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拥抱大地

2001-04-28张桥魏永生李伟晗郭萍

人民教育 2001年9期
关键词:教委中学农村

张桥 魏永生 李伟晗 郭萍

6月的北京,喜迎建党80周年和申办奥运的气息一日浓似一日。满眼的彩旗、鲜花、绿草,盈耳的欢歌笑语和人们的张张笑靥交相辉映。6月11日,由国务院召开的首次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隆重举行。在欢快的进行曲中,李岚清副总理亲自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颁奖。在受奖人中,有一位来自黑龙江省的基层教委主任,他就是呼兰县的韩世惠。当李副总理亲切地握住韩世惠的手说祝贺你时,这位像黑土地一样朴素、深沉的男子汉眼睛湿润了,那捧着奖牌的双手不禁微微颤动起来……

紧接着,《中国教育报》报道了韩世惠在教育部组织的座谈会上所作的关于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发言。列车隆隆地飞奔着,载着归心似箭的韩世惠。夜深了,窗外灯火时明时昧,就像他那无法平静的心,十几年来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一起涌上心头……

上篇

农村教育要姓“农”,才能从“独木桥”走上“立交桥”,路才能越走越宽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在呼兰县某农村有一个公认的好学生,考高中不幸落榜,于是,他甘愿回家去养鸡。可不出几天小鸡雏儿就打蔫了,他只好问大人,但是没有人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他又翻起了旧课本,仍然没有找到答案。就这样,短短的一个月内,他眼睁睁地看着200只活蹦乱跳的小鸡雏儿一个个地死去。

这种现象在当时还不只一个、两个。老百姓对此议论纷纷:“唉,现在的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念的书,啥也干不了。”考上的成了人物,“考不上的成了废物”……

时值20世纪80年代初期,古老的神州大地正沐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春风之中,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村正经历一场伟大的变革。这时,呼兰县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已完成,农民获得了属于自己支配的土地,他们急需人才来指导,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但是,由于多年来形成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农村需要的人才学校培养不出来,而学校培养的人在农村又不适用。正如农民所感叹的,这部分学生是种地不如老子,养猪不如嫂子。

这一切引起了呼兰教委一班人的深刻反思。

当时呼兰县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调查中发现每万名农业人口中,农业科技人员不足6人;平均7000亩地只有一个农业技术人员:全县平均每年升入大专院校的学生近千人,但回到呼兰工作的不足300人,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的更是寥寥无几。

在开展初、高中毕业生去向的调查时发现,全县每年初、高中毕业生有7000多名,而升入,上级学校的每年只有900多名,85%以上的毕业生不得不带着失落的心情回乡务农。但单纯的应试教育使得他们就业无技术,致富无门路。在农民眼里这些文化人并没有显示出应有的聪明才智,他们只不过是一群“书呆子”,有的甚至是“二混子”。

调查还发现,单纯的“应试教育”还造成了初中生的大量流失。因为这部分“流失生”感到升学无望,对学习就失去了兴趣,渐渐地就变成了“干坐生”“陪读生”,他们厌学、逃学直至辍学,使得当时初中生流失率高达20%以上。这一切表明,应试教育是以牺牲“大多数”去换取那极少数为代价的,如果再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只能是越来越背离农村教育的办学方向。

在一次调查汇报会上,县教委主任韩世惠非常歉疚地说:我们搞教育的没有使大多数学生成材,这是我们的失职。农村教育要根植农村这片大地,要姓农,兼顾升学,路才能越走越宽!我们不能再指挥千军万马去挤那独木桥了,必须从独木桥走上立交桥,让每个学生都有路可走,都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农村教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这成了当时呼兰县教委一班人发自内心的痛彻呐喊。

一、实施分流教育,大用中学“两手抓,两手都硬”。

1986年,在韩世惠的倡导和带动下,呼兰县教委紧紧围绕着“一个农业县的教育怎么办”这个中心,首先在农村初中大用镇中学迈出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第一步。在大量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他们大胆地提出了改革课程结构,在完成普通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引进职业教育教学内容,首先探索出了“2+2”分流教育的办学模式。

所谓“2+2”分流教育就是学生读完初二后,一部分升入初三,这部分学生有望升学继续深造:另一部分升入四年制农职班,再读两年毕业。四年制的学生除了完成国家规定的文化课学习内容外,还要学习适合农村就业的专业技术,比如果树培植、农机修理、畜牧等内容的专业课;毕业后发两证,即文化课毕业证书和绿色毕业证书。

改革出台时社会上议论纷纷。有人说:韩世惠想出风头,不抓考大学搞什么为农服务!有些家长一听农字就反感:我们祖祖辈辈种大地,供孩子念书难道就是为了这个?有的领导还说,韩世惠是不想当这个主任了。对分流教育大多数人不理解,就连有些教师也直摇头,别说学生了。一时到农职班报名的学生寥寥无几,报名的也都是低着头进来,两眼茫然地走出去。

改革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这一夜,韩世惠失眠了。虽然分流还不被大多数人接受,但是他认定,分流是对的。就是丟了乌纱帽,也要把改革坚持到底!天刚蒙蒙亮,他就迫不及待地抓起电话催司机:下乡!去大用!

