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大力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

2001-04-28袁贵仁

人民教育 2001年9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队伍

袁贵仁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和提高队伍素质”。新近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再一次强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如何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呢?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一项根本性举措。

一、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师职业有自己的理想追求,有自身的理论武装,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特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思想的启迪者,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者;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教师职业的专门化既是一种认识,更是一个奋斗过程;既是一种职业资格的认定,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自觉追求。中国教师教育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正在从数量发展向质量提高转变,提高质量将成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无论是职前培养还是职后培训,无论是教育机构还是教师个人,都需要以一种新的姿态迎接这一转变。

1.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自然结果,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传统社会是以农业文明为特征的自给自足、发展缓慢的社会。传统教育是经验性的教育,缺乏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基础,缺乏理性的社会保障和管理制度,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提出全面认识和更为具体的要求。现代社会是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科学化、民主化、革命化的社会。现代教育是一种具有科学性、民主性、发展性的教育。现代教育所要传授的知识、技能空前扩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对人才培育的质量与效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与此同时,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必要和可能。

因此,工业革命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学校应运而生。虽然早期的教师教育缺乏现代教育科学的支撑,职业训练的特征远远大于专业的培育。但师范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从经验性教师向专业性教师的历史性转变,意味着教师专业化的开始。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和以电子化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对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自然对教师素质提出进一步的要求。20世纪以后,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教师教育先后经历了从中等教育水平的师范学校教育到高等教育程度的师范学院教育,从师范学院的独立培养到综合性大学的本科教育加大学后专门的教育课程训练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教育学士、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的教师教育体制。这一转变的实质,既是教师教育的质量升级,也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规格提升。近年来,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对教师工作质量和效率的要求空前提高。在这一背景之下,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

2.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确认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一;直是有关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努力的目标,也是世界各先进国家当前教育战略的共同措施。1955年召開的世界教学专业组织会议率先研讨了教师专业问题,推动了教师专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则是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的明确说明。它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它是一种公共的业务。”30年后,这一原则在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同名文件中再一次得到重申。

1986年,美国的卡耐基教育与经济论坛、赫尔姆斯小组相继发表《以21世纪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明天之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同时强调以确立教师专业性为教师教育改革和教师职业发展的目标。卡耐基财团组织的美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还专门编制了明确界定教师职业专业性的文件《教师专业标准大纲》。日本早在1971年就在中央教育审议会通过的《关于今后学校教育的综合扩充与调整的基本措施》中指出,教师职业本来就需要极高的专门性,强调应当确认、加强教师的专业化。1997年,日本教员养成审议会第1次报告,再次强化了对于教师职业专业性的认识。在英国,随着教师聘任制和教师证书制度的实施,教师专业化进程不断加快。80年代末建立了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校本培训模式,1998年教育部与就业部颁布了新的教师教育专业性认可标准教师教育课程要求。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分别从80年代后期开始加大教师专业化教育制度的改革,教师专业化的观念成为社会的共识。

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如何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1.建国以来我国教师整体素质与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队伍的规模和素质都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正是由于有了这一历史性的飞跃,我们才得以承担起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支持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现在,我国大中小学教师1121.05万人,大约是建国初期的10倍。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6.9%、87%和68.4%。高等教育师资的学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正在成为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全国绝大多数在岗教师都经过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教师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和稳步提高。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对教师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对于教师职业专业性的认识也正在逐步深入。早在1986年,国家教委就曾下发《关于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试行办法》,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获得《教材教法考试合格证书》和《专业合格证书》。虽然当时工作的重点是要解决教师的学历合格问题,但是这一文件的许多具体规定,实际上已经开始确认了教师工作在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两个方面的专业性。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确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稍后由国务院颁布的數师资格条例》明确规定: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格。”“不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得教师资格,应当通过国家举办的或者认可的教师资格考试。”2000年又颁布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更加具体、明确地规定了教师资格证书的操作办法。这些法规与其他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标志着我们对教师职业专业性认识和实践在不断深化。

2.21世纪的中国教育需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社会发展和教育自身的改革都对教师质量提出了新的需求。按照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10年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将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得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国家原有的三级师范教育体制中专、大专、本科)将逐步向新的三级师范教育体制大专、本科、研究生)过渡。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社会进步,使中国教育及其对于教师需求的重点从量的扩展转向了质的提高。

当前,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提供广阔空间;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既要做经师,又要做“人师”。这些,都是对教师职业的特别要求。

三、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提高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首先要提高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通过的如强教师在多变世界中的作用之教育》中写道:推进教师专业化是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的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这一文件告诉我们:我们不仅应当从教师专业性事实的角度去认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问题,而且要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高度去看待教育、看待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而言,更需要从国家的整体发展、21世纪中国教育质量提高的战略高度去看待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对教师专业化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一事业的重要性,纠正只要有知识就能当好教师的错误观念,纠正教师的学术水平、研究能力要求不高”的错误观念,纠正教师培养成本低、教师培养不需要专门渠道、特别措施的错误观念,纠正成了好教师就永远是好教师”等错误观念,从而在全社会自觉地持续地推进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1.实现学科水平与教育水平的同步提升。

教师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劳动,教师的专业实际上包括两个专业。一个是学科专业,一个是教育专业。教师工作要求教育工作者既是学科知识方面的专家,又是学科教学和教育知识方面的专家。认为学者即良师”是不对的,以为教师学术水平要求不高也是不对的。优秀的教师既需要有深厚的学术根底,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又需要把握教育的真谛,了解青少年发展的规律,懂得教什么和怎么教,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具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认真负责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发展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2.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深化教师培养制度改革。我国传统的教师培养制度即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作出了歷史性的贡献。随着教师数量要求的基本满足,提高教师质量成了教师教育的重点。教师专业化的问题历史地提到了我们的面前。但我们现行的教师培养制度与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比起来明显滞后。维持现状,就是维持落后,改革现行教师培养制度势在必行。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大教师培养的开放力度,有效地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的要求: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改革师范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拓展学术视野,增强综合能力,提高学术性、研究性,营造教师培养的宽厚学术氛围,改进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性培养的有效性。同时,各师范院校也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类急需人才。

3.加快教师教育一体化进程。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世界教育界都认识到,教师职前培养的功效是有限的,只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步。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的形势下,这种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为此,我国建立了系统的教师培训制度,特别是“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园丁工程,使我国的教师在职培训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如何以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观念整合我国的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还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何从教师专业终身发展的整体需要规划培育目标、协调机构功能、设置课程系统、改进教学方法、确定评价方法,不仅需要有观念的创新,而且需要有制度的创新。

4.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化的制度保障体系。

教师专业化不仅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制度。我国新近实行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就是迄今为止教师专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成果和最有力的保证。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我国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还要不断完善,进一步发挥其促进和保证教师教育发展的杠杆作用。随着对现行教师教育制度的改革,相应的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可制度、教师教育课程鉴定制度、教师教育水平等级评估制度等,也必将逐步建立起来。这样,既可以促进教师培育模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又可以保证全国性的统一标准。

早在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就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深刻地指出:惟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进一步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实现中国教育质量的更大提升,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以对国家和民族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大力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开创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队伍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地方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