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韬:模特不是我的主业

1999-06-13文/陈雅萍

现代妇女 1999年10期
关键词:李宁

文/陈雅萍

当他西装革履地从忙乱而有序的办公室中快步走出,那从容、优雅的神情比起他在T台之上的气宇轩昂更多出几分自信。他的头发长及肩头,瘦削的脸庞上一双明目清亮摄人,不笑的时候特别有日本男人坚毅果敢的味道。刘韬有点无奈:“我一直都是短发,只是最近要拍一个洗发水广告,才留了长发。”

身高足有188米的刘韬,出身体育世家,父亲是排球教练,年轻时跟袁伟民一起在中国国家队打排球,母亲在北京体操队当教练,弟弟在大学里打排球。刘韬本人曾是北京排球队队员,一边打球一边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系经济管理专业读书。1992年他自费去日本留学,1994年又回到北航念书,1995年大学毕业,现在在李宁公司广告部工作。按刘韬自己设定的未来之路其实就是这样简单,上名牌大学,找一家大公司做职员,30岁以后出去闯一份事业,但他从未想过会当一个模特。“那还是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要打工挣钱养活自己,我就到处去找工作。有一天我在马路上溜达,无意中进了一家时装店,正好碰到他们挑模特,那个导演就一直看着我,问我是从哪儿来的,愿不愿意做模特,我就问他:钱多吗?一听报价,我想在台上走两个小时比刷两个小时的碗舒服得多,是最小的产出最大的回报,就答应了。”偶然的机遇让刘韬在日本做了一年半男模,从刚开始对男模这个行业一无所知,到清楚认识男模应该具备什么素质,他对这个新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日本的服装业市场很完善,模特表演、经纪人体制都比目前中国的水平正规、现代化得多。日本的服装师会根据你的性格来给你分衣服,会给你讲这件服装的创意由来,这场演出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要求你敬业,排练不许迟到,报酬也比国内的表演高很多。回到国内后慢慢就被同化了,往往是为了演出而演出,观众是为了好看,订货商是为了选样,做模特纯是为了挣钱。”

回到国内后,与别的男模相比,刘韬入行早,素质高,人也帅气年轻,很快便成为此行翘楚。大学毕业前,他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过。“大学的最后一学期,有一个摄影师找我为李宁牌做广告,在拍片子的过程中,公司来人了,休息时他们问我在哪儿上学,将来准备做什么?我说今年就要毕业了,还没定下来到哪儿。他们就说:那来我们公司上班吧。后来才知道关于我来公司的事,争议比较大,一部分人极力反对,说这人是做模特的,肯定心浮得要死,这不是招来一个祸害嘛!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我在服装圈做模特,可以了解新的潮流信息,人又比较年轻可以调教出来。后来老板力排众议,我才来了。想不到的是一个星期以后我接受了出差任务,只身一人到湖北省随州市打假,一路的艰辛让我心里特别不平衡,后来一想这个经历对我的成长说不定是一种财富。其间的打假过程很惊心动魄。地方保护主义也挺厉害,晚上都不敢开门,怕那些制假的人拿菜刀砍我。经过两个月的试用期我正式在李宁公司上班。”

在今年的中国首届男模精英大赛上,刘韬与程峻、张巍、范涛被大赛组委会授予中国资深男模特别贡献奖,他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刘韬觉得做模特能到这个位置,就像爬山一样一步步攀到顶峰着实不易。“我做了六年的男模特,到今天也算做到了顶尖的位置,可是在我自己的内心深处仍有一种观念根深蒂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上大学时出去玩,别人介绍说这是中国非常有名的男模,我听了赶紧制止。现在我在李宁公司上班,我更愿意人家把我当作一名普通职员。我不是说男模不好,但大多数老百姓不光认为男模是个衣服架子,还有很大偏见。女孩子做模特天经地义,可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孩子做模特,许多人都接受不了。所以我没有把男模当作自己的主业,但我依然觉得模特是我一生中最光辉的陪衬!”

小时候刘韬长得并不出众,可到了20岁左右,他的体格和形象发生了令人惊喜的变化。那么外型对男孩子有多重要?“好的形象对于工作来讲当然是有利条件,因为一个人的形象顺畅一点,不会让人产生反感,亲近感相对会强一点。像我这样子按瞿颖的话说一看就是新四军、八路军,演不了坏蛋。”刘韬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说着,空气中有一种极淡的香味,它令谈话的氛围显得既轻松又愉悦。“我们公司特别提倡用香水。我买香水主要选它的味道,不太在乎牌子,使用时主要看场合,比如郊游时会用POIO、SPORTS这样的香味比较浓烈的运动型香水,上班或去谈判时则用淡淡的香水,我觉得身上喷了一点香香的味道,至少别人不会讨厌你吧!”那么喜欢身边的女孩子有什么香水?他没有直接回答,“我最反感那种浓浓的花香味儿。”是否也希望找一个有着相同爱好的女朋友?刘韬赶紧声明:“我现在还没有女朋友呢,我对结婚的概念很淡。其实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自信甚至有点自负的人,在模特圈的发展以及与女模特的交往都不会影响我对任何问题的思索和判断,包括我对未来伴侣的选择。不过我是绝对不会找一个女模特或是名模当老婆,做朋友、出去玩、喝酒都无所谓。希望能凭感觉去找,还要看相处的过程。”