就这样,一连几天,以韩世惠为首的教委一班人和大用中学领导一起走村串户,耐心地做教师、学生和农民的工作。大用中学有的领导和教师还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带头把子女送进了农职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许多心怀疑虑的老农终于被说服了,他们陆续地把自己的孩子送了来,这样首次分流才正式完毕。改革终于迈出了艰难而可喜的一步。

然而,在改革的路上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問题和未知的困难等待着他们。长期以来,由于位试教育的影响,使得许多学校劳技课教师极其短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用中学采取内调、外聘、送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建立了专业课教研组。并与黑龙江省农科院、县农业技术部门建立联系,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校讲课。没有教材,他们就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和师生的实际情况,选编、摘编了《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等富有乡土气息的专业课教材,改变了过去那种“千校一面,万人一书”的局面。

为了上好农技课,大用中学坚持基础知识以课堂教学为主,技能训练以实践教学为主,二者紧密结合,互相促进,克服了“黑板上种田”的弊端。在大用中学的实验基地,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带领学生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他们培种育苗,铲草松土,喷药除害,虽然汗水淋漓,但摘掉了套在头上的分数、名次的紧箍咒,笑容却洋溢在脸上。他们坚持教学内容与学校种植的作物品种相统一,教学进度与农时季节相统一,劳动实践安排与基地管理相统一。“三个统一”使学生既学会了理论知识,又能动手操作,做到了“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大大提高了劳技课教学效果,强化了技能训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基础性是农村初中教育的基本特点,无论是文化课还是农职课,都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石。为此,大用中学在狠抓文化课质量的前提下,还在文化课里渗透专业课的知识。数学课增添了浓度计算、土地测量等;物理课增添了用电知识、机电维修、排水灌溉等;化学课增添了土壤养分含量和酸碱度速测分析等;语文课增添了农村应用文教学,教学生写承包合同书、生产技术方案,阅读掌握各种农药化肥使用说明书等;地理课增添了农业气象、地温变化测试等。各学科紧密结合当地生产实践,使学生感到知识就在身边,看得见,摸”得到,用得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实践、应用、创新的能力。

在调整充实文化课教学内容的同时,大用中学还大胆地改革教学结构,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现状,把学生按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分层次教学,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学习机会,全面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实行了放慢进度、减缓坡度、降低難度的教学原则,采取了慢起动、小步走、先适应、后加速的教学方法,克服了应试教育存在的“一把尺子、一个进度、一刀切”的弊端。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开辟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在巩固、完善“2+2”分流教育办学模式的基础上,大用中学又探索出另外两种办学模式。一是实行分科分流。从初一开始在文化课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专业,成立音体美、汽车驾驶与维修、服装裁剪等班组。确立培养目标,确定教育内容,建立配套的教学设施,配备专业辅导教师,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全面发展,毕业后既可升入专业对口学校继续深造,又可成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骨干。二是实行3十X回归教育。学校把应届或往届毕业生从社会上召回学校,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训时间多则一至二年,少则几个月:培训内容选择周期短、见效快与当地主导产业和家庭经营项目相吻合的实用技术,如庭院经济、棚室生产、家禽饲养等。

由于正确处理了文化课与农职技术课、打好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基础与适应现实掌握实用技术的关系,文化基础课与农职技术课俩条腿走路,几年时间,大用中学这块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田便焕发了勃勃生机。大用中学不但中考成绩连年在全县名列前茅,而且所培养的毕业生80%以,上成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实现了文化课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两手抓,两手都硬的办学目标。

“2+2”分流班的学生,毕业几年就成为当地农村的热点人物。1990年以前达户村吃大米都要靠进口,邵洪香初四分流班毕业后回乡率先开发水田40多亩。她利用在学校所学的农学知识精耕细作,当年便喜获丰收。为了把丰收的喜悦与乡亲们分享,她把许多姐妹聚到自己家里,办起了炕头水稻学习班,姐妹们被邵洪香的远景规划吸引住了,第二年就有20多名妇女加入到了她的行列。几年时间,达户村那茫茫的背纱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现在邵洪香已带动全村使水稻生产形成了规模化,她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水稻专家”。1994年邵洪香被村民选举为妇女主任。担任领导职务后,她不但一如既往地带动全村农民种植水稻,还教育妇女少生快富奔小康,使得达户村成为全镇的计划生育先进村。董家村的毕业生刘志华,利用在学校学到的技术办起了家庭现代化孵化场,年创利润十几万元,成为全县有名的养鸡大王。一人富不算富,他还带动村里的贫困户一道脱贫……这些没有上高中考大学的学生,在农村一样成了令人羡慕的人物。再也没有人说初中生就是初中扔了!

