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画百年回眸(下)

2000-06-14海:朱浩云

收藏 2000年7期
关键词:画派张大千中国画

海:朱浩云

四、五大流派

交相辉映20世纪中国画坛呈现了众多的流派,它们为推动中国画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流派中,以海上画派、京津画派、岭南画派、金陵画派、长安画派影响最大。

海上画派诞生于19世纪末,强盛于20世纪。19世纪末的上海既是西方殖民者渗透中国的桥头堡,又是中西文明的交融点。为此,全国各地的画家纷纷云集上海,为海上画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在19世纪末,以赵之谦、张子详、任熊、任熏、任伯年、任预、虚谷、蒲作英、胡公寿等名望最高。到了20世纪,海派画家犹如接力棒,一棒接一棒,涌现了一大批画家。民国时期享誉画坛的有吴昌硕、钱慧安、黄山寿、陆恢、倪田、吴石仙、程璋、王震、吴桐、黄宾虹、赵叔孺、吴湖帆、张善子、张大千、张聿光、熊松泉、林风眠、刘海粟、冯超然、贺天健、钱瘦铁、丰子恺、汪亚尘、缪谷瑛、陶冷月、陆俨少、赵子云、朱屺瞻、谢稚柳、关良、吴徵、吴子深、张石园、唐云、江寒汀、张大壮、陆抑非、袁松年、沈子丞、谢之光、应野平、杨之光、杨善深、王玉珏、朱之侯、王个、孙雪、李秋君、陈小翠、吴青霞、周练霞、戈湘岚、郑慕康、朱梅村、申石伽、胡若思等。新中国建立后,又涌现了一批海派画家,如程十发、刘旦宅、陈佩秋、富华、林曦明、俞子才、韩天衡、张桂铭、施大畏、陆一飞、萧海春、钱行健、毛国伦、杨正新、陈家泠、胡振郎、车鹏飞、乐震文等。海上画派为中国古代传统绘画和现代中国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同时一扫当时画坛死气沉沉的摹古之风,奠定海派在近现代画坛的特殊地位。海上画派的特点:一是学习民间、借鉴西方。二是海派画家大多是以卖画为生。三是没有固定的风格,但有各自的个性。海派画家绝大多数是品学兼修的文人画家,许多画家诗、书、画、印皆善。如吴昌硕、张大千、赵叔孺、赵子云、钱瘦铁、王个、韩天衡等。四是包容性强。海上画派并非指上海籍的画家,而是指各地云集上海的画家,如嘉定的陆俨少、松江的程十发等。真正在上海出身的画家可谓凤毛麟角。

京津画派主要指北京和天津地区的画家。基本上沿袭了清代正统派的画学思想,标榜清代“四王”,强调继承古法。民国时期的代表画家有金城、陈师曾、齐白石、蒋兆和、溥儒、刘奎龄、胡佩衡、陈半丁、陈少梅、江采白、姚茫父、王梦白、汤定之、王雪涛、董寿平、李苦禅、周怀民、吴作人等。新中国成立后的代表画家有李可染、白雪石、田世光、启功、孙其峰、崔子范、俞致贞、贾又福、刘力上、杨延文等。京津画派的特点与海上画派大致相同,没有统一的艺术模式,创作自由。

岭南画派是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体系,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现代名家徐悲鸿、张大千、傅抱石、潘玉良、蒋兆和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岭南画派提倡“取材生活,反映现实,面向群众,雅俗共赏”。技法上主张“折衷中西、融会古今”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绘画体系。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高剑父是岭南画派的领袖,早年曾留学日本。他是一位全才,工笔、写意、山水、人物、花卉、草虫、禽兽、书法无所不能,创作大胆融合传统绘画的多种技法,又借鉴日本画、西洋画,重视透视和立体感,作品多用色彩和水墨渲染来表现形象和质感,往往能取得无骨而立的效果。他的弟弟高奇峰成就也很突出,特别是动物画很有特点,气势不凡。他笔下的雄狮、猛虎、松鹰被孙中山认为是革命精神的代表,其作品很受港台澳和东南亚一带藏家的青睐。陈树人也是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民国时期享有很高的声誉。陈擅长花鸟、山水、诗词、书法,作品注重写生,追求恬淡隽秀的情趣,尤其是所绘的柳条、芦苇和竹竿最见精神和风格。除“二高一陈”外,尚有何香凝、高剑曾、赵少昂、赵少强、黄幻吾、黄君璧、张书旗、黎葛民、方人定、关山月、黎雄才、林墉等。

