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澳门首任同知印光任

2000-03-24刘建铭

知识窗 2000年1期
关键词:葡萄牙人葡萄牙澳门

刘建铭

澳门已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了祖国怀抱。然而,在葡萄牙统治下的400多年中,为维护民族尊严,捍卫领土主权,一代又一代中华豪杰、仁人志士与葡萄牙殖民者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其事可歌可泣,其人永垂千古。印光任便是其中杰出的典范。

印光任,字黻昌,号炳岩,江苏宝山县市宝山县人,乾隆四年(1736),他出任东莞知县。乾隆八年(1743)年底,为了加强澳门沿海的防务工作,乾隆初年(1736),他被清朝政府选任为澳门第一任同知(小于两广总督而大于县丞之职,同县令级),乾隆十年(1745)11月,他因治理有方、功绩卓著,被调任南澳任职。在任澳门同知的两年间,印光任以德为人、以理服人,与葡萄牙殖民者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了民族尊严,保卫了祖国疆域,为后世所称颂。

仗责葡夷初露神威

印光任上任澳门同知的半年时间内,并不像其他官员那样急于广召下属官员,而是闭门细阅有关澳门的各种史料,调查山川水路及地理等情况。闲时,他便与清正廉洁的官员唱诗答对,谈古论今,尤其视香山(今广东中山市)知县张汝霖为知己。下属官员感到不解,许多人在半年内还未见过同知一面,他们每天得到的只是同知安排的具体事务,完毕后所需做的事便是向印光任的幕僚禀告。但若有人稍有疏忽,便被责杖、扣饷。由于赏罚得当,人们不得不深表叹服。印光任在他们眼里虽好像隔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人们都感受到了他的一种无形的威严。

澳葡自治机构的官员只听说了清朝政府派了印光任来管理澳门,但多日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都不知个中底细,遂命在中国内地的传教士对印光任的身世进行周密的调查,广收情报,细加研究。不久他们便得出这样的结论:虽然印光任当知县时小有名气,但却是个不问事、不做事、不想事的“三不”庸官,可择机羞辱他。

于是,葡萄牙澳门总督科·佩雷拉便派出了300多名葡人押着一名中国商人,前往同知府挑衅闹事。

面对喧嚣之众,印光任从容不迫,凛然正气,用华语和葡语双管齐下,只用了三言两语,便使葡人吱唔含糊、漏洞百出。原来,他们根据指令,在购买中国商人的货物时,硬塞给商人3两金子,尔后谎称中国商人不守法规,欺诈葡人,故而前来问罪,想出印光任的洋相,以便进一步摸清他的底细。

虽然奸计已露,但葡兵们还是摆出一副能奈我何的神态。哪知印光任一声断喝:“来人啦,给他们每人打二十大板!如果胆敢再犯,本官一定从严惩罚!”长期骄横的葡兵初临如此威严之势,吓得六神无主,狂态尽失,一个个被扯倒在地,受木杖“伺候”。执刑的中国衙兵由于对葡兵深恶痛绝,把多年的积怨尽情地发泄在杖责之中,直打得葡兵嗷嗷直叫,大喊饶命。刑后,先前嚣张的葡兵变成了残兵败将,他们怨声迭迭,蹒跚地向主子复命而去。而对那位中国商人,印光任赐予了白银20两,以示安抚。

事后,澳门百姓闻之,无不欢欣鼓舞,反葡情绪剧增。而澳葡总督佩雷拉则哑巴吃黄莲,这才知道印光任不是个等闲视之辈。

智破“报恩计”喝退入侵兵

乾隆九年(1774)8月,西班牙3艘军舰满载兵卒巨炮,在澳门附近游弋,妄图寻机入侵澳门,垄断中国的海上贸易。当时印光任正为修筑澳门海防工事而忙碌,他在听说此事后,便立即派船迎往查问。哪知一位西班牙军官西士古竟狡诈地说是为了“报恩”而来,

原来,头一年的6月,西班牙一支海军和葡萄牙海战兵败后,有两艘船被狂风吹到狮子洋一带,当时印光任为东莞知县,他派人将船只俘获。因西班牙人在海上漂泊多日,弹尽粮绝,只好哀求印光任施恩救生。虽然印光任素闻西班牙人并非善辈,但他还是本着人道主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拨舍粮食,让其平安地返航。西士古便是其中一人。