呼兰县没有专设农村成人学校,而是依托农村初中搞成人教育,农村初中既承担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任务,又承担成人教育任务。按照这个标准的要求,在办学体制上,呼兰县教委把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与乡镇中学合办,充分发挥中学自身优势,使之担负起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和培养初、中级专门人才的任务。一个学校挂两个牌子:xx乡镇中学,xx乡镇成人文化学校。实行一校两制,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一校多功能。在组织机构上,学校成立成职教育处,指定一名副校长分管成职教工作。成职教育处主任具体负责成职教育的日常工作和业务指导。在学校建设上,农村文化技术学校要达到五有,即有专用教室有桌椅、有黑板、有照明设备、有图书资料。实现硬件规范化、软件系列化,确保开展成人教育必备的教学条件。在教育资源的利用上,学校统筹制定教学计划,统筹安排教学活动,统筹使用教育经费、仪器设备、实习基地和图书资料等。实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教沟通的办学模式,充分发挥出办学的综合效益。

1992年,在韩世惠的倡导下,呼兰县教委又采取典型引路,点面结合的工作方法,提出在全县建设20所大用式三教统筹的农村初中,使之成为乡镇社区教育基地。

为了加速大用式初中群体校的建设进程,哈尔滨市政府和教委先后4次在呼兰县召开现场会,在全市推广大用中学的办学经验。新上任不久的哈尔滨市教委主任石永明曾专程到呼兰县检查工作,拨专款20万元给大用中学搞基地建设,给腰堡中学拨款5万元作为科研经费。呼兰县委、县政府也为普及大用式初中建设专门召开会议,并下发了实施方案,实行统一部署。呼兰县教委本着吩步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制定了普及大用式初中的工作任务和目标。到1994年底,全县农村乡镇中学全面实施各种形式的分流教育,覆盖率达100%,分流学生占初中学生总数的15%,推进了科教兴县、科教兴乡战略的实施。

改革之初分流难的局面没有了,而且学生也愿意学了。有个叫刘凤龙的学生,分流班毕业了,可还是要求在校多学一年,他现在搞棚室生产,已经初具规模,效益看好。

大用中学的改革赢得了老百姓的称赞,也得到了省、国家教育部门的肯定。1991年,这所学校被原黑龙江省教委授予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中学称号;1998年被教育部授予劳动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并在全国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研讨会上介绍了办学经验。

二、“知农、懂农、爱农”教育从小抓,佟家小学带出个闻名全国的“果树千佳村”。

长期以来,一部分农村孩子不安心在农村。因此,从小学就对他们进行知农懂农、爱农系列教育很必要,这样不仅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就树立起了建设农村、振兴家乡的理想,还为他们升入初中学习职业技术奠定了基础。

呼兰县教委要求全县各小学普遍开设劳动课、自然课,从三教统筹的角度来通盘考虑课程与教学,派专人负贵,做到了计划、教材、师资、基地、考核相配套。这方面的改革以大用镇佟家小学尤为突出。佟家小学从1995年开始实施教学改革,根据当地的地域资源优势引进果树栽培嫁接技术,自编乡土教材。他们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劳动能力,把劳动目标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一、二年级的学生,生活能自理,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三、四年级的学生,能做手工,会果树剪枝、嫁接,会蔬菜栽培、施肥,管理棚室的温度、通风,懂病虫害防治等;五年级的学生,能带动家长种植新品种农作物,能起示范作用。

学校规定,自然课教学中,在讲书本知识的同时,要尽量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学校的基地情况。比如在讲昆虫课时,结合当地常见的病虫害,对害虫进行分析,总结害虫的特点,研究如何防止病蟲害蔓延。

改革出台时,农民反响也很大,许多家长来找学校论理,有个代表人物叫魏章景。他气呼呼地来找校长:一个小孩子能学会啥?好好念书算了!你们这是搞的什么名堂?然而佟家小学的领导和教师还是笑脸相迎,讲明道理,但心里却暗暗发誓,用韩世惠的话说是一定要先做出个样来!

