一支“重于空气的航空器部队”(H·T·A),它担负着美国东、西海岸的空中侦察与预警重任。

作为其中的主角,F9C战斗机的别名又叫“雀鹰”, “雀鹰”是鹰类猛禽中身影矫健的一类,这恰好又与F9C敏捷娇小的外形不谋而合。

30年代初,寇蒂斯飞机公司为响应飞艇航母部队组建工程的招标,曾推出过一架F9C-1飞机,海军的评语竟然是:此型号不适合由飞艇携带。但念及其外形尺寸和重量都符合招标技术要求,所以被允许作进一步改进,然后参加下一轮竞标。结果,它的改型F9C-2竟然一举中标,成为飞艇航母部队唯一的载机。

1931年10月14日,当公司接到6架F9C-2的生产订单时,距离“阿克隆”号飞艇处女航也就只有7天了。军方还以备用机的名义买下先前竞标用过的F9C- 1和F9C-2两架飞机,使这支部队一共拥有8架飞机。

1932年6月,3架机号为A9056—A9058的生产型F9C-2,在新泽西州的列克哈斯托海军基地正式服役。它们将由“阿克隆”号飞艇携带升空,参加东海岸的警戒飞行。从9月份至12月份,共出动8次,每次留空时间1至3天。在此期间,F9C-2“雀鹰”战斗侦察机实施了多次空中起飞和回收作业。

当然,“雀鹰”飞机的战斗任务远远不止这些例行的差事,它们还结合新战术的探讨,作过一些很有意义的研究性试飞。比如“雀鹰”从母艇上飞离之后,曾转换角色扮演敌机,对飞艇这个大家伙反复进行“攻击”,而飞艇上的射击手则利用照相枪对飞机实施模拟反击,从而分析双方应该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战术动作和措施。

在一个能见度较差的日子里,曾进行过这样的试验:2架“雀鹰”飞机向前慢慢飞离母艇,然后利用无线电不断报出互相间的可视程度,其目的是了解目视发现目标的直线距离。

此外,“雀鹰”飞行员们还发明了一种看似简单、其实非常管用的预警飞行航线。即“雀鹰”飞机沿着与母艇航行方向呈60度夹角的航线、以2倍于母艇的速度斜向飞行,当返航时,再同样以60度反向靠拢母艇,这样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家”。按照这样的组合,每次飞行,海上侦察范围约为370平方公里。对于尚未装备雷达的海军而言,这已经相当满足了。

在其他研究性试飞中,还包括母艇乘员通过无线电通讯为子机随时提供导航援助、以减轻单座飞机飞行员海上的工作负荷。

F9C-2“雀鹰”式战斗侦察机的气动布局,是当时这类飞机的一种典型布局形式:带支柱和张线的机翼、半硬壳式全金属机身、敞开式座舱、裸露的望远镜式射击瞄准具、带流线型整流罩的固定式后三点起落架、用环状整流罩包裹着的星型空冷活塞式发动机,以及两挺巧妙地穿过发动机的前射式机关枪。唯一不同之处,是高矗在机翼上方、又居全机重心附近的一套带钩的铁架子。它是这种由飞艇携带的飞机所特有的关键设施。

当“雀鹰”以每小时120公里(仅比失速速度高出18%)的低速度,飞近母艇腹部那个已经垂下的悬挂/释放架后,飞行员必须准确地将本机那个处在最高点的挂钩挂上悬挂/释放架末端的横杠。经过确认,即可扳动遥控手柄将挂钩锁死,以防止脱钩。此时,一面小绿旗会从母艇上缓缓降下,给飞行员一个“连接成功”的确认信号。然后,悬挂/释放架后面的斜杆落下,将飞机的后背按住,以消除机体的晃动。这样,母艇就可以放心地通过那个悬挂/释放架把“雀鹰”收进飞艇内巨大的机库。为了给后继飞机让出回收舱口,机库天花板上的移动吊车会进一步将飞机挪往其他停机位置。

反之,当“雀鹰”需要离开母艇时,先由悬挂/释放架把飞机放到母艇外面,然后利用母艇电源启动飞机发动机,只要飞机上的挂钩从悬挂/释放架末端的横杠上滑出,飞行员稍加推杆并加油门,即可转入自由飞行。

对此,复杂的操作程序来不得半点马虎,因此对飞行员的操作要求也就更高一些。其惊险程度与杂技演员相比,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空中飞人”部队在每一架“雀鹰”飞机的机身两侧,都画上他们引以为骄傲的卡通画队徽图案——两名身穿黄背心和红短裤的杂技演员飞荡在空中,他们伸出的双手,正努力地想抓住秋千架……

1934年,“麦康”号飞艇携带着4架F9C-2“雀鹰”式战斗侦察机,参加了美国西海岸的一次海空大演习,在它们的对手中包括一艘强大得多的航空母舰。为了延长飞机的作战半径,“雀鹰”第一次挂上了副油箱。

作为“雀鹰”最后的辉煌,它们索性拆除了全部的起落架,和它们的母艇一起进行了壮观的编队飞行。这也是它们最后一次在航空展上为公众表演。

直到1933年和1935年两艘飞艇先后失事坠落,“空中飞人”部队一直是美国海军唯一的飞艇航母部队。听说,1933年海军设计局曾设计过一种侧面极像后来出现的Bf109那样的艇载单翼机,可是从未见过试飞。

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昙花一现的飞艇航母早已被历史淹没。目前还存世的唯一一架F9C-2“雀鹰”式飞机,在一群航空迷的努力下,已完全恢复其原来的风采,被永久安置在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责任编辑:空友 ■

猜你喜欢

空中飞人飞艇航母
航母召唤,舰载机返航
空中飞人
航母爱出糗
空中飞人
我爱航母
在航母上起飞
派个飞艇去火星
飞艇的前世今生(下)
空中飞人运动——滑索
飞艇的前世今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