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人看西藏

2000-06-13边吉

中国西藏 2000年1期
关键词:西藏大学拉萨人权

边吉

[编者按]近些年,西藏成了国内外关注的热点,旅游的热点,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国人到西藏旅游参观,也有一些外籍人士在西藏学习工作,他们是怎评价西藏的社会发展的,他们眼中的西藏是怎样的。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开设一个专门的栏目予以介绍。

这就很了不起了!

巴西人权国务秘书格雷戈里在1999年6月份访问了西藏拉萨。

他说,他是第一次去西藏,在拉萨访问了4天。西藏独特的自然风光很吸引人。西藏民主改革新40年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政府在西藏办了很多实事,做了大量的工作。过去西藏实行的是封建农奴制度,现在西藏有了自己的工业、大学和医院,藏医也很发达。在西藏访问农家时,看到农民的住房比较简朴,但很实用,他们的生活虽然不太富裕,但没有忧虑,这就很了不起了。

西藏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中央政府拨巨款把布达拉宫和其他寺庙维修和保护得那么好,外界还有什么好对西藏的人权评头评足的呢。

他还说,西藏居民充分享受宗教自由是好事,僧人化缘也是可以的,但是现在西藏街上化缘的僧人太多了,见了游客就要钱,这不好,因为他们大多身强力壮,不像是为生活所迫,如果是宗教的原因,也应该有其他的方式。

很显然,今后发展的道路上还会有很多困难,但他深信西藏会向前发展。

若非亲眼所见,我自己也恐怕难以相信

意大利议员占博特在谈到他的西藏之行时说:“西藏给我的印象深刻极了。”他说,西藏宗教享有广泛的自由,我们在拉萨时,见到了许多喇嘛,问他们为什么作喇嘛,他们回答说,那是他们的自由,是他们愿意的,没有任何权势能强迫他们这样做或不这做。

无论在拉萨还是在山南,寺庙都得到了妥善的维修和保护,中国政府和当地的行政部门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还为保护这些文化遗址制定了许多措施乃至法律。

所有的学校都用藏语教课,藏语是西藏学习和工作的必学语言。此外西藏还建起了图书馆和博物馆,成为中国和外国研究藏学的资料中心。

占博特说,我们在西藏访问并非走马看花。我们还到了农民家里,参观他们的住所,询问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在拉萨远郊,我们来到一个普通藏民家里,这是一个4口之家,夫妇俩和两个孩子。他们告诉我,4口之家人口算是少的,一般的家庭人口会多些。这是因为政府在人口政策上对藏族有特殊的优待。主人说,他们的文化水平很低,那是因为那时他们家里穷,上不起学。现在好了,生活富裕了,两个孩子,一个在家附近上学,一个在西安读大学。

古博特说,几乎百分之百的城市和市郊人家都有电视、收录机,还有电冰箱,若不是亲眼所见,就连我自己也恐怕很难相信。现在的西藏,藏民都安居乐业,生活很幸福。这种优越的生活条件既得益于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也得益于当地的行政领导,在拉萨会见的一位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就是一位朝气蓬勃,精明能干的干部。

他们对世界都有大贡献

乌克兰议会人权代表卡尔帕乔娃去年8月份访问了西藏等地,当地的媒体对这位不是官方人士的欧洲人权专家能应邀访问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认为是“绝无仅有”的“大胆之举”。 卡尔帕乔娃十分赞赏地说,中国的人权有自己的国情。温饱问题永远是人口大国的头号难题。中国领导人在保护人权方面首先考虑的是解决生存权问题,即吃、住、穿、行、教育、医疗等基本人权,没有生存权,其他人权无从谈起。

中国人口众多,但耕地很少,温饱问题一直是国家棘手的问题。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中国保持政局稳定,没有民族冲突,这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也是最大的人权保障。

西藏最大的人权是他们的自治地位。自己跑到国外流亡的达赖喇嘛一批人反对西藏现在的自治地位,是因为这里过去实行农奴制,为数不多的上层喇嘛总想恢复这一落后的制度,以保证自己的特权。今天,西藏人是国家的平等公民,他们发展自己的经济、文化,不断提高教育和生活水平。学龄儿童上学了,男女实现了平等,所有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50年代西藏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现在已达到了64岁。虽然西藏现在的经济发展还落后于其他地区,但中央政府对那里的社会发展和宗教遗产保护给予了更多的投入。

我在拉萨开了家自己的公司

在拉萨学过藏语文的德国人约翰尼斯,是西藏大学的第一批留学生。1995年毕业后,感到西藏的旅游业大有前途,就投资在拉萨办起了攀多商贸有限公司。“这些年到西藏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希望能买到有西藏特色的纪念品、工艺品,我就开了这家以生产和经营工艺品为主的公司。”

在西藏已经生活了11年的约翰尼斯,对这里的感情越来越深,3年前,他将妻子和两个儿子都接到了拉萨。现在两个儿子分别在拉萨市第一小学上二年级和四年级。去年,他的新西兰朋友阿拉斯特也带着妻子和孩子来拉萨定居,并成了他公司的一名职员。

不像电影《在西藏七年》描写的那样

在拉萨大昭寺的广场上,来自斯洛文尼亚的丁凯和安德烈面对金壁辉煌的寺庙建筑赞叹不已。他们是成都大学的留学生,利用暑假到西藏旅游。先后参观了布达拉宫、罗布林卡、扎什伦布寺等名胜古迹。丁凯说:“我们在国内看过美国电影《在西藏七年》。来到西藏后,觉得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生活得很幸福,并不像电影里描写的那样。”她说她非常希望她的朋友也能到这里来看一看。

从旅游到读书

来自南美洲危地马拉的拜伦已经是第3次到西藏了。第一次1992年他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汉语时和几名藏族学生一起来这里旅游,对这里独特的民族风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他读了几本介绍西藏的书籍以后,萌发了到这里来工作学习的念头。1994年,他又一次来到这里。两年后,他带着他的美国妻子第三次进藏,在住了几个星期以后,他作出了到西藏大学学习藏文的决定。去年他们夫妻正式成为西藏大学的学生。

“西藏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说起西藏,拜伦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说,“刚来西藏时,我觉得这里的民族、风情、建筑很有特色,当地人很热情,能歌善舞。当时拉萨的交通还不是很方便,西藏大学校园里的草坪很少,树也不多。现在有了改观。特别是城市建设,拉萨的路宽了,城市也更漂亮了。”

猜你喜欢

西藏大学拉萨人权
数字时代的人权何以重要:论作为价值系统的数字人权
西藏“Z 世代”的拉萨记忆与憧憬
习近平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
我国发表《201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2018年美国侵犯人权事记》
次仁朗杰
试论廉洁教育进西藏大学课堂
微软向人权高专办提供500万美元 利用新科技帮助实施推动人权项目
人权蓝皮书
拉萨土豪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