他们从黑龙江省农科院买来20棵品种不同的果树苗,栽种在学校的一块空地上。学生们在专业教师的带领、指导下,精心栽培、护理,进行初步研究,使苹果k9型、苹果123型、苹果梨等试栽成功。由于北方夏短冬长,新培育的果树不经过时间的磨炼就不能算大功告成。但学校还是大胆地扩大了规模,嫁接果树150棵,把校园四周的空地都栽上了果树。第三年,学校的果园便开园了。红色的苹果、粉色的李子、黄色的鸭梨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诱人。那一个个坠满枝头的果实是教师和孩子们汗水的结晶啊!为了分享丰收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学校让师生和老乡品尝水果。佟家小学的果好吃一时不胫而走,香飘十里八村。每天清晨,学校的水果在运往集市的路上就被抢购一空。

看在眼,动在心。1998年春,曾经是顽固的“保守派”的魏章景一次从学校购进果树苗500多棵,把他家的闲田隙地都栽上了果树。第二年果树部分结果,转年就大丰收了。尝到甜头的魏章景又大胆地把庭院都变成了果园,还搞起了苗圃,全年收入超万元。魏章景多年不摸书本的爱人在他的带动下,也在灯下钻研起了佟家小学发给的教材,还忙里偷闲参加了几次短期培训班,如今技术比他还好,被呼兰县妇联授予“科技致富女强人”的称号,呼兰县电视台还专门采访了她。昔日普通的农家妇女,竟上了电视,她的笑脸就像胸前佩戴的大红花一样。而今他们的两个孩子考上了学,家里还买了运输用的汽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魏章景这样的示范户的带动下,几年时间,佟家村5个自然屯800多户全都栽上了果树。北方农民大多没有搞过果树管理,为了减少农民的损失,佟家小学把果树栽培技术编成资料,向农民传播嫁接、剪枝、栽培、防治病虫害等技术,使全村林果业迅速发展。1998年6月国家教育部在呼兰县召开三北地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干部培训班现场会,有13个省168个市她)县共500多人参加,小小的佟家小学一下出了名。同年,佟家村被国家林业局授予果树千佳村的称号。目前佟家村果树已发展到3万多株,仅果树苗一项年收入就达几百万元。佟家村的经济示范效益还辐射到了附近其他市县的农村,像兰西县和绥化市的农民都纷纷来校参观、学习,选购树苗。现在佟家小学每年卖水果和树苗就收入5000余元。

北国的9月,瓜果飘香。在一片果园深处,不时传来几声“二人转”的夫妻对唱,丰收的喜悦伴着歌声从坠满果实的枝头飘向远方……

为了把佟家小学的经验向全县小学推广,韩世惠等一班人多次讨论研究,提出创建300所集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成人教育三位一体的佟家式新型农村小学,把职业教育渗透进来,使之成为村级人才培训基地。

为了更好地发挥小学的辐射作用,全县所有小学在校内都开辟了“三小园”,即小果园、小农园、小菜园,并把适合本地推广的先进粮菜品种引种到“三小园”中。“三小园”成了学生熟悉家乡的园地,成了学生学习、实验的园地,也成了农民参观学习的园地。农村小学把农业科学技术辐射到了千家万户,真正成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基地、农业科技成果普及基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基地。大用镇公立小学在学校基地种植反季节尖椒获得成功,学校积极向农民传授栽培和保鲜贮藏技术,使公立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尖椒专业村。他们种的尖椒还远销到哈尔滨、大庆、大连等城市,年收入上千万元。

目前,呼兰县已把全县300所小学全部建成了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小学。各学校充分利用设施、基地、师资等优势,根据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等农时的特点,利用零散的时间,在田间、地头、炕头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举办短平快实用技术培训班,指导农民浸种、苗床调酸、农药配制及病虫害防治,仅2000年就举办各类农民技术实用班2000多期,培训农村从业人员20多万人次。各村小学还利用寒暑假,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农村实用新技术培训,年培训近20万人次,真正把学校办成培训农民、传播技术的农科教实体和农村社区教育的阵地。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了农民吸收、应用科技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并且发挥了学生联系千家万户的特有优势,开展传递科技信息、技术资料推广等活动,为全县广大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全国妇联于1989年提出的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等活动的开展以及巩固扫盲成果发挥了特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教委中学农村
在偏城的山坡上
防范校园欺凌决不能“捂盖子”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与海淀区教委签订承办亮甲店小学协议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持偈不如吃茶
新农村 新一辈
诸暨市学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