与刘韬朝夕相伴的是他的私家车,他是在日本学的开车,有7年的驾驶龄了。第一部车是1997年夏天买的桑塔纳2000,开自己买的车稍稍有那么点成就感,一上车他就希望身边萦绕着好听的旋律,最近刚把旧的菲力浦音响拆了,换了一套功放非常好的索尼音响。“我想经济条件允许,我还会换车,目标是一辆银灰色的奔驰,这样的颜色耐脏。”刘韬最惊险的经历是把人家的奔驰车给追尾了,人倒没事,车被撞坏了,花了好几万。刘韬的车上也很男人,上面有运动包、网球拍、排球、运动鞋、运动服,还有宣传册和照片,但从来不摆化妆用品。

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刘韬登上了成功的阶梯。目前他拥有的固定资产主要是车、股票,还有新近购买的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房子。他的月薪有8000元,此外还有拍广告、做模特的收入。说到每月的消费情况,刘韬心里有一本明细账,“我每月的平均支出大概有3000元左右,占收入的三分之一,主要消费包括车的养护、油钱,购置衣服、化妆品,朋友交际,还要给我妈和正在上大学的弟弟一些钱。我是个不善于理财的人,花钱也挺大方,两年前的时候拿到钱,从来不去存,两三万都放到抽屉里,一搁大半年也‘下不了崽儿。现在调整过来了,身上没有现金,要不放在股市里,最不济就放在银行里,两万元钱存个定期的,半年也有三四百元的利息。有时我一个月,三种工作都做了,可能有四五万,我很清楚,应该有百分之几放在股市里,百分之几留信用卡,百分之几存银行。”那么会不会考虑做一些长线投资?刘韬挺自信:“我想明年贷款再买套房子,等二十年后升值,就有回报。也可能尝试做一些相对于自己财政能力稍大一点的投资,失败了也是一种经验。说起来我有一个最大的梦想:就是到了35岁时开一家正规的餐厅,我想这个梦想大概不难实现。”

与刘韬海阔天空地漫谈,常听他不知不觉中提及一个女人的名字:瞿颖。总觉得他与她在一定程度上有那么一丁点儿扯不清的瓜葛。问起对瞿颖的看法,刘韬的评价竟是:“她人长得不是很好,但十分上镜。”“熟吗?”“太熟了,只要没事,我们俩就泡在一块,都爱吃火锅。”面对狐疑的目光,他呵呵笑起来:“我的老家在湖南长沙,瞿颖的家在常德,开车只需三小时路程。她比我只大一个月,圈里人都知道我是她认的弟弟,看我们俩老在一起,有人就开玩笑说,我是瞿颖的名义老公,瞿颖是我的名义夫人。”回忆与瞿颖相识的情景,刘韬的眼中闪耀着快乐的神采:“我们是1994年认识的,那时候她已经很有名了,模特方面进了十佳、也拿了亚军,还拍了电影。在后台我们遇到了,就认识了,过程特别简单。第二天她给我打电话,约我一起吃饭,我还想,这么大的明星约我吃饭?后来我们一起参加过很多演出,也一起主持过节目,还去长沙参加电视台那种挺闹的综艺节目。她常去我家,很会烧菜,做得还特别快。”同为模特出身的姐弟俩也有共同的爱好,那就是逛街买衣服。刘韬是那种比较有耐心的男孩子,瞿颖就经常拉他逛街。她见了喜欢的就买,好多衣服都没穿过就送人了。有一次她拍电视剧《红绒花》,没卸装就去逛,身上还穿着一件挺土的红花小袄。她挑了一件衣服,店主就在一旁讽刺她:“有钱吗你!她特别生气就回应了一句:狗眼看人低。正吵着围观的人认出她了,店主一个劲儿道歉,她还挺认真,非把那件衣服买了不可。”“瞿颖以前在体校打排球,当替补队员,后来上了湖南省戏校,之后做模特,拍了电影、电视剧,也没遇到什么好戏。我老说她:你没戏。她就张牙舞爪:你也敢气我呀!其实瞿颖平时还是比较能解压的,有时也哭,哭的时候还挺多,狗死了哭,父母离异了也哭。”以你对瞿颖的了解,她与胡兵是不是一对?“不可能发展什么关系,她自己也这样说过,他们不是同一个类型的人,这只是媒体的炒作和观众的一相情愿。我想我未来的姐夫应该能镇得住她,但这个人目前还没有出现。”那你们有戏吗?刘韬微微一乐:“瞿颖有一种生动的美丽,我同样会动心。但我们太熟悉了,在我眼里她是一个直率的、又有点任性、爱耍小脾气的可爱女孩,既可当我的好哥们儿,又可当我的好姐们儿。作为相识五年多的姐姐与弟弟,我们真觉得冥冥中有一种缘分在里头。”

刘韬职业小档案:

■现在北京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广告部,负责大型活动的宣传、策划,同时也是李宁运动男装的形象代言人。

■第一次在国内亮相是在轰动一时的刘洋男装设计专场展示会上,从此正式踏入中国男模界,参加过杜禾的雪莲羊绒精品展和李宁、杉杉等国内名牌的大型时装发布会。

■迄今为止,刘韬已为李宁牌、顺美西服、杉杉西服、柒牌西服、东鹏VCD、摩托罗拉CD928拍过电视和平面广告。

■在今年的中国男模精英大赛上,刘韬获中国资深男模特别贡献奖。

■近期,刘韬还将成为海飞丝洗发水的新一代形象代言人。M(责编周华)

猜你喜欢

李宁
李宁,翻身了!
李宁:“我还在路上”
被“撕裂”的李宁,重新定义“国潮”
创始人回归后李宁加速复苏
创始人回归后李宁加速复苏
跌宕起伏“李宁”
创始人回归后李宁加速复苏 2016净利增45倍至6.43亿
创始人回归后李宁加速复苏 2016净利增45倍至6.43亿
健康大使李宁如何养生保健
李宁:事与愿违了