印光任耳闻报恩者前来,心觉有异。于是不动声色地一面让西士古上岸相见,略加安顿,一面将情况上报两广总督,并派人严密监视海上西班牙人的举动。当听探子报告西班牙人荷枪携弹,两船防范严密,还派人侦察过澳门海防的部署情况时,印光任便断定此举必有侵略意图,于是便作了一番周密的安排。

待西士古等人了解了澳门的防务之后,欲借机辞行,准备返船部署时,印光任设计将其诱至公堂,断喝问罪。当西士古还连连声称是为报恩而来时,印光任步步逼进,层层驳击,言刑并施。惊魂未散的西士古狼狈之至,先机尽失,为保性命,只好老老实实地说明了实情:自去年与葡萄牙人海战以来,西班牙人一直怀恨在心,几欲寻机报复。后经西班牙情报机构调查,葡萄牙在澳门的军事力量比较薄弱,于是便想寻找借口,前来偷袭。

印光任继而慷慨陈词:“澳门自古以来就是我中华民族的神圣领土,葡萄牙人只是暂住这里做生意,你们偷袭澳门,就是侵犯中国领土,我们决不等闲观望。”西士古见大势已去,只好狼狈逃窜而去。

内外兼治立法定规

面对国外侵略者屡次蠢蠢欲动,印光任陷入了沉思:澳门水道很浅,仅有一条供大船航行的深水海道,若不熟悉路径,外船非搁浅即触礁。但外船几次均能顺利进入,这说明海区管理不善,若不加以治理,来自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的巨船重炮,将给澳门带来国土难保、尊严难维的悲剧。

据此,印光任为防止内忧外患,稳定澳门局势,召集了一批有识之士献计献策。通过广纳良言,细加整理,制定了一套管理葡萄牙人和外船进出澳门港口的规定,并刻石公布,严令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和其他外船必须遵守。这就是澳门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七条规定”。

“规定”指出:“外国船只要想进入澳门,必须经海防衙门严格盘查,尔后派人带入虎门,停泊在黄埔湾……如果查得船上有违禁物品,必当严加惩处。”又有“如有人图谋私利,擅自将外船引入港内,要按照偷渡的有关法律条款从重治罪”等等。该“规定”还对夷人寄居澳门的贸易、生活等方面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并且增设了海防衙门,拟定了统巡、共防等措施。

在印光任的努力下,生活在澳门的中国人和葡萄牙人均能和睦相处,互不相犯,附近海域也少有事端,使历经沧桑的澳门出现了短期难得的平静。

《澳门纪略》传示后人

印光任常与香山知县张汝霖往来,或把酒临风,或吟诗赋词,或评论政局时事,并曾作有“……只恐将军画,难分造化5-”和“……纤尘飞不到,谁是广寒仙”的咏志诗文。但印光任并非一介文人墨客,他考虑更多的却是如何干好工作,如何为官一任,振兴一方。一次,张汝霖泪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之后,印光任便发出“本职工作之余,能否为后人做一些值得留念的事呢?”的感慨,当即就对张汝霖说:“澳门自葡萄牙人占有以来,已有200余年了,我最近几天研读史书文献,见古时资料散失较多,后人恐怕难以知悉其时事的变迁了。我想从现在起,一面做好工作,一面追述历史,以备后人查读。”并诚邀张汝霖共同编写此书。

鉴于印光任治澳有方,且广东南澳、广西庆远等地秩序较为混乱的情况,清政府将他调赴南澳任职。临行前,印光任将撰写澳门历史的任务托交继任的张汝霖。后又将草本托给粤秀山山长徐鸿泉加工润色,不料部分文稿因徐的病故而遗失。到乾隆十六年(1751),印光任担任南澳同知、并负责潮州知府事务时,张汝霖恰巧也因公到潮州,于是两人重提旧事,并寻来剩余稿件,奋战数月,终于写成了《澳门纪略》一书,为后人研究澳门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猜你喜欢

葡萄牙人葡萄牙澳门
屯门海战:中西方第一次武装冲突
近代上海葡萄牙人与外侨社会的权势转移
The Hardest Language
澳门回归日
“佛郎机”在哪里?
葡萄牙
99澳门
帝国主义掠夺中国“前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