金陵画派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由居住在南京地区的一批画家组成。他们摆脱了古人笔墨,标新立异,个性突出,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和时代感。开派人物为傅抱石,主要画家有钱松劐、陈之佛、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这些画家对20世纪后期中国画坛有较大影响。尤其是傅抱石,他在实践中创造出一种既变化多端又有统一规律的崭新皴法(人称“抱石皴”),用笔恣肆,墨彩交融,气势磅礴,韵致高雅。所作人物又善于将古典诗词的意境美与绘画艺术的形象美融为一体,意态潇洒,神情秀逸,风格高古。

长安画派是聚集在陕西西安的一批画家。他们高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大旗,把绘画题材伸向少数民族、田园风光、塞外辽阔的草原、积雪的祁连山、风沙弥漫的戈壁滩、大西北高原等。作品用笔粗犷,富有诗意,形式感人。开派人物为赵望云、石鲁,主要画家有何海霞、黄胄、刘文西、方济众、康师尧、王西京等。长安画派画家中最为杰出的当推石鲁和赵望云。石鲁曾被誉为“中国的凡·高”,他以“野、怪、乱、黑”显示他强烈的个性与天才。运笔多顿挫、粗犷有棱角。后期作品达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具有吸引人、感染人、启迪人的魅力。而赵望云的作品多表现现实生活,反映人的精神面貌,绘画常把山水和人物相结合,画风质朴浑厚。他的毛驴很有特色,笔简墨润,神形兼备,活泼可爱。

从以上五大流派的走势看,大多已呈现出由盛至衰的态势,有的画派已成强弩之末。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现在的画家学识修养和传统功力已远不如以前的画家。如何重振画派雄风已是摆在当今画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五、国画教育走向院校

众所周知,中国画这门艺术的学习师承性很强,拜师学画、临摹前人作品是公认的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实际上中国古代绘画教育都是走这条路。同样,20世纪私人授徒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培养了不少知名的画家。如吴昌硕的弟子王震、潘天寿、陈半丁、王个、赵子云等;张大千的弟子何海霞、俞致贞、刘力上、田世光等;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李苦禅、娄师白、胡隰青等。但是随着美术院校的诞生,院校的培养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1906年清道人李瑞清率先在南京两优级师范学堂首创图画手工课。1907年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成立,李叔同任西画课,樊羲臣任国画课,姜丹书任图画课、手工课。此后,美术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诞生。在全国颇具影响的有1912年刘海粟创立的上海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前身),当时画坛的许多顶尖人物都在此校任过教,如谢海燕、吕凤子、黄宾虹、谢公展、陆抑非、诸乐三等。1918年北京成立了艺术专科学校,郑锦、林风眠、徐悲鸿、吕凤子等先后任校长,1950年初改为中央美术学院。1928年由蔡元培倡导创立了西湖艺术院,后改为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林风眠、吕凤子、陈之佛、潘天寿等先后任校长,1950年改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改为中国美术学院。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美术教育,先后在许多省市建立了美术院校,这些院校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美术人才。当今活跃在中国画坛的许多画家都是美术院校毕业。如刘大为、方增先、卢沉、田黎明、林墉、刘勃舒、贾又福、韩美林、刘国松、喻继高、傅小石、徐乐乐、何家英等。今天,院校培养的优势更是显而易见,它不仅云集了当今优秀的画家,而且已建立起一套十分完整的教育体系,为培养国画人才,推动中国画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六、传统绘画走向世界

中国绘画历史悠久,然而,真正走出国门,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却是20世纪的事。这首先应归功于一批留学海外的画家,是他们将传统中国绘画介绍给了海外。如留学日本的李叔同、陈师曾、高剑父、张大千、朱屺瞻、丰子恺、傅抱石等;留学西欧的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吴作人、吴冠中等。

其次要归功于文化艺术交流的扩大,这使得众多中国画家作品能够在国际上展出、获奖,并被海外典藏家和博物馆所收藏。早在20世纪20年代,吴昌硕的弟子王个的国画《刀》、《瓜菱青薯图》就参加伦敦-柏林举办的中国绘画展览,前者获奖,后者被德国东方博物馆收藏。1930年,高剑父的《江关萧瑟》和《绝代名姝》在比利时万国博览会上获得最优等奖杯,同时,赵少昂的作品也获得金牌奖。30年代初,吕凤子的《庐山云》被选送世界博览会,并获中国画一等奖;张大千的《荷花》和《江南山水》分别被巴黎和莫斯科博物馆收藏。1933年,徐悲鸿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苏联等国巡回展出。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绘画在海外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更多优秀作品走出了国门。朱屺瞻、吴青霞等人的作品先后代表中国参加法国艺术沙龙,为中国赢得了荣誉;韩天衡的水墨画《吟鸟图》荣获日本国举办的第18届全国精选现代水墨画美术展览优秀奖……现在许多国家的重要场所都悬挂有中国画作品。如1983年朱屺瞻为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绘制的巨幅《葡萄》。

