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如何度过第一个寒冷的冬季

2001-01-21

为了孩子(孕0~3岁) 2001年23期
关键词:摄氏热水袋体重儿

●张 湄

1.刚出生的宝宝出院回家以后,室内温度如何控制?

新生儿度过第一个冬天,年轻父母首先要考虑让宝宝住在采光条件好、阳光充足、朝向较好的房间,室内温床宜保持在摄氏20℃左右,这样,宝宝换尿布就不太容易着凉。如果室温太低的话,可考虑开空调调节温度。

2.听说新生儿是很怕冷的,要不要给新生儿穿得多一点?盖得厚一点?包得紧一点?

由于新生儿产热脂肪的分布与成人不同,体温调节功能还较差,因此,一般新生儿的体温是随外环境的温度升高而升高,随外环境的温度降低而降低。因此,适宜的环境温度,对新生的宝宝来说最重要。如果天气特别寒冷的话,室温太低,新生儿易得硬肿症;如果室温适宜,但宝宝穿着或盖得太热的话,易得脱水热,这两种情况都十分危险。

那么,年轻父母怎样才能知道宝宝是冷还是热呢?告诉你一个小窍门:只要用手测试一下宝宝的鼻尖。如果宝宝的鼻尖不冷,那就证明宝宝不会感觉太冷,这样的温度还合适。

新生婴儿应穿着适当、盖得适当,不要用“蜡烛包”禁锢宝宝的手脚,要让宝宝在适宜的温度中活动自如。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冬季,一定要给宝宝提供足够的热卡,也就是说让宝宝吃饱喝足因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保证有足够的热卡供应。

3.新生儿穿多少衣服才合适?

我们不主张给宝宝穿太多的衣服,如果室温维持在摄氏25℃的话,宝宝只需穿两套衣服就够了,一套内衣裤再加上外套;如果室温低于摄氏25℃的话,外套可穿厚一点。

建议年轻父母不要给宝宝穿棉花做的、腰部系松紧带的棉衣、棉裤,因为新生儿很容易出汗,反而容易感冒;如果棉衣太小的话,会在一定程度上压迫新生儿的胸部,影响宝宝的呼吸和运动。有的年轻父母还让宝宝穿着棉袄睡觉,这会造成宝宝睡眠姿势不良。另外,最好也不要给宝宝穿毛衣、毛裤,一方面穿着很不方便,另一方面羊毛、腈伦等纤维容易引起宝宝皮肤过敏。

宝宝的穿着,以不出汗为宜。保持一定的室温,尽量让宝宝少穿衣服,活动自如。如果开空调室内空气太干燥的话,可考虑添加超声雾化加温器,或在厨房里长时间烧一壶水,以增加空气中湿度。

4.如何预防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新生儿寒冷综合症,一般多见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在特别寒冷的地区,如果保暖设施不够完备的话,有感染的或患病的宝宝易得新生儿硬肿症。因此,新生儿一定要注意保暖。在北方地区,刚出生的宝宝可在妈妈的怀抱里取暖。

5.要不要每天给宝宝洗澡,洗澡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给新生儿洗澡,室温最好在摄氏25℃以上,水温宜在摄氏40℃左右。

如果没有空调设备而达还不到这个温度的话,可放置一个浴罩,先在浴盆里灌热水,不要放冷水,待水温自然下降,浴罩里则弥漫着足够的蒸气之后,再给宝宝洗澡。

有条件的话,最好每天给宝宝洗澡;如果没有条件的话,两天洗一次也没有关系。请注意:如果是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的话,最好不要每天给宝宝洗澡。

6.在冬季,新生儿最容易得哪些冬季疾病?如何预防?

新生儿都拥有天然的免疫力,能抵抗不少冬季疾病。一般情况下,新生儿最容易患的是感冒,因此年轻父母预防感冒要从自己做起,以免将病毒传给宝宝。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室内每天通风两次,通风时空气要对流,以20分钟为宜,但要注意不要把宝宝放在通风口。

此外,注意不要让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亲支接触、探望宝宝,必要时,可用醋在室内熏蒸,进行空气消毒。

7.可不可以让新生儿接触冷空气和晒太阳?

我国许多地区至今仍保持着这样的旧俗:新生儿不能出门。其实在许多国家,宝宝出生后两三天父母就带着他出门和晒太阳了。因此,在天气暖和的时候,年轻父母也可带未满月的宝宝到户外活动活动,如散步等,接触一下冷空气和晒晒太阳会使宝宝长得更结实。

8.如何护理低体重儿或早产儿?

护理要点是:A.保持适宜的室温。室温对低体重儿或早产儿尤为重要,年轻父母可根据宝宝的体重来调节温度。一般来说,如果宝宝的体重在2-2.5公斤之间,室温最好维持在摄氏20℃以上。如何没有空调设备的话,在北方,土坑是很好的保暖设施。其他的地区宝宝则可用热水袋取暖,但热水袋只能使局部保暖,要多放几个在宝宝的身体周围,热水袋一定要用布包裹起来,不要紧贴宝宝的皮肤,水温在摄氏50度左右,防止烫伤。

B.预防感染。对于低体重儿或早产儿来说,多吃母乳能提高免疫力。如果宝宝吃的是配方奶,年轻父母一定要注意喂奶用具的消毒、灭菌,喂奶者的手也要清洗干净,以免宝宝发生肠道感染。

C.注意观察。尤其是在天气寒冷的时候,要注意宝宝皮肤皱折处是否有脓疱、糜烂,脐部是否发炎?宝宝一旦发生感染,很可能会发生新生儿败血症。

猜你喜欢

摄氏热水袋体重儿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挑个热水袋好过冬:看看哪种热水袋凉得最慢?
谁去买早餐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
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预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