此外,20世纪有许多中国画家被授予诸多的荣誉称号。如张大千被纽约国际艺术学会公推为“当代第一大画家”。刘海粟被英国剑桥国际传略中心授予“杰出成就奖”,被意大利欧洲学院授予“欧洲棕榈成就奖”,同时被聘为意大利国家艺术院名誉院士。吴作人被比利时授予“王冠级荣誉勋章”,被法国政府授予“艺术文学最高勋章”。吴冠中荣获“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的荣誉。黄永玉荣获意大利总统授予的“意大利共和国骑士勋章”……

笔者认为,20世纪还有两件盛事不应遗忘,一件是1956年张大千在法国与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晤,轰动世界画坛。这次会晤被新闻媒体誉为“东西方艺术的高峰会”,“中西艺术史上值得纪念的年代”。从此“东张西毕”流行世界画坛;另一件是1992年3月26日至5月10日英国大帝国博物馆推出了一项前所未有的展览——《吴冠中个人展》。此次展览是大英博物馆第一次为中国在世画家举办的展览,其意义十分深远。

七、绘画市场方兴未艾

20世纪,我国艺术市场历经了风风雨雨。辛亥革命后,京沪两地名人字画价格暴涨,1916年市场的价格比清末翻了几倍,有的古画甚至涨了10多倍。直到抗日战争前为止的26年间是中国古玩字画市场最兴盛的时期之一。抗战爆发后,国家经济濒于崩溃,民间财力、物力也消耗殆尽,能收购赏玩字画、古董者大为减少,私家收藏终于疲乏困顿,画上了一个无力的句号。但是民国时期画家卖画却是值得一提的,他们参与市场比较彻底,整个市场的运作也比较有序。民国时期张大千、吴湖帆、吴昌硕、溥儒的画价最高。20年代,日本人来买吴昌硕的画,开价达100两银子。齐白石的画起初很少有人问津,好友陈师曾将其带到日本,不仅卖光,而且卖价丰厚,每幅卖到100银元,山水画更贵,二尺长的纸卖到250银元。自此齐白石的画价水涨船高,扶摇直上。“文化大革命”期间,艺术市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许多珍贵的名人字画被当作“封资修”产物而扫入垃圾箱。70年代末,当改革开放的钟声敲响后,我国艺术市场又焕发了新的生机。尤其是80年代初,世界著名的两大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在香港开拍中国字画,大大提升了中国字画在海外的地位。1980年在苏富比拍卖会上,傅抱石的《湘夫人》、《松林人物》分别以19.8万港元和16.5万港元成交;张大千的《竹笋樱桃》仅一平方尺左右,被苏富比拍至2.97万港元;齐白石的《罗汉》被苏富比拍至12万港元。由于当时中国内地字画无法流通,致使许多名家字画珍品流入海外市场。1984年傅抱石的《唐人诗意册》在苏富比创下176万港元的好成绩,令海内外藏家为之震惊。此后中国画市场纪录接二连三被刷新。1987年张大千的《桃源图》在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87万港元成交;1992年张大千的《青城山》在苏富比以748万港元成交。同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市率先举办了“首届当代名人字画拍卖会”,从而拉开了中国内地艺术品拍卖的序幕。一时间各地纷纷成立了艺术品拍卖行,尤以北京和上海最为火爆。1996年中国嘉德推出了傅抱石代表作《丽人行》手卷,经海内外各路买家竞拍,最后在980万元价位上一锤定音,加上佣金合计1078万元,创下了当代中国画拍卖的新纪录。随着香港回归祖国,我国艺术市场已形成了香港、北京、上海三足鼎立的格局。

实际上,中国20世纪名家字画的价格在90年代中期已形成了四大板块,即以张大千、傅抱石、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高奇峰、石鲁为代表的高价位板块;以潘天寿、吴湖帆、黄宾虹、林风眠、溥儒、陆俨少、高剑父、赵少昂等为代表的次高价位板块;以王震、贺天健、谢稚柳、陈师曾、刘奎龄、钱松劐、黄胄等为代表的中价位板块;以张大壮、丰子恺、江寒汀、关良、来楚生、王雪涛、李苦禅等为代表的低价位板块。今天,中国绘画正以独特的魅力向世界艺术市场发起冲击。

以上从几个方面对20世纪中国画发展作了简要回顾。当然,中国画的发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同西画相比,中国画作品内容狭窄,工具陈旧,材料、装裱技术单一……如何改进也是中国画发展面临的一大课题。笔者深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绘画,必将在21世纪的世界画坛上焕发新的光彩,谱写新的篇章。责编亚军

猜你喜欢

画派张大千中国画
传奇大师张大千
中国画
曾熙&张大千:得弟,吾门当大
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最后的辉煌
中国画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远方》中国画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吃货”张大千
《岁有长